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林淇瀁〈召集人〉、蘇正平、張照堂、呂一銘、莊伯仲
第一次評審會議時間:十月一日        地點:台北 NGO會館
第二次評審會議時間:十一月十九日    地點: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第三次評審會議時間:十二月四日      地點: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第四屆卓新獎電視類「新聞採訪報導獎」共報名46 件,「國際新聞採訪報導獎」共報名23件,「新聞主播(主持人)獎」共報名13 件。

第一次會議

五位評審討論後,決定了評審方式與給分原則。

評審方式:

◎ 因應「新聞採訪獎」與「國際新聞報導獎」件數較多,因此將本組五位評審分為兩組:

A組─張照堂、莊伯仲、呂一銘

B組─蘇正平、林淇瀁

◎ A組評審主看編號單號作品,B組評審主看編號雙號作品。

主看作品評分以0(不推薦)、1(差)、2(普通)、3(很好)四等級給分。

◎ 今年「新聞採訪獎」有46件作品,預計在統計評分後,第一階段先取前20名;「國際新聞報導獎」有23件作品,預計取前10名;第二次會議基本上就針對第一輪上榜者做討論,再產生入圍名單(每一獎項不超過5件作品)。

◎「主播獎」因只有13件作品,請評審看完全部作品並評分,第二次會議時再現場決定入圍名單。

 

評審原則:

◎  雖然評審分為兩組,各有其主看責任範圍,但若任一評審對第一階段被   刷掉的作品有意見,還是可以提出,在第二次會議上全體評審再斟酌,以免有遺珠之憾。

◎ 評分時主要到底要以新聞性強度來取捨?還是畫面或其他因素?請評 審依不同獎項來做選擇,例如報導獎以議題為主,主播獎則以主播表現。

第二次會議

   經過一個多月的評審作品並給分後,評審們首先討論「國際新聞報導獎」的作品,其中A組的公視的「為永續思考-荷蘭經驗」與民視異言堂的「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給分最高,先列為討論名單。

對於上述兩作品,台灣所佔的討論部分還不少,有一位評審提問與一般所認知的國際新聞有無抵觸?另一位評審則表示,其實國內媒體對國際新聞的取捨,依他觀察,主要有兩種,一為重大國際新聞,一為與台灣較相關的,因此這兩個作品入圍應沒問題,至於是否得獎,可以再開放多討論。

在B組方面,民視「鑽石與愛滋」與中天新聞的「金磚四國-中國篇」是較高分的,因此評審們也同意列為討論名單。

對「金磚四國 崛起風雲-中國篇」,首先有評審質疑,這一系列報導似乎不是新聞報導,較像是專題製作的題目與分析。對此,一位評審回應,新聞不是只有採訪突發新聞,也可以分析趨勢,對這個作品,他反而覺得較弱的部分是實際採訪較少,畢竟在攝影棚內找人訪談,不是新聞製作常態。另一位評審則表示,其他幾則作品都有新聞事件帶頭,這件沒有算是它的弱點,不過看它(一系列)整體製作是瑕不掩瑜的,可以給其中的「中國篇」入圍,它精緻度又好一點。

以上四件作品,在評審高度共識中,暫先列為入圍安全名單,至於第五件入圍作品,有評審提出,他覺得「南島大冒險」選擇的議題不錯,但在採訪時怎麼只拍到出去的部分,有些有頭沒尾的,很可惜。讓評審覺得印象較深刻的還有「NGO日內瓦之旅」,它採訪主旨很好,技術上雖然是單機作業,但無大差錯,尤其與台灣的關連性較強,因此評審傾向鼓勵這樣的作品。

在國際新聞報導獎上,經過五位評審的第一輪初步討論,將「為永續思考-荷蘭經驗」、「NGO日內瓦之旅」、「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鑽石與愛滋」、「金磚四國崛起風雲-中國篇」五件作品先列為入圍,但也還開放讓評審有為其他作品再爭取入圍的機會。

對於其他未入圍作品,其中,參加件數較多的南亞大海嘯議題報導,評審提醒,這些作品較不受青睞,倒不是它們與台灣關連性較少的關係,而是這麼多則新聞但卻多用舊畫面,而且是國外通訊社提供的,較沒法看出台灣記者採訪的主體性。

至於在新聞主播(主持人)獎方面,依據五位評審之前投票統計,較高分數的分別有:中天新聞台的李晶玉、民視的陳淑貞與張嘉欣、公視的黃明明、TVBS的詹怡宜與詹慶齡、台視的蘇逸洪幾位主播,因此評審決定針對這幾位主播的作品,先進行廣泛性討論。

首先,有評審對李晶玉的作品「愛、地球博特別報導」是否為常態性播出之節目提出質疑,依據第四屆卓新獎獎勵辦法,報名主播(主持人)獎需「檢附兩集完整新聞報導節目帶;參賽者若從事編輯或製作人工作需附該集RUNDOWN,並於主題說明中敘述編輯或製作之想法;參賽者若從事採訪或連線作業,則須於主題說明中敘述,並檢附完整採訪稿。」依此,評審認為這個作品屬於新聞雜誌型態,但放在一般新聞中播出,形式的確與以往作品很不同,傾向放寬作品型態的範圍。

對於陳淑貞,評審認為從她的作品看出她準備充分,兩集作品有整點新聞播出、新聞現場live,也有學者現場專訪的設計,型態上蠻豐富的,播報主持的掌握度都不錯。詹怡宜的部分,評審有些疑惑,提出對詹怡宜「一步一腳印」幾集節目覺得製作採訪的不錯,但這次報名的兩集作品,則覺得選的不是很恰當,尤其「五年、紀錄片」那一集較缺乏主動性,好像大多是別人的畫面與說法,評審認為有些可惜。

這樣的討論也引發評審的另一種質疑,即在評審主播(主持人)的表現上,是要以他報名的作品為主,還是需要綜合觀察他以往的表現?一位評審表示,既然需提供作品,那作品的比重自然最高;但也有評審說,由於主播或主持人都是常態性長期的在電視上出現,評審很難沒有印象分數,因此上述兩種表現,應該都列為評審評比的內容。

民視陳嘉新主播英語新聞,又以西班牙語進行採訪,有評審爭取是否要鼓勵外語能力出眾的新生代主播;蘇逸洪在台視的播報,有評審感覺沒有特別進步,也有評審覺得還蠻不錯的,在五位評審的評分中,比較兩極化一點;詹慶齡的播報,五位評審給分則頗為平均,評審多認為她的風格與蘇逸洪較相近。

這時評審也討論到主播的入圍選擇,標準是該從寬還是從嚴?由於去年卓新獎的主播獎是從缺的,今年在主播獎的參賽資格上,除了原來的「申請人必須同時從事編輯或採訪或製作人的工作」外,還加入「參賽作品之內容品質與團隊的整體表現,亦納入評審考量。」的新規定,因此評審斟酌後,決定由上述幾位表現優秀的主播中,選擇李晶玉與陳淑貞入圍。

最後評審進行報名件數最多的「新聞採訪報導獎」作品討論,A組三位評審給分最高的作品是公視的「火蟻大對抗」,A組評審建議先將它列入入圍的安全名單中。B組的初步評分統計則以民視的「殘酷的慈悲」與「嬸婆的土角厝」較高,B組評審分析,「殘酷的慈悲」探討宗教放生行為,是一則對比明顯、角度尖銳的新聞,尤其對放生提出質疑甚至批判,衝擊了原來的宗教觀念,他建議可先列為入圍;至於「嬸婆的土角厝」算是一則地方溫馨的故事,好看但有其先天的侷限性,不一定得列為入圍。

至於其他評分較高的幾件作品,評審認為公視的「狂牛追追追」製作採訪完整並有建設性,敘述也很有脈絡,但缺點是節奏有些悶,張力不太夠。人間衛視的「蒲公英的天空」,評審覺得由當事人出來講故事很感人,但與新聞較無關連性,建議可以先不列入考慮。民視「被遺忘的國度(痲瘋病系列報導)」採訪的是樂生療養院的故事,評審表示雖然製作的蠻動人的,但痲瘋病與樂生的確是一個比較舊的議題,他們認為如果有其他較新鮮或影響力大的議題,也可以不考慮這件作品。

評審經過短暫的反覆思考後,,除「火蟻大對抗」外,另有四件作品列為最後考慮,分別是,公視「鴨蛋啟示錄」、「狂牛追追追」、「淪陷中的台灣島」、華視的「健保十年總體檢」。其中「健保十年總體檢」題目是大眾關心的議題,加上採訪層面完整,評審們同意先列為入圍。「狂牛追追追」與「淪陷中的台灣島」也因議題選擇較與大眾相關,列為優先考慮,「鴨蛋啟示錄」這件作品,評審考慮再三後還是割愛了。

三個獎項的入圍名單決定後,評審對於最後決審的方式,決定不再進行個別評分,而是希望評審在下次決審會議前,將所有入圍名單內作品再全部看過一遍,屆時將對每件作品進行優缺點討論,以產生最後的得獎人。

最後得獎名單

由於在上次會議時,評審們決定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較詳細討論,因此首先就針對「新聞採訪報導獎」的五件入圍作品,評審一一評析其看法。第一位評審,推薦他心目中的第一名是「火蟻大對抗」,他認為這件作品議題新,處理手法精緻,「健保十年總體檢」與「殘酷的慈悲」採訪議題雖好,但精緻度卻略不足,至於「狂牛追追追」的議題較沒有那麼切身,畢竟台灣還沒真的淪陷於狂牛症中。

第二位評審推薦的是「火蟻大對抗」與「殘酷的慈悲」,覺得題目都選的不錯,採訪手法也純熟。第三位評審分析「殘酷的慈悲」與「淪陷中的台灣島」新聞性較弱,沒有一個立即新的新聞點帶出報導,較接近新聞點的是「火蟻大對抗」與「狂牛追追追」,「狂牛追追追」用了些國外畫面,跑去日本採訪,都是不錯的,但缺點是受訪者較單一,不夠多元。第四位評審則偏好「火蟻大對抗」與「殘酷的慈悲」,他推薦「火蟻大對抗」較有新聞時效性,但又不捨「殘酷的慈悲」的題目選的很好。

第五位評審總結其他四位評審的看法,表示「火蟻大對抗」、「狂牛追追追」、「殘酷的慈悲」這三件較受評審青睞,其中「殘酷的慈悲」大家都認為較無新聞性,那焦點自然就集中於「火蟻大對抗」與「狂牛追追追」上,再經所有評審反覆考慮,初步同意由「火蟻大對抗」勝出。

依循討論新聞採訪獎的模式,五位評審繼續就國際新聞的五件入圍作品評述,首先就有評審推薦「為永續思考-荷蘭經驗」與「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兩件作品,認為它們的選擇題目與採訪角度,可以連結台灣與國際社會,其中「台灣如何獎」又製作的較好。另一位評審則繼續推薦「台灣如何獎」,他認為這件作品是主動性很強的;而「鑽石與愛滋」以文化的角度切入採訪國際新聞,調性生動活潑,也值得推薦。

除了這三件作品,也有評審幫「金磚-中國篇」爭取,他覺得在文化思考與反省上,這件作品不錯;但他認為「鑽石與愛滋」雖然拍的不錯,但與NGO社團合作出國採訪的形式,他有所保留。不過其他評審也指出,如果在記者採訪的自主性不受影響下,他們倒能接受與某些團體合作的採訪方式,畢竟出國採訪的經費頗大,台灣的記者除非長駐當地,否則短短幾天的採訪,有社團的資源幫助不見得一定不宜。

最後回到作品本身的討論,幫「台灣如何獎」拉票的評審,分析這件作品指出,通常一個文化新聞很難出線,不過它的採訪很流暢,前半部採訪幾個年輕人的部分做的很好,他認為是一個選題目與採訪都出色的作品。對於「金磚-中國篇」,青睞它的評審,雖然覺得它表現佳,但也同意它在新聞性上差了一點。五位評審經過討論後同意由「台灣如何獎」這件文化新聞獲得國際新聞採訪首獎。

「新聞主播(主持人)獎」是評審普遍認為比較傷腦筋的,有評審開門見山就建議今年從缺,他提出理由是,民視陳淑貞雖然在他心目中是較好的,值得鼓勵的,但如果真的沒有到那麼好,他贊成從缺。另一位評審接著表示,以個人表現來看,陳淑貞的作品看出她蠻用心的,也用功。

不過第三個發言的評審也贊成從缺,他分析就播報技巧的熟練度,李晶玉較佳,但李晶玉的缺點在於肢體語言稍多;她這次的兩集作品「愛地球博特別報導」選的很好,但除了報名的作品外,這位評審也期待主播能對他(她)其他日常播報的新聞,能有所把關,他覺得這部分是欠缺的。那陳淑貞部分,他則指出她於新聞連線上,還是技巧生疏些。

雖然已經有兩位評審贊成從缺,不過第四位評審表示,若投票將會選擇陳淑貞,第五位評審則傾向不從缺,建議其他評審將卓新獎第一屆、第二屆得主方念華、莊開文的得獎特質,列為現在評比的參考。

經過第一波的討論,五位評審對這屆主播獎是否從缺正進行長考。有評審建議換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難題,亦即從缺與否,首先要從現在的電視生態來看,主播要不要得獎;其次是主辦單位態度,因為這需受到公評的;最後是主播的個人表現。

這位評審提及,有些主播被外界批評最多的,是太花俏綜藝化,其實他最在意的反而是主播對他(她)播報的新聞,有無負起責任。如果只是長官要他播報那一則新聞,他就照章播報,而無視播報新聞內容與品質,在這位評審心目中,這樣的主播並不是一個「卓越」的主播。

對這樣高標準對主播的期待,其他評審則緩頰提醒,任何獎項頒出之後,其實都無法保證得獎人未來的表現,評審單位通常只能就報名作品,或報名者之前的表現來評選;或者可以前二屆的方念華、莊開文表現為參考,看看入圍的陳淑貞與李晶玉與她們相比較下,評審是否可以接受。不過另一位評審還是提醒大家慎重些,他說如果兩位入圍者在新聞掌控上還有欠缺,那評審屆時很難說服外界,她們真的那麼優秀。

面對主播獎是否從缺的問題,五位評審僵持不下,這時評審先對前兩個獎項得主,即國際新聞報導獎的「台灣如何獎」與新聞採訪報導獎的「火蟻大對抗」,作最後徵詢,在五位評審都無異議下,這兩個獎項終於正式底定,民視與公視分別獲獎。

主播獎的討論進入最後階段,一位評審首先發問,表示既然評審們沒有要特別再討論李晶玉,那是否將討論的重點放在陳淑貞是否得獎的部分?他表示之前仔細的再看了一次陳淑貞採訪張錫銘的那集帶子,她現場專訪專家的部分,看得出她很努力,可是訪談功力還有不足,所以他傾向保留。另一位評審也說,陳淑貞播報沒大問題,但臨場經驗還稍不夠,對新聞資料的整理,還需多累積。

對於主播獎是否從缺?還是由陳淑貞得獎?評審笑言陷入天人交戰中,一位評審提醒,那看看對陳淑貞的表現,是正面肯定較多,還是負面評語較多,如果是負面較多的話,那她得獎就說不過去。在對陳淑貞正負評價的反覆思考下,評審們最後慎重的決定今年的主播獎再度從缺,也決定由評審聯名發表從缺理由,希望能讓外界瞭解,並有更建設性的對話。

在經過超過一個半月的評審過程,評審們也對卓新獎提出建言,包括,未來主播獎是否改採由基金會主動給獎方式,類似「社會公器獎」主動甄選的模式,也不一定需每年都頒,或可避免從缺的困窘。另新聞採訪報導獎要再分為專題與即時新聞兩項獎?評審建議卓新獎基金會多徵詢各界意見,以做為第五屆制訂獎項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