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視策劃的「典藏保安宮」系列報導於2003年首播,此一特別節目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以單一傳統寺廟建築修復過程為主題的電視影片,拍攝時間長達六年,共動員新聞部新聞企劃室一位文字記者及二十位攝影記者。其中擔綱重責的文字記者李明珠,將當時的工作日誌和總長超過120小時的拍攝影帶場記整理彙編,完成多達三十萬餘字的《典藏保安宮》一書,內容詳實記述台北保安宮自費修復古蹟的過程,透過文字的完整記載,得以細緻而有條理地呈現台灣保存文化資產的豐碩成果。

將自己視為白紙 從實務中學習

  李明珠1983年自政大新聞系畢業後便進入天視傳播公司擔任執行製作,製作電視節目;1984年9月3日到中視「六十分鐘」節目做特約撰稿,此後一直服務於中視,直到2008年8月15日,擁有近25年的電視媒體工作經驗。「六十分鐘」創始於1978年,為全國第一個電視新聞專題性節目,其構想乃源自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同名節目,內容聚焦於深度報導、調查採訪,每集共分為四、五個單元,每單元長十至十五分鐘不等。

  「每一次做專題,我其實就像一張白紙,對於這個東西是無知的,所以發問時都會問得比較仔細」,李明珠謙遜而真誠地分享其長久以來抱持的工作心態。李明珠也提到過去的採訪經驗:「每週節目一播畢,我們就召開下週的製作會議,必須提出認為下週可執行的專題,策劃議題時無非是以『新聞性、時效性、影響性、接近性』為主要考量。」採訪前要做的功課包括釐清為何要做這個專題,另外,也要思索應訪問哪些人、受訪者的背景為何。

  李明珠指出當時「六十分鐘」是一個收視率非常高的全國性節目,於每週五黃金時段播出。她略帶欣喜地說:「1984年11月初,我策劃的『殘障登玉山』單元參加當年金鐘獎新聞性節目的角逐,我們那個節目就得獎了;換句話說,我才進去兩個多月就在節目製作人和攝影同仁的提攜下,培養了一定的新聞專業,滿幸運也滿榮耀的。」第二年,李明珠又以花蓮秀林鄉雛妓的單元代表「六十分鐘」節目角逐金鐘獎,並再度獲獎。

  任職於中視期間,李明珠坦言也曾面臨蠻大的壓力,「因為進到這樣的工作環境後,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升自己的品質,包括過音、文字寫作等,使得調性上和其他同仁一致。」在方可人等幾位文采極好的同事引導、感染、刺激之下,李明珠慢慢累積了寫作和採訪的能力。「中間也有碰到一段時間,壓力大到根本寫不出東西來,但必然要走過那段。」

  大學時期,李明珠奉父親之命,自政大東語系韓文組轉到政大新聞系廣電組,當時新聞系也聘請了許多傑出的業界人士至校內擔任客座講師。李明珠認為媒體實務界和在學期間所學是完全不一樣的,誤打誤撞進了新聞圈之後,李明珠秉持著「學以致用」的心態,「從頭開始學習怎麼跟人對話,訓練溝通的能力。」李明珠回憶起大學上採訪寫作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外出採訪,怯懦的她在街頭自白晝徘徊到入夜,夜裡八點多店家要關門了她才鼓起勇氣去敲門。浸淫於電視媒體長達二十餘年,李明珠已不再是個可以賴皮、向老師胡掰藉此拖稿的學生,她必須遵循節目的製作時程,不斷企劃製作新的專題。「每週提案、蒐集資料、聯絡、採訪,時間壓力其實滿大的。」李明珠的工作守則很簡單,就是盡量把事情做好,盡量去問、去吸收,不懼怕別人懂而自己不瞭解,「不懂是必然的,新聞學教我們5W1H的寫作技巧,但是碰到事情時怎麼跨出第一步,都是從實務經驗裡面才能學習到的。」

計畫趕不上變化 「典藏保安宮」攝製作業飽受曲折

  「典藏保安宮」電視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源於中視新聞部新聞節目組組長余思宙指派李明珠前去評估,保安宮自費並自力修復古蹟的過程是否值得透過影像記錄下來。「我一聽到這評估之後,真是心中大喜!因為當時我已經在這工作崗位上十二年,難免會倦怠、會停滯,不管是採訪功力、寫作能力或學習意願上都會遞減……。」李明珠表示,她從小就很喜歡看電影,總覺得用五分鐘、十分鐘來闡述一個議題還是不夠,所以有時會規劃系列專題、追蹤報導。先前電視上曾播出吳乙峰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人間燈火」,刻劃身體傷殘或際遇坎坷的小人物如何堅定地散發出光熱,她看到後頗受啟發,認為三台作為享有最大資源、表現強勢的媒體理應肩負起保安宮古蹟修復紀實這項紀錄使命。

  李明珠回憶道,初次赴保安宮評估電視紀錄片拍攝可行性那天,天氣好極了,天空一片蔚藍,「那種情境就讓我回想到小時候所處的周遭環境」。李明珠當天和彼時保安宮副董事長廖武治首次會面,進行訪問,並在廟裡兜轉一圈,回去後,她隨即向組長稟告勘察結果:「這紀錄片當然可以做啊!而且應該要做!」緊接著又如實道出往後的拍攝艱苦:「我們那時候其實是不知天高地厚,因為你以為為期六年的修復作業是有計畫性的,但開拍之後才知道計畫跟不上變化,包括材料採購出了問題、建築師和雇主之間的配合有問題、匠師作品不符傳統工法、和公家機構核定的修復體制也有扞格……。」為因應記錄過程當中的不確定性,李明珠決定等全部拍攝告一段落後再做整理,這種作業模式在電視界幾乎可說是前所未有的。

  「典藏保安宮」系列報導自1996年7月開始拍攝,當時科技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整理錄影帶是一個非常艱辛的工作!」李明珠回溯她著手整理拍攝影帶的浩大工程,必須耗費兩倍的工作時間,先用紙筆寫下影帶場記,再輸入電腦;此外,還必須將內容進行分類,譬如木工、泥作、或是剪黏、彩繪等裝飾藝術,以便後續剪輯時進行檢索。

  「典藏保安宮」的攝製工作在2001年陷入絕境。該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帶來豪雨,導致台北市嚴重積水,而歷年拍攝的保安宮古蹟修復母帶也全數泡水了。李明珠協同其他中視同仁,整整花了一年時間修復那兩、三百捲拍攝影帶,每一卷帶子她都親自過帶,然過帶品質不盡理想,「那真是身心俱疲啊!情緒就在又有希望、又沒希望之間反覆不定。」經過這次波折,李明珠感受特別深刻:「颱風的時候我們去救帶子,讓我深深體悟到在新聞工作裡面我再也不能輕易說出『感同身受』這四個字,只有當你成為當事人或災民時,你才有資格說你真的『感同身受』。」

再現古蹟修復過程之菁華

  《典藏保安宮》全書編排主要是以古蹟修復的過程依序記錄,李明珠提到,之所以希望將近一百五十萬字的拍攝影帶場記濃縮整理成這本書,是為了替台灣獨一無二的古蹟修復典範留存紀錄,因為劃分為十三集、每集半小時的「典藏保安宮」系列報導節目呈現的內容相較之下是更為精簡的。

  「典藏保安宮」的新聞專題涉及諸多專業知識,在採訪過程中,李明珠必須隨時去找資料、諮詢匠師和學術界的專家,「有趣的地方在於我跟匠師學了很多,甚至跟很多匠師都成為很要好的朋友。」針對古蹟修復這類的報導題材,李明珠提出採訪時幾個必須關照的環節,包括為何要修復、計畫如何修復、自費修復和政府出資有何差異等等。

  最後,李明珠也談及她個人對於當前媒體表現的憂心忡忡:「記者的職責應該是去將院長、立法委員這些角色的作為挖掘出來,而不是追問他和誰吃飯、認不認識某一位小姐,我覺得這關係到我們的自覺和良知,而非歸咎於報老闆、編輯政策或當前的潮流,那是可以抗拒的。」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工作者,李明珠認為關鍵在於「對於這份工作你自我的要求是什麼,要做什麼樣的記者可能要回頭問問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