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世界12強棒球賽預賽在台灣舉行,儘管中華隊最終未晉級八強,仍帶動不少討論,伴隨而來的更是國際運動賽事中的國族認同;不久之前,「哲學星期五」與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合作,於慕哲咖啡館舉辦「運動新聞中的國族建構-一個媒介批評的觀點」媒體之夜講座,邀請到長期研究運動新聞的政大新聞系劉昌德教授、體大體育系陳子軒副教授,談談運動新聞中的愛恨情仇、運動新聞中的國族認同,以及認同建構中看不見的政治經濟力量。

 

從1907年臺灣第一則棒球新聞談起

台灣最早的棒球報導是何時?答案是1907年1月23日《日日新報》第五版,為國語學校(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師範部與中學部的賽事;那第一場運動電視賽事呢? 1962年10月11日,也就是台視開播的隔天,所進行的籃球比賽轉播,地點位於台北市的兒童樂園體育館,是中華隊與紐西蘭隊間的友誼賽。

 

 

  陳子軒率先回顧了台灣運動賽事的起點去談來開場,接著談黨國戒嚴時期下的運動轉播,在1968年紅葉少棒熱潮後,中視、華視開播,也打破台視獨佔的局面,三台開始輪播世界少棒賽;其中黨國控制最明顯的例子,1971年威廉波特少棒賽,黨外人士租了一台飛機,綁上台灣獨立的標語,儘管該比賽全程直播,但台灣的轉播遭黨國與媒體監控,訊號延遲六秒,即時切訊號讓全台觀眾未能看到該畫面。

 

棒球與國族的糾葛


1990年中華職棒成立,棒球終於得以擺脫國族主義的束縛、從其掙脫出來,球迷可以不以單一視角欣賞棒球;到了2005年,「台灣之光」王建民又掀起一股以國族為視角主發的觀賞角度,讓劉昌德開始思考:「威廉波特時期,與王建民時期的國族主義,兩者相同嗎?」

 

  劉昌德則認為,後者是「資本國族主義」,2006年首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王建民婉拒國家隊徵召,按照傳統國族論述,一般會認為王很自私,但當時網友、主流媒體反倒認為,王建民持續在美國職棒發光發熱比較重要。PPT網友曾在棒球版推文認為「如果今年球季能看到老虎(王建民)在洋基站得更好,會比營韓國更開心」,王建民個人比較反倒超越國家隊的成敗,可見兩者不同。

 

  劉昌德認為,這說明了帶有國族符號的台灣之光,反倒被資本收編,成為商品並擴大了MLB在亞洲的市場;也大約從2000年開始,台灣社會開始習慣「用MLB看世界」,也就是認為唯有MLB是棒球的最高殿堂,凡事都以MLB作為判斷標準。

 

  劉昌德從研究中發現,全球化時期,國族仇恨言論日益增加,他分析,台灣之所以恨韓國,除了政治、經濟恐怕是根本因素。從1980年代以來,台韓在經濟上就處於競爭關係,而這也反映在運動國族仇恨;另一方面,中國雖然在政治與運動場域都與台灣直接衝突,但之前台灣對中的仇視程度都遠低於韓國,直到2000年全球化時代,中國崛起後,台灣與中國間的仇恨言論程度才升溫。從報導文本分析,也從1980年代的政治官方主控帶動仇恨,如今則演變為群眾自動、短暫爆發「情緒展演」式國族認同,形成了「節慶式國族主義」。

 

用國族看棒球是一個問題

那究竟要如何看球賽?劉昌德曾在《共誌》中回應:「對我而言,國族看球並不是問題,而是『只用』國族看球才是問題。國族的認同和我們對單一球隊或球員的認同應該沒有高下之分。經典賽期間,許多人會把愛中華隊和愛台灣棒球劃上等號,但是台灣棒球並不是只有國家代表隊,而棒球這件事也不只有中華隊。這種愛台灣的、熱情球迷的棒球形象不斷出現在我們熟悉的論述中,其實是非常單一化而且沒有想像力的看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