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一個新聞學的問題,「美國新聞評論」(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資深副社長兼主編雷德( AJR’s editor and senior president Rem Rieder)表示,那樣做並沒有錯,可是記者在報導中摻入個人意見或作出結論時,仍應堅守正確與公平(accuracy and fairness) 這兩個新聞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他說,長久以來,主流媒體深陷在平衡報導的迷思中,忽略了新聞人原本應有直率指出是非對錯的責任,因而總是在報導中尋求「妥協」,以「一方面」與「另方面」的手法作平衡報導,結果卻弄得閱聽大眾彷若置身黑暗中,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顯然,雷德說,記者在報導中摻入個人意見或作結論時,首須確定自己沒有任何偏見,應該包容各方意見,給正反雙方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但這不表示給爭辯雙方同等的發表機會,當一方很明確是錯的,甚至有很大的瑕疵時,記者就該把它指出來,不能囿於平衡報導的偏見,更不能昧心跟著以訛傳訛。

  在他的心目中,對任何新聞人物或事件只作沒有是非的平衡報導,等於是作錯誤的報導,有欺騙或誤導閱聽大眾之嫌。

  過去多年以來,記者總被教導要公正、客觀,不能在報導中摻入個人意見或逕行下結論,雷?以為,互聯網的崛起與部落格群所表達的諸多觀點都顯示一個事實,那就是現代的新聞人總是喜歡和稀泥,而記者真的沒有必要那樣。

  他說,其實並不是傳統媒體沒有膽量或勇氣表達立場或作評論,譬如說,「調查性報導」(investigative reporting)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記者不論是針對一家醫院、一座核能電廠或一幢充滿了腐敗的市政大廈作這樣的報導,總能指出問題所在,以及從專業人士口中得到的檢討和改善方法。

  雷德覺得,就勇於指出是非與對錯這方面,許多媒體機構已有長足的進展,特別是在政治事件的事實檢視上,記者們不再只是匆匆記下爭議雙方所表達的立場後逕行作出報導,讓閱聽大眾自己作判斷,而往往總是費了一些心力,從許多資訊中找出孰是孰非,寫出正確與公正的報導。

  但他也要提醒新聞記者,以犀利的筆鋒對政治新聞事件作出結論時,憑藉的是純粹的事實,而不是政治立場。他的提示對目前台灣一些只依據藍綠色彩選擇作新聞報導準則的媒體或新聞人尤其具有警示的意義。

  雷德特別以「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則報導作例子,說明記者可以在報導中摻入個人見解;他說,就在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於今年2月10日晚露面發表談話後,「有線電視新聞網」超級明星、Anderson Cooper 360度節目主播庫柏 (Anderson Cooper) 馬上直接指出,這位埃及軍事強人所稱,他沒有躲到那裡去,又說,埃及人民走上街頭,發動巨大、激烈的示威行動,因為是受到外國介入、他們拿了外國付給金錢的緣故,而事實上,他說的完全都是謊言。

  庫柏說: 「穆巴拉克在公開聲明中所講的謊話,跟我們以前聽過他說的謊言沒有兩樣」。

  雷德同意,像庫柏那樣直率、毫無掩飾的批評確實會讓一些秉持傳統新聞報導原則的人感到不太舒服;Fox News 撰稿人屈蘿塔 (Liz Trotta)就曾表示,她覺得庫柏的評論有點條理不清,有點讓人討厭,可是再仔細傾聽後,覺得還是有道理,她因此認為庫柏是正確的,然而就言語的禮貌來說,她還相信在新聞工作的範疇內,不宜如此直言無忌。

  「新聞週刊」(Newsweek) 巴黎分社主任、中東地區新聞主編狄基 (Christopher Dickey)說,庫柏的節目原來就有選擇立場的本質,既然穆巴拉克說謊,庫柏就該指出來。

  在報導中摻入記者個人意見或評論的概念來自「費城日報」(Philadelphia Daily News)新任主編卜萊特 (Larry Platt),他於今年1月31日接掌發行量 8 萬2580 份的這份小報後,立刻寫了一份備忘錄給旗下同人,告訴他們今後不必再拘泥於傳統的新聞寫作方法,除了忠於事實、機智風趣,也要大膽寫出自己的意見或觀點。

「費城日報」曾三度贏得「普立茲獎」,最近的一次是於2010年獲獎。

  現年47歲的卜萊特本來就是一位擅長作「夾評夾述」報導的新聞記者;他說,他要求同人作的改變不是創舉,而是基於一項認知,那就是全美的閱聽大眾需要記者根據公正、正確的原則作報導,而不是假裝記者自己沒有意見的報導。

  他希望以新的方法讓「費城日報」跟它的兄弟報「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在風格上有所不同。這兩家媒體同屬費城傳媒事業公司(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