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簡稱媒觀)於9月25日舉辦「董事談公視—公廣集團的未來與想像」座談會,由媒觀董事長賴鼎銘主持。座談會邀請到八名第六屆新任董事,從公共目標、募款、國際傳播、近用權等面向,各自暢談他們對公廣集團的未來發展及想法。

 

 

  

重新釐清公共目標 加強社會對話與互動

 
 
  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理事長徐瑞希表示,公視應先釐清公共目標。她以英國BBC為例,BBC每十年更新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今年五月份英國政府公布關於BBC未來發展方針的白皮書,提出五項新公共目標,如滿足英國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學習需求、反映和呈現英國社會多樣性特質、向全球展現英國的文化和價值等。

 
  徐瑞希認為BBC的目標包含國際傳播、跟社會對話的特性,但她觀察公視現有目標多集中在節目經營,限縮在「內容製作中心」的角色。她認為公視不應只強調內容和經營面,應重視和社會的互動,同時在數位匯流的趨勢下,應用新科技發展數位平台。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也表示,在她過去三年擔任公視董事的經驗中,她認為隨著時代、趨勢的改變,調整目標和修法是當務之急,調整方向應包括如何調整經費、如何和民間合作等。

 
經費來源 加強聯繫、人才招募和育成

 
     關於公視經費,徐瑞希認為公視應評估經費來源的成效和管理方式。她表示,公視經費包括政府、募款、小額捐款等;在實踐上,企業募款需要好的人脈,他認為不能忽略人脈的經營和加強小額募款等問題。陳郁秀說,募款不只有經費,也包括募資源、募人才。在招募人才方面,邱家宜認為公廣集團應成為人才育成中心,才有機會帶動台灣整體社會,讓大家看到台灣文化。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董事長張天立說,公視應設立短期目標,列出清楚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目前公視經費主要由政府挹注,張天立認為公視的終極目標是不依賴政府,甚至像HBO一樣可以獲利。

 
強化國內外行銷 傳播台灣文化底蘊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吳瑪俐認為,公共平台應扮演多重角色。她表示台灣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文化紀錄方面,除了保存,在傳播的同時扮演教育角色,更重要的是開創角色。

 
  「台灣的電視內容配不上台灣的社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表示,台灣的電視內容沒有呈現台灣豐富的文化厚度。陳郁秀說,台灣的厚實的文化底蘊足以稱為「鑽石台灣」,應透過公廣集團傳達鑽石台灣的內容,成為台灣文化的品牌。

 
     陳郁秀認為,台灣內容產業相當豐富,但走不出去,希望以公視為平台,傳達給台灣所有的人民,並向世界發聲。「公視在台灣有沒有影響力?」張天立從行銷面提出對公視的看法,他表示公視應強化行銷功能,不管內容好壞,如果觀看的人數很少,其影響力也很有限。

 
媒體近用權:應保障不同族群、偏鄉地區、身心障礙者等

  
     邱家宜說,在偏鄉近用方面,例如台東地區至今仍有很多地方無法看到公視。在媒體近用權方面,關心新住民議題的徐瑞希認為,公視沒有照顧到某些族群的近用權。徐瑞希表示,公共電視應思考在國際傳播上可以扮演的角色,或是用語言的切換,滿足和實現新住民族群的近用權。

 
     徐瑞希說,近用權也包括身心障礙者,譬如能否發展互動新科技,增加公視的視聽資源,或是探討身心障礙者、老人等族群在真實社會中面臨的問題等。

 
     吳瑪俐則表示,公視的戲劇、新聞較強,但其他類型的節目較弱。她認為公視呈現多樣性節目以照顧不同族群需求的面向上仍顯不足。

 
公廣頻道應分頻管理  發展獲利頻道

 
  邱家宜以「文化航空母艦」說明,她認為公視應成為台灣的影視龍頭,帶動產業和人才的發展,並讓世界看到台灣。在未來實踐上,她表示目前公廣集團有八個頻道,可以將這些頻道分頻,發展成不同特性的內容,如戲劇頻道、兒童頻道等,而不是像目前的綜合台。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鄭自隆表示,公廣集團應發展可獲利的頻道。他說,譬如公廣集團裡年年虧損的華視,應讓其資產活化,成為公共平台,提供業界租用器材或到華視進駐,同時華視也應發展另一個賺錢的頻道,如發展台語頻道、戲劇頻道等,以增加其內容和產值。陳郁秀說,華視問題應和政府溝通,並重啟討論平台。她也認為華視可成為新媒體創新基地,提供獨立製作使用基地資源或和公視合作的機會。

 
結合群眾智慧 擔負整合和研發責任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說,公共電視應扮演結合大眾媒體和獨立媒體的平台,譬如公視的PeoPo公民新聞。他表示,台灣媒體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研發,他認為結合大眾和獨立媒體後,應研發新的內容,如數字新聞、新聞遊戲等,將公視帶向更長遠的方向。

 
  「未來如何整合群眾智慧是非常重要的。」陳順孝說。

 
    在新科技時代中,陳順孝認為,公廣要成為更好的新媒體帝國,應思考如何跨平台傳播,並在不同載具快速流暢地觀看內容。為達到此目標,他認為公視應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藉由和群眾聯盟,在台灣媒體生態圈擔任研發、整合的角色。鄭自隆也表示,公視應從事創新研發,再將成果轉移給民間同業或庶民近用,讓公視成為傳播服務產業。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羅慧雯也認為,公視使用國家經費,應從事研發創新,如日本NHK的技術研究所。她表示,公視可先做出模型,試用成功後就開放給民間使用,讓產業發展可以更加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