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者齊聚 向文化部建言

  本月22日媒體改造學社(以下簡稱媒改社)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豐盛中的匱乏:傳播政策的反思與重構》的新書發表會,眾人齊聚在文化部大門前,贈送這本新書給文化部,同時也向這個未來掌管傳播政策的主管機關獻策。文化部影音及流行音樂司司長張崇仁代表龍應台部長,現場接受獻冊/策。

  由媒改社及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共同主編的《豐盛中的匱乏》一書,費時兩年,彙集多位國內重要的傳播學者,希望能夠就傳播專業向政府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當日劉昌德代表媒改社提出三大訴求,分別是:要求政府立即公共電視新任董監事改選、修法健全公廣集團以及制定影音內容發展政策。劉昌德表示,第4屆公視董監事任期早在民國99年12月3日結束,行政院提出的第5屆董監事人選未能獲得審查委員會通過,而當時的主管機關新聞局怠忽職守,導致第4屆公視董事不合理延宕至今近約600天。

  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表示,出版《豐盛中的匱乏》的意義在於大眾有必要關心媒體的未來與傳播政策,他同時引述美國媒改運動組織Free Press的官網標語:「媒體失靈,民主就失落。」期待該書籍能有助於國內各方人士更關心媒體、讓傳播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現場,胡元輝也特別向文化部部長龍應台隔空呼籲:「文化跟文化政策不同,文化可以透過時間慢慢薰陶而成,文化政策卻不能一直等待而不處理。」強調公視董事問題必須獲重視並盡快處理。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郭力昕質疑政府對於公共政策的執行效率,他認為延宕二十年的公共廣電政策,如同信義路捷運工程一樣,完工之日遙遙無期。他說:「因為政府對公共廣電法規的失職,讓媒體在叢林法則中惡質競爭。」

  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建議,文化部應該盡快建構一套「華人BBC」的公共廣電體制想像,他說:「除了讓國內公共廣電媒體更進步,也能促進兩岸以及所有華人地區的發展。」此外,他認為既然龍部長曾經提倡人人都有文化公民權,廣播媒體改革就是落實公民權最快的方式。

  「公共電視是國家文化產業的旗艦。」台大新聞研究所所長林麗雲疾呼,台灣的公共電視每況愈下,是因為政府長期忽略經營公視的重要。現場她大聲疾呼:「藍綠政府都不願意對公共電視的法制,做任何的承諾或推動。」她強調,公視董事的延任沒有正當性基礎,使得公視內部的治理與發展都出現嚴重問題,因此林麗雲呼籲文化部應立即推動公視法修法。

  台灣師範大學大傳所助理教授王維菁則針對影視媒體環境惡化,呼籲文化部效法其他國家,盡速成立影視內容發展基金,她說:「近年來台灣的影視生產製作惡化,嚴重影響節目品質與生產著工作權益。」

  華視工會代表蔡立沂說:「(公視董事延任)在這動盪的五百多天,華視總經理換過四位了。」強調最大的受害者是公廣集團的員工。

  「公視的現狀是年輕的靈魂被關在一副老朽的軀體中。」公視工會代表王燕杰呼籲,文化部應盡速修法,才能夠跟週遭其他國家在影音產業的發展一較高下,同時他認為社會大眾有權知曉公視未來的決策者,期待文化部盡速公開董監事候選人的資訊。

  針對媒改團體的呼籲與訴求,文化部影視與流行音樂司長張崇仁回應,文化部現在正在進行相關政策的擬定,同時透露,文化部將於7月10日擬召開針對公視議題的文化國是會議。但對於行政院所提名的新任公視董監事候選人名單是否將提前透明公開,張崇仁不願透漏,只表示將靜待公視董事會審查委員的共識與決議。令人遺憾的是,會後當日張崇仁司長旋即向媒體表示,本次文化部將依循往例,不公布公視下屆董監事候選人員名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