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面對中小學老師講授媒體素養,我感覺最難言說者,莫過於「媒體近用」,它不像是媒體文本具體能見、或是媒體組織容易辨識,特別是「公眾傳播權」與「媒體公共領域」的概念,彷彿讓人圍繞在霧中,望之生畏而裹足不前。當我們期待媒體素養融入教育活動中,就不得不對「媒體近用」多做些討論。

  「媒體近用」建立在「公共性」上,用以說明「公共性」最好的譬喻,我想莫過於「園藝造景」。媒體世界就好比一塊偌大的土地,在無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可以任憑花草樹木落地野生,但現實卻非如此,它總是有人為介入,控制著這塊土地表現的花草樹木,成為我們所見的景觀。然則,這些受控制的園藝景觀,由少數人把持,為了滿足少數人的利益(商業活動)而存在。我們可以選擇當觀光客,消費享受如此風光,但也可以選擇在這塊土地上(旁),種植新的植物,讓大地景觀保有多樣性,而不同的植物就好比不同的文化、價值與信念,象徵文化的多元與多樣性。我們可以輕易放棄成為這塊土地的園丁,任憑利益團體來使用,自此,媒體的「公共性」將逐漸削弱到不復存在。

  有別於商業活動,教育活動為「媒體近用」提供新思考,在教育活動中提倡「近用媒體」,即是鼓勵師生參與媒體世界的「園藝造景」,這麼做的理由很多,媒體訊息的產製,能使孩子主動地組織週遭環境的訊息,參與並關心所身處的社區,與其待在教室裡準備接踵而至的測驗,「園藝造景」能減輕孩子的壓力,在產製訊息的過程中,既好玩又能學習到東西,額外的好處,就是讓孩子能在過程中,不同科目的教育活動,給孩子一個思考學習的架構,而在媒體公共領域中的「園藝造景」,則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媒體公共領域中的「園藝造景」也會是孩子獲得成長體驗的方式。在媒體近用中,會經歷訊息產製到預演的過程,就好像是戲劇的排演到彩排一樣,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溝通討論與演練,都是為了最後呈現的樣貌。實際上,一份媒體訊息的產製,就好像「說話」一樣可能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是,產製溝通與預演,就好像將「說話」轉化成「朗誦」或「書寫」,在延遲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成長,了解最後的結果絕對比不上正式展演之前幾百次的預演。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尊重多元與對話,在展演之後,等待回應與給予回應,將成為孩子們期待與快樂的當下。

  在強調測驗評量的年代,老師與家長們可以試著考慮如何從成績表現轉移到參與表現。花一些額外的時間,在學校或家裡做一個計畫、走進社區、準備一個節目或產製媒體訊息,相信讓孩子參與媒體近用的效果,會是當初意想不到的。如果老師們能夠忍耐不要急著用速效的測驗成果來看待學習成果,教導孩子能透過參與媒體公共領域的「園藝造景」,與孩子、家長一起成為公共景觀的園丁,那麼許多教育中用講授傳遞的課題,相信將獲得豐富的能量與實質的回饋。

  上述的理念,我若改編成一個故事,它可以這樣寫:一個人站在土地上,身邊圍繞著幾千株被拔採後丟棄的野生花草與樹木,多數已經乾黃腐爛,土地上則種滿特定的經濟作物,整齊畫一。但這個人卻找著還有生命跡象的植物,一一地找到又重新安置於附近的土壤,有位路人對他的行為很困惑,於是問:「你在幹嗎?」。這個人說,「我想讓這植物重新生長」,路人又說:「你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但這個人說(繼續在做):「讓這裡的景觀,看起來更豐富。」

  我想對中小學老師們說,我們與孩子,將使媒體從私人花園轉變成公共景觀的園丁,就讓我們一起行動,因為妳我的參與,使得孩子在過程中體驗與體悟,讓孩子的心靈世界因為參與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