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媒體磨練新聞分析能力 發起各項新聞革命運動】


 
  何榮幸第一份正式新聞工作是進入《自由時報》,培養了他的新聞分析能力。1991年退伍的何榮幸,一開始以《中國時報》、《自立晚報》為目標,但後來卻進了《自由時報》。但當時的《自由時報》還只是小媒體,讓他很早就體認到職場的殘酷現實。他表示,因為小媒體的名片作用有限,感受到新聞對象的大小眼待遇,但他憑著勤快跑到獨家,更靠著分析功力建立信任,因為能在媒體改革運動找到出路。


 
  接下來幾波新聞革命事件中,何榮幸便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頭。在1994年自立事件中,「搶救自立」的矛頭對準「三重幫」市議員陳政忠,之後「901為新聞自主而走遊行」催生成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記協則在1995年聯署發起反暴力威脅,同時向當時的新聞局長胡自強遞交抗議書,要求限期破案。


 
  之後,記協也推行「不收紅包:新聞倫理公約運動」、黨政軍退出媒體運動與要求總統定期記者會等行動。何榮幸三十歲的時候,更成立《目擊者》雜誌並擔任總編輯,在1997年9月1日記者當天推出的目擊者創刊號,則以「記者現況大調查勞動條件」為主題,探討記者的勞動情形。何榮幸感嘆地說,但記者團結速度,遠遠不如媒體沉淪的速度,而記者勞工意識,也遠不如老闆的介入力量;因此他開始尋求「結構性改變的可能」。


 
【致力深度報導 在主流媒體中「偷渡」價值觀】


 
  在實踐方式上,他從《當代雜誌》第102期的一篇由Kent MacDougal撰寫、王例容翻譯的〈在主流報業內激進〉一文中,學習到在主流報業內「臥底」思維的理念。2000年,何榮幸進入《中國時報》工作,無盟(之後改名為媒體改造學社)也於此年成立。他便以主筆身分不斷在社論、評論「偷渡」媒體公共化的理念,希望促成華視公共化與壯大公廣集團。他表示,因為台灣公共媒體先天不足,後天更加失調;加上主流媒體政治立場分明,離民眾愈來愈遠,因此他開始尋求在主流媒體內進步的可能。

 

  

 

  2004年開始,何榮幸致力於深度、調查報導。他回想,當時他因緣際會擔任政治組副主任兼國會小組,基於召集人身分,而有六位同事可以指揮合作。何榮幸便利用立法院休會期間從事深度報導,以兼顧報社工作要求與新聞理想實踐。在他累積一定的「專業籌碼」後便爭取空間,陸續在2004年推出「體檢公共建設」,2005年報導「休耕啟示錄」。

   
  2005這一年,甫屆四十歲的他在同一年連拿了包含卓新獎在內的三大新聞獎,卻讓他因此陷入得獎迷思。在2006年的「全台飆節慶」專題中,何榮幸坦言,他因為太貪心沒有想清楚、加上一開始就問錯問題,造成報導混淆失焦、虎頭蛇尾等問題。之後他也因此記取教訓,重新調整後,於2006推出「休耕蟲蟲危機」、2007年「末代菸農何去何從」等深度報導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