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哈托獨裁時期,印尼發生大規模排華浪潮,禁止華文、華校、華文媒體以及中華文化,一直到1998年,也就是約20年前,中文才解禁,因此如今能講出一口流利華文的年輕華人,少之又少。

華文媒體也差不多是在98年後才逐漸恢復,目前在印尼的華文報紙,主要為《國際日報》、《商報》及《星洲日報》,裡面的職員大都已經六、七十歲。採訪時事的記者通常是印尼本地人,人數通常只有一到兩人,他們會先新聞寫成印尼文後,再由編譯翻成中文。

報社裡年紀較大的記者,則專門採訪華社活動,像是地方同鄉會、僑社聚會、還有中華文藝活動等。這些記者的薪資普遍不高,收入大部分依靠活動單位所給的交通費,有時候一整天,它們可能必須跑三到四個僑社活動。

而這些僑社活動,新聞稿常是由主辦單位提供,記者工作室拍照及記下頭銜及姓名,登出來的版面,都是巨幅照片配上短篇文字,論新聞專業,都不及格,不過就是為記者們拿了主辦單位給予俗成為「紅包」的交通費,因次稿件其實有點像「業配」。

不過印尼華文報社的專業,則展現在翻譯及時政分析上,印尼政府機關、地方名稱,政策等,華文報紙都有固定用詞,且翻譯精準,而對於印尼政經時事,也都有深入的評論及社論。

不過,如同前面所提及,年輕一代的華人不懂中文,加上現代人閱報率下降,年輕人通常從網路上獲取新聞,因此在印尼,看華文報紙的人只剩下「中老年人」。就我的觀察,其實就連在印尼電視台華文新聞工作的年輕記者,也沒有看華文報紙的習慣。另外,雖然部分報社如商報,已經有微信公眾號推播新聞,但年輕華人看不懂中文,又或者因為太吃力很選擇不看。他們主要獲取新聞的語言仍然是以印尼文為主。

雖然沒有數據顯示目前印尼華文報紙的發行量,但根據我的一次採訪經驗,可以明顯看的出來,看華文報紙的只剩老人了。當我還任職在印尼媒體時,有次我在華文報紙上讀到一間雅加達首間大型華文書店的新聞,隔天決定出機採訪,到現場時,遇到很上了年紀的顧客,有的甚至需要持枴杖才能行走,而他們都是在報紙上看到,才來書店。由此可證,印尼華文媒體的讀者都是年事已高的人們。

讀者小眾,影響力自然逐漸式微,加上華語在印尼已是弱勢語言,更不用談影響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正逐漸擴大對對海外媒體及文化的影響力,像是中國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印尼及菲律賓的華文報紙,都能看到,對海外華媒的控制也逐漸可見,這個部分,就留到下篇文章再談了。

李宗憲,喜歡聽故事、記錄故事,講故事。熱愛新聞工作。曾擔任印尼Metro TV華語新聞製作人、《聯合報》影音新聞部記者,菲律賓媒體Rappler實習記者。曾採訪台灣空難、太陽花學運、高雄氣爆、雅加達選舉、印尼LGBT及難民等議題。現居馬尼拉,繼續挖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