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保安宮:古蹟修復紀實

推薦序三

大龍峒保安宮戰後規模最大的修復,自1995 年開始歷經七年才完成,期間恰逢我自日本完成學業歸國任教初期。

我在日本留學時曾跟隨指導老師參與了一些日本的實際修復工作,由於在實務環境上,國內與日本存有差異,學校的老師參與實際修復工作,並不像日本那麼適當,回國之後只想專注於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因此當保安宮修復工程開工不久就面臨種種問題,尋求各方專業人士協助之際,我並沒有想到要參與。

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是種種的巧合,也像是神明的安排般,一步步將我和我的學生們拉進保安宮而成為修復團隊的一員。一開始,我就向時任保安宮副董事長的廖武治先生,提出修廟時應繪製準確而詳盡的圖面的建議,得到廖先生的採納。由於我剛回國任教,考慮到保安宮規模之龐大與豐富的裝飾,不知道是否能達成業主的期待,所以先提出以當時尚未開始修復的鐘鼓樓為對象,進行測繪與當時方起步的數位建檔計畫。在進行的過程中,正在修復中的山門(前殿)等工作,也成為廖先生討論的對象,逐漸建立與業主之間的信賴關係。之後,測繪成果得到業主的認可,廖先生認為其他已逐步修復完成的部分也應該有翔實的紀錄才行,我們又陸續將工作擴大至山門、後殿與正殿,一直跟著修復工作進行繪圖與記錄,到修復工作完成,將所有的圖面與修復紀錄整理成數位檔案,也開創了可以用多種方式,包括以圖面搜尋所有構件修復資訊的資料庫。

對我和參與這個工作的研究生和助理來說,這是個艱困而難得的工作,因為所有的資訊量非常大,龐雜而繁複,卻也可以因此瞭解修復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其中,有一位助理在完成資料整理後到英國留學,由於最後的工作比預期的還要多,不但到上飛機的前一天還在研究室工作,甚至忙到出發當天兩隻腳卻穿的鞋不是同一雙,都沒注意到。

除了測量繪圖之外,我們在古蹟修復過程的工作角色,事實上正是現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規定的修復紀錄。但是當時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只是因為我看到日本最主要的調查研究都是在修復進行同時一面記錄,而提出的建議。因為得到廖副董事長的理解支持,才進行修復記錄的龐大工作,後來向亞太文化獎提出申請時,儘管只有很短的時間可以準備資料,但因為我們早已整理好所有的紀錄,因此可以將修復工作完整的呈現出來。

另一方面,因為我們一直在現場觀察與紀錄,雖然曾在現場被匠師羨慕的說, 「你們真好,不用做工也可以領錢」,但我們也對傳統建築在今天修復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瞭解,與業主單位一起和不同專業的人討論最適當的修復方式,在修復過程中與完成後,其他廟宇修復的相關人士也來參觀與討論,成為國內修復工作中重要的參考。

與我們同時在現場進行修復工作紀錄的,還有當時中國電視公司的團隊,也就是記者李明珠小姐與攝影師。他們以攝影和訪問的方式進行記錄,修復進行中我們經常保持聯繫,並且就修復與紀錄的內容與方式互相進行討論,尤其明珠開始進行記錄後,經常自己到圖書館找資料,對傳統建築與修復工作進行瞭解,不只是廟宇修復,對各種傳統工法的起源,也盡可能的追溯來源;同時更為了深入瞭解保安宮的修復特色,又到其他的古蹟修復現場進行瞭解,包括921 地震之後也親自到古蹟受害現場進行瞭解,因此做了《新聞探索》節目〈古蹟浩劫後〉的六集報導,只可惜這些客觀詳盡的報導,後來沒有受到相關機構相應的重視。

沒想到,好事多磨,在我們奮力整理修復資料的同時,納莉風災造成中視的淹水,明珠和中視同仁盡力搶救保安宮修復工程的紀錄攝影帶,才好不容易將可用的部分整理成十三集,這些紀錄影片不但讓一般人可以看到保安宮的修復工作,還可以對傳統廟宇建築的興建材料與方式有所瞭解。現在明珠有機會將當時所做的紀錄以書面的方式整理完成,使古蹟修復這個過去一般人比較少接觸到的主題有機會可以被瞭解,書的傳播與影片相較,可以說更不受時間的影響,因此作為一起努力的伙伴,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真的非常高興看到這本書能夠出版。

保安宮的修復工作與其他古蹟修復最大的不同,在於由業主代表廖武治先生主導的修復方式本來是沒有辦法中走出的方式,而後來回頭看,卻是回到傳統建廟的主匠合作方式,但在國內卻是首開先例。在我們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因為這樣的方式,而出現的許多日後國內其他古蹟修復工作上值得參考的方向和具體作法。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過去的修復大多是由有修復經驗的建築專業者擔任,在保安宮的修復中,出現了包括木材選用、白蟻防治等問題,都必須要靠各種專業者共同合作才能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同時,各種傳統工法,包括木雕、剪黏等,並不是有經驗即可,還要靠著業主與匠師之間的相互信賴,才能完成最好的作品,而這些技藝的傳承也只有在這樣的實際修復現場才能實現。而其中的進行過程與理由,都可以在本書中瞭解,因此我相信,無論是對專業者或有興趣瞭解古蹟修復的人士,這會是非常好的一本書。

王惠君(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