調查報導工作坊第二場課程由去(2016)年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獲得第15屆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的《報導者》記者鄭涵文、陳貞樺主講,分享她們第一次進到調查報導領域中遇到的困境及採訪技巧。演講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她們帶聽眾回顧調查報導的歷程,第二部份則分享他們在採訪寫作和數位呈現的心得。

調查報導工作坊第二場課程,由去(2016)年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獲得第15屆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的《報導者》記者鄭涵文、陳貞樺主講

找到線人  理解事件樣貌

「我們先帶大家到旗山,認識那塊被欺負的土地。」鄭涵文解釋,旗山案涉及的土地是一大片水質水量保護區的農地,但有業者為了獲取暴利,在那塊地填入中鋼的次產品轉爐石,造成土地污染。「我們選擇旗山案深入調查,因為那是一片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好地方,卻被業者挖了大坑,在裡面埋了一百萬噸的髒東西。」鄭涵文說。

「我們剛到那裡時,落差感是很震撼的。」她表示,如果沒有報導這個事件,「業者會覺得可以用很輕鬆的方式,找一塊便宜的農地就把髒東西埋進去,然後賺取兩億暴利。」這不但成為其他業者效法的個案,污染源更可能永遠埋在當地,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和健康。

接觸關鍵角色,探尋污染事件。「理解事件的線人,可以告訴你表層的事件樣貌。」鄭涵文說,她們找到兩個非常理解台灣各種土地污染案件的線人,帶著她們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污染地點,涉及的污染源可能是轉爐石、電弧爐渣、脫硫渣等,「我相信大家聽到這些都是充滿問號的。」加上不同的廢棄物各有不同的管理辦法,一開始的龐雜資訊讓記者們陷入混亂。

釐清問題:大量閱讀文獻資料、採訪專家學者

鄭涵文表示,她們先列出自己的問題以及利益關係人扮演的角色,整理出一份案例表之後,才開始著手調查。為了深度認識轉爐石的性質和用途,「我們生吞活剝了非常多跟化學有關的報告,也找了很多研究廢棄物再利用的專家學者,大量地把這些東西搞清楚。」她說,這個做法後來成為整個案子關鍵的突破口,讓他們釐清了轉爐石在所有廢棄物當中的特殊位置。「轉爐石在某個時間點已經從廢棄物轉變成產品,它一旦有了產品的身分,就可以做很多壞事,不受到廢清法(廢棄物清理法)束縛。」鄭涵文解釋。

梳理資訊,直指結構面的法規問題。《報導者》的記者們詢問高雄市政府,為什麼不能清除該地的污染源?官員則表示礙於法規問題,只要不是廢棄物,政府就不能約束,只能用區域計畫法每次開罰六萬,但這對賺進兩億的業者而言根本不痛不癢。鄭涵文等記者再去詢問業者,對方認為中鋼告知轉爐石是產品,他們只是將自己的產品放在自己的土地上。「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也沒錯,很多時候其實是結構出了問題。」鄭涵文說。

鄭涵文分享在執行調查報導時,可以運用「時間軸」與「案例卡」的小技巧來幫助釐清事件發展

團隊合作:製作時間軸、案例卡

鄭涵文說,《報導者》團隊主要採開放協作的方式,對於某個專題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自己「跳坑」參與,因此發展出使用雲端和共筆方式整理資料,較能輕鬆地共同處理複雜專題。

執行專題報導時,團隊必須做出一個明確的事件時間軸,「調查報導通常都很複雜,牽涉很多人;如果沒有時間軸,會常常迷失在時間點,或搞不清楚受訪者講的時間點。」鄭涵文說,她們依據事件時間點放入現有的新聞、監察院的報告、環團人士的紀錄,甚至是居民的抗爭事件等,整理成一張鉅細靡遺的時間軸,並用黃色標註她們認為關鍵的事件,「如果要調查一個複雜的個案,推薦大家一定要製作時間軸。」鄭涵文強調。

有些未經過完全調查的事件,通常訊息都很碎裂,沒辦法完整地看到事件全貌,這時可製作「案例卡」。鄭涵文說,案例卡的功用類似個人簡歷,她們在案例卡上列的項目包括地點、目前掌握到的事件始末(如追查地方人士的進度、交易雙方的角色背景)、牽涉的單位(盡可能列出所有相關的人事和利益團體),她們在案例卡上也會記錄現場觀察,處置的進度、爭議和困難。鄭涵文笑說,做完了這個「很大張」的案例卡之後,就可以從裡面的關鍵字和關鍵人物開始滾雪球、找資料,也才能更深度的理解事件本質。

爭議的角色留到最後採訪。鄭涵文說,在這次的採訪中,他們把中鋼和業者的說法擺在最後面才訪問,「因為這類的利益關係人,態度通常很排拒,很可能不會再讓你問第二次。」她認為,必須先整理好所有的論點、蒐集各方的說法後,再訪爭議受訪者會是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