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份地方性報章《威爾特郡先驅報》(The Wiltshire Gazette and Herald)因月前報導一名男子的自殺消息時披露過多細節,日前受到英國報業投訴委員會予以公開譴責。

  過往很多實例都已證明自殺新聞有一定的感染性。英國報界奉行的「編輯實務守則」在2006年時已增訂條款,促請同業在處理自殺新聞時務須謹慎,避免登出過多自殺細節而遭人模仿自殺。

  報業投訴委員會指出,該報有關報導詳述了該名男子用來自殺的氣體名稱,從何處取得,以及如何吸入氣體致死情況。委員會裁定,如此過份詳盡報導細節,實屬不當。

  該報曾辯稱,該報在處理此一新聞方面已很謹慎,當死訊傳出時已遵死者遺屬的要求,沒有即時作出報導,及後,當死因研究庭進行聆訊時,有關詳情已見公開流傳,該報才予以報導。該報並稱,若非如此詳盡報導,將無從充分解釋死因裁判官的自殺裁定。

自殺新聞有感染性

  過往,一些學術性研究已指出,大凡傳媒渲染自殺消息,尤其關於名人自殺的新聞登出之後,社會上自我了斷的事情便見增多。

  英國牛津大學自殺行為研究中心在多年前(2001年)曾進行一項研究,分析了26個國家的自殺情況。當年的研究其後導致各地的媒體紛紛訂定有關指引審慎處理自殺新聞。

  該研究指出,當各國媒體渲染自殺新聞之時,當地的自殺事件都見增多,而且,與自殺者社會成分相似,年齡相近,及同一性別的群體增幅最大。一些媒體曾詳加報導自殺手法,模仿自殺便見出現,即使用經媒體所報導的類似自殺手法結束生命。

  在各個年齡組別中,年青人最易受到自殺消息感染。

  當年的研究也指出,各國媒體在報導自殺消息時通常都沒有充分提供導致死者自殺的全面性背景資料。事實上,90%自殺者都有一定的精神病問題,但這一方面往往被新聞報導所忽略,而多數只會凸出某個單一的自殺原因,如考試成績差劣等。

  不過,該項研究也曾指出,媒體亦可負起一個積極的角色。年前,多倫多和維也納分別頻頻發生地鐵自殺事件,後經當地媒體同業之間同意減少報導之後,此類的自殺事件隨而亦見顯著減少。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Adjudication by the The 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 (From The Wiltshire Gazette and Herald)

‘Suicides increase after high-profile coverage’ | PressGaz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