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蛇般靈巧,如鴿般馴良」,三立電視專題中心製作人葉雲炫用這段話形容自己如何進行調查報導,身為電視台記者,每一個報導面向都必須有真實畫面呈現,「但受訪者為什麼要讓你拍?」因此葉雲炫說,「如蛇般靈巧」的約訪,並在過程中,「如鴿般馴良」取得受訪者的信任非常重要。

葉雲炫以《爐渣屋崩裂啟示錄》、《白色巨塔•口內革命》兩則專題,入選第15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調查報導獎,並在7/22(六)受邀到「2017調查報導工作坊」,分享製作《白色巨塔•口內革命》的調查報導技巧與心路歷程。

「調查報導從發現問題開始,《口內革命》開始於一次的看牙經驗」葉雲炫說,「有次我去看牙醫時,看到病患拿著一大疊現金結帳,一問之下,才發現對方是來植牙,三顆要價24萬,且為了避稅,不留下交易紀錄,只能以現金結帳。」

查找資料後,葉雲炫發現,醫改會統計資料,2010~2015年間有高達3000件的醫療糾紛與「植牙」有關,因此開始了長達3星期的調查報導過程。

「如蛇般靈巧,如鴿般馴良」的採訪技巧

葉雲炫說,調查報導採訪時必須「如蛇般靈巧,如鴿般馴良」(攝影/吳佳穎)

身為電視台記者,在「組織新聞報導時,必須將關鍵面向影像化」,這件事的難度在於「受訪者為什麼要讓你拍?」尤其是在這次報導的批判對象,牙醫診所、牙根工廠、牙醫系學生。

報導以「五星級牙科直擊」破題,葉雲炫說,在約訪時,他先有技巧地以「五星級牙醫診所」、「另類美學牙醫」、「舒適、高品質服務」等為由,說服牙科診所接受拍攝;採訪結束後,才坦白向受訪者說明這次專題主要希望能談「台灣植牙現況」,經過診所同意,才以無馬賽克的形式放入畫面。

另外,植牙的手術室與手術過程也是在該診所拍攝;「牙根工廠」則是在葉雲炫不斷與工廠老闆溝通、說服下完成拍攝。

葉雲炫說,「一般台灣民眾聽到採訪往往是先拒絕再說,」因此採訪是一個「不斷說服」的過程,過程中記者必須「如鴿般馴良」取得受訪者信任。但取得信任的同時,葉雲炫強調,背後動機必須明確,以「追求公義」為依歸。

報導中牙醫系學生對著鏡頭說出,當牙醫是「為了賺錢」、「追求社會地位」等真實心聲,但學生為什麼願意說?

葉雲炫說,「採訪時,我用了一點小技巧。」在約訪臺大牙醫系教授郭英雄時,「事前我知道郭教授對於這些情況很感慨,所以我特別選在教授課後進行訪談,並請教授幫忙找牙醫系學生受訪,因此教授再找學生時,也特別要求受訪學生說出讀牙醫系的真實心聲。」採訪結束,葉雲炫再次取得受訪學生的同意,才放入影片。

除了學者論理與數據爬梳外,《口內革命》也透過醫改會,找到植牙醫療糾紛的個案魏小姐,透過魏小姐的現身說法,進一步呈現植牙的風險,與牙醫界浮濫植牙、民間單位濫發執照等亂象。葉雲炫說,「這則報導如果沒有魏小姐,就沒有力道。」

透過醫改會拿到聯絡資料,葉雲炫先與魏小姐約在咖啡廳聊天,說明報導目的,一步步取得對方信任後,才請攝影記者開機拍攝。採訪後,葉雲炫也請魏小姐提供就醫紀錄、牙齒X光片、判決書等資料,葉雲炫說,「證據資料都到位後,才能將魏小姐的故事有張力的呈現。」

化身採訪  傷人、但是不得不的選擇

為了呈現牙醫診所浮濫植牙的情形,《口內革命》以「化身採訪」方式取得牙醫診所在患者全口無蛀牙,但門牙牙縫較大的情形下,建議患者植牙的診療過程。葉雲炫說,這些畫面其實經過兩次採訪,第一次勘景,預先了解醫師建議,並約略處理完分鏡後,才有了第二次的化身採訪。

但化身採訪往往必須面臨新聞倫理的考驗,葉雲炫說,「化身採訪很容易傷害人,但有時候這是不得不的選擇。」

專題播出後,葉雲炫面臨諸多壓力,牙醫公會也向NCC檢舉相關新聞。葉雲炫說,「後來透過我的牙醫,我發現我被牙醫界肉搜了。整個牙醫界都在找我在哪家診所看牙齒,但我的牙醫幫我保守了這個秘密。」

化身採訪後,葉雲炫也將相關畫面,拿去請教衛福部心口司副司長,對於醫師浮濫推薦植牙的看法。葉雲炫說「在採訪前,我知道副司長本身是牙醫,丈夫也是執業牙醫。所以我拿著影片去做『踢館採訪』,副司長的回應『回歸市場機制,讓病患決定。』」葉雲炫說,那我就把這段畫面剪出來,不做任何評論,讓觀眾自己判斷。

點出問題,試圖尋找政策問題與解方

點出牙醫浮濫植牙的問題,《口內革命》也希望找出讓牙醫師對植牙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發現問題關鍵在於「健保崩壞」。

牙科的健保給付金額普遍偏低,尋常的「補牙」、「根管治療」、「洗牙」等項目給付金額偏低,更遑論健保核刪制度,常以各種方式核刪給付金額,尋常的醫療方式根本難以支應一家牙醫診所的日常開銷,導致牙醫師最後走向「自費」的植牙項目。報導最後並以「推動植牙專科認證制度」作結。

「一個完整的調查報導,『政策解釋』是必要的。」葉雲炫補充,提出問題後,也應該提出政策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解決方法不一定正確,但葉雲炫強調,「一定要有觀點,才是完整的報導。」

商業電視台的記者困境

葉雲炫兩度與卓新獎擦身而過。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這次雖然不是評審,但也分享他擔任評審時的經驗。他說,有時得獎與否,除了報導內容外,也有運氣成份,「有時評審之間因為心目中的第一名不同,討論折衷後,往往是彼此心中的第二、三名作品獲獎。」(攝影/吳佳穎)

身處商業電視台,「收視率」是專題規劃的重要考量,葉雲炫說,「我每天早上進公司都會收到一張收視率報表。」

兩度與卓越新聞獎擦身而過,葉雲炫語帶無奈地說,商業電視台在收視率與成本考量下,製作上往往時程緊湊,因此內容上較難與非商業電視台競爭。葉雲炫說,「我只能在每次做專題報導時盡力做到最好。」

最後,葉雲炫以魯迅的一段話作結「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勵工作坊學員投入調查報導的行列。

演講結束,工作坊學員也積極到台前請教葉雲炫問題(攝影/吳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