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豪|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2015媒體公民會議第一場論壇以「看的見與看不見,新聞媒體的問題」為題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副教授主持,並邀請幾位優秀線上記者和最近關注媒體勞動條件的台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與會參與討論。

媒體改革也是一個政治運動

論壇一開始,主持人管中祥教授以「媒體改革也是一個政治運動」為題拉開序幕。台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表示,為什麼這次的勞檢會先從媒體業開始,其實一直以來媒體產業都有長工時的特性,且幾乎是與法定准許的責任制不相上下。因此她呼籲必須正視這樣的問題,期待改善的狀況能變好,畢竟現實是不容許被掩蓋的。

  新新聞記者呂苡榕則以即時新聞來檢視新聞產業問題,對於現在眾多媒體為了第一手、片段的新聞,爭取點擊率與收視率而沒經過查證,反而淪為是錯誤的製造者,她感到憂心。因為大多數的閱聽眾並不一定會再回頭收看更新後的資訊,但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媒體已經逐漸喪失公信力,而記者必須負擔腦殘無專業者的汙名,這其實是不利新聞業發展的現象。

  天下總主筆同時也是臺灣記者協會第一任會長的何榮幸則認為,現在新聞質變到網路化,甚至是蘋果化,許多報導往往以網友意見為標,媒體業對新聞本來應有的查證甚至都沒做到,明顯凸顯新聞的退步。而在勞工專業權益與新聞專業自主中甚至也還找不到平衡點。現在的媒體環境跟以前相比,硬體設備與記者本身的多元能力是提升的,但新聞本質卻在退步,這兩者之間是相互抵銷,相當可惜。

  兒少盟秘書長葉大華則認為,現在的新聞,不管是頻道或是紙媒,基本上都會有自律委員會,而在這樣的機制之下,也確實有改善新聞媒體的環境,但對於內容來說,應直接給編輯台,讓他們知道內容的品質是否需要改善。對於現今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即時新聞為了搶快,的確會有錯誤的訊息,但也需要自我檢討反思,這樣的報導是否有專業價值的確立,身為新聞記者,是否這篇報導是具有公共性且是有價值的?值得我們去思考。

公民意見桌:提出多元看法、健檢媒體

在上午的論壇參與後,諸多議題提供公民關心和反思臺灣的媒體環境及問題,緊接連接「公民意見桌」的活動,參與者則透過分組針對「新聞媒體議題」與「娛樂影視產業議題」提出他們的關心、觀察和反思解決之道。

活動一開始進行的方式是兩兩一組,利用一分半的時間,雙方互相擔任敘述者與聆聽者,敘述者要針對題目所問的問題講述給聆聽者聽,而聆聽者則要專心聆聽不能打斷,在這個階段中,不要當別人的代言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己的觀點去探究問題點。

到了第二階段之後,.並發放便條紙書寫出問題後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討論出後續的結果在新聞媒體桌結論出對於新聞內容品質、新聞產業的後續發展、新聞專業素養與新聞自律這四項,大家認為是目前台灣新聞生態最大的問題,而影視娛樂產業桌則認為目前台灣缺乏完整的影視產業政策、補助措施還有本土自製節目比例過少且人才培育不足,外來的節目比重過高造成觀眾的選擇性不豐富,而透過這樣的公民意見桌,讓大家都可以發聲也一同參與,讓大家的意見都可以被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