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品質為何低下?記者真的「腦殘」?繼探討醫護人員過勞的《難丁格爾》,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青年團再度瞄準勞動困境,選在9月1日記者節後,在牯嶺街小劇場推出2016年論壇劇場《即時製造》,將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困境搬演到舞台上,希望促進大眾對於媒體議題的理性討論與對話。


 
  論壇劇場是巴西戲劇大師Augusto Boal建立的「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其中一種形式,觀眾可以參與劇情取代角色做出改變,促進批判思考及對話。


   
  《即時製造》劇本取材自線上新聞工作者真實的快節奏勞動狀態及相關勞動論述,再加以誇大,激發觀眾意識到失衡且荒謬的現狀並試圖取代。


  
  30分鐘左右的正劇中,懷抱新聞理想而不屑於向垃圾新聞屈服的老記者「方哥」、沒日沒夜追逐即時新聞的年輕記者「小馬」、在後勤負責「抄新聞」的實習記者「小P」、和不擇手段提升點閱率試圖挽救報社的副總「田雅」…這些角色見微知著地描繪了新聞人面臨的結構問題。


 
  正劇末尾,小馬因誤報新聞吃上巨額賠償金官司,副總藉此相逼小馬,希望他做出醜化移工的報導以賺取高點閱率;小馬和方哥合作的外籍漁工勞動困境深度報導很可能因此無法繼續進行。面對這樣兩難的抉擇,演員邀請觀眾一同思考:如果你是第一線記者,該如何突破困境?


 
  「極少數的人會意識到結構問題。」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賴淑雅觀察,觀眾思考突破行動時,大半選擇屈服於高層壓力,希望安然度過眼前棘手的困境;從結構制度面著手的觀眾,則會提出勞檢、勞資協調等方式。「每一次的論壇劇場都是一次勞動教育。」她說。


 
  賴淑雅強調,台灣勞動環境崩壞影響各行各業,但新聞工作者肩負社會公器的責任,勞動困境又與其他領域不同,必須在新聞倫理與媒體勞動權間掙扎。觀眾取代第一線記者角色,也同時會代入自己對優質新聞的想像,例如提出辭職重起爐灶開設獨立媒體、盡力在汙名化新聞外爭取深度報導空間…等等。


 
  選擇媒體勞動權作為主題,除了因為新聞與大眾密切相關,青年團也想知道:「如果每個行業都一樣這麼忙、這麼累,是什麼情況迫使記者作出如此糟糕惡劣的新聞?」

 

  

  《即時製造》編劇戴華旭說,原因出在整個結構的惡性循環,而「小馬」正是青年團想像中媒體人困境的具象化,代表堅持新聞理想必須付出龐大代價;藉由職場階級的設計,也讓觀眾了解媒體結構如何運作、如何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