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卓越的新聞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林麗雲

在今年的評審會議中,有位評審説道,「如果台灣的新聞都是像卓新入選的作品一樣,那麼台灣便有救了!」這句話發人深省,也讓吾人思考到,應如何讓卓越的新聞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首先,在今年的作品中,我們確實看到好作品以及新展望。眾所週知,台灣的新聞業環境不盡理想:過去一年傳統媒體的廣告額持續減少(約7%);數位廣告雖有成長,卻被平台及網媒分食。在不利的條件下,今年的作品仍維持一定數量與品質,實屬不易。我們看到,有多家商業媒體投入資源從事公共議題的報導;非營利媒體更是持續探索,提燈照前路;還有更多獨立工作者長期耕耘特定議題,有了豐富的成果。我們還看到,今年有三方協作的案例,如商業、非營利媒體與獨立工作者共同企劃專題,或提供發表的平台。由此可知,在台灣,一個公共服務新聞的生態體系,儼然形成。

同時,從作品中可看到,這些新聞工作者持續守護台灣,照亮社會黑暗的角落。他們報導了台灣社會重要的議題,如金權弊案、產業發展、環保生態、弱勢人權(包括偏鄉、老人長照、兒少與農民等);特別的是,去年以來中國提出各項惠台政策,今年有多項作品報導即探討台灣的因應與出路。新聞工作者除了做研究,進行採訪,也上山下海,深入地方,遍及國際(包括非洲、中東、中南半島、美洲及歐洲等),開啟新視野與觀點。作品對促進社會溝通與理解有重大的意義,在關鍵時刻更發揮實質作用。

在此,要對致力於公共服務新聞的工作者致敬!

但是,除了參加的作品之外,台灣主要的新聞地景卻是另一種樣貌。臺灣的新聞環境受在商業邏輯影響,在數位時代更加嚴峻。新聞媒體為了收視率以及點閱率,被迫快速生產,有時必須轉貼或改寫其他網路資料,少能查證。有的商業媒體循此邏輯外,還能提撥資源支持公共服務報導。有的媒體則以此快速生產為主,較少有深度報導,更少報名獎項,實在可惜,因為這些媒體裡仍然有認真用心的記者,卻沒能得到充份的支持。

因此,吾人應思考,如何讓公共服務導向、卓越的新聞成為台灣媒體地景的主流。首先要呼籲媒體老闆與主管提供充份的資源給新聞工作者從事公共服務報導。根本之道是思考應用制度性的方式支持公共服務的新聞。例如,英國政府在報業集團的要求下,正調查英國新聞業的問題,並徴求各方意見;工黨領袖Jeremy Corbyn即主張應向數位平台業者課稅來建立公益新聞基金,也建立更民主的公共媒體,包括成立本國公共的數位平台,對公眾公開與負責,並讓公共服務的新聞有更多流通的管道。

我們感念新聞工作者的努力,珍惜卓越的新聞作品,更該思考如何讓卓越的新聞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以守護社會並深化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