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婷|特約記者報導

5月10日晚間,台灣新聞攝影協會邀請了鏡周刊READr團隊總編輯簡信昌,向大家分享他如何秉持工程師的實驗精神,透過網路上的數位專題,在資訊爆炸年代中,嘗試製作讀者真正需要的新聞。

數位新聞的想像

擁有將近十年網路工程師經驗的簡信昌,陸續待過報導者與鏡周刊,發揮所長製作數位新聞專題。圖:劉雨婷攝

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新聞媒體不實報導與亂象層出不窮,讓當時積極參與g0v零時政府團隊的簡信昌感到疑惑與好奇。為了深入了解,他的人生從此轉了彎,從網路工程師變成了數位新聞團隊的領導者。

在這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他一開始便鎖定數位新聞,試圖藉此翻轉既有的媒體報導。然而,他發現目前檯面上的數位新聞,只是將傳統文字或影音的報導發布到網路上,或是將同樣內容的稿件與影音並陳,與傳統媒體所做的事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對此感到困惑。

「數位新聞到底、或應該可以長什麼樣子?有沒有其他的想像?」

以前的傳播媒介如廣播、電視等,只能用單一的方式呈現新聞,但網路卻有各種可能性。不僅有文字、聲音、照片、影片、360度環景照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等不同技術,加上每個人都能平等地雙向或多向進行傳輸,可以直接與受眾線上互動,讓新聞能有不同呈現的方式。

簡信昌認為,製作數位新聞時應把自己當作網路原住民去思考,正如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所言: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介即訊息)」,唯有充分了解媒介的特性,才知道一個故事最適合用什麼方式去表達。

「就像你有一個工具箱,你應該去找到最適合的工具去做,而不是用鐵鎚做所有的事。」

數位新聞的呈現 

「直接告訴你現在所在的地方空氣很髒,你最有感嘛!」

為了讓空汙議題更貼近讀者的生活,簡信昌在製作數位專題〈空襲警報〉時,設計透過讀者傳送的衛星定位,搜尋座標附近監測站的即時空氣數據,並在專題首頁顯示讀者所在地的google街景畫面,和從數據轉化而成的懸浮微粒,藉由影像造成的視覺感官衝擊,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為一成功將數據新聞數位化的例子。

具備多元呈現方式的數位新聞興起,大幅提升原本制式化報導的可看性,尤其是將資料視覺化的特點,讓過往被視為較枯燥無趣的數據新聞,得以透過數位化的方式重生。

數據新聞,亦稱作資料新聞,可分為透過數據資料的分析找出新聞點,和透過數據資料的來佐證新聞猜想兩類。過往數據新聞需靠記者勞心勞力求證蒐集分析資料,現在拜網路與電腦技術進步之賜,處理龐大數據所需時間越來越短,人工智慧分析與預測的準確率也提升,再加上國內外政府開始開放施政資料,讓記者更容易取得和精準分析資料。

透過抓取廣布各地的環保局空氣監測站和中研院airbox的監測資料,將即時數據轉化成影像,是只有網路才可實現的呈現方式。 圖:鏡周刊提供

「那時候,光是蒐集資料,都還沒開始做其他事情,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根據我國《政治獻金法》規定,公民有權調閱存放於監察院的政治獻金申報資料,監督各候選人的金流情況。然而,當年簡信與READr團隊在製作2016年立委候選人的〈數讀政治獻金〉專題時,政府卻尚未在網路上公開這些資料,民眾必須持身分證件到監察院付費影印才可取得。為了報導,他們只好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整整一大紙箱都是這種數據」。

將數據扛回辦公室後,還需手動將資料輸入進電腦分析,團隊因此忙到找人外包部份工作,足足花了一個月才將所有資料輸入與校對完畢。所以之後又要製作同系列專題時,他們便和g0v零時政府合作調查,號召網友協助,成功在一個月內完成蒐集與分析2008和2012兩年度立委候選人政治獻金的報導,這之中網路的確功不可沒

「各式各樣的互動本來就是網路的特性,有需要或是適合就會用上。」

簡信昌表示,數位專題是以內容服務形式,與傳統的報導形式不同,也是團隊每周花很多時間討論的重點。此外,如何在數位專題中設計與讀者的互動,也應依各篇報導屬性而定。

他以〈假訊息與他們的產地〉為例,該篇報導探討假訊息的製造與問題,由於台灣的假訊息多來自facebook和line,所以團隊以facebook界面去設計版型,左方的目錄頁是專題的小標,報導內容以一則則貼文的方式出現在中央,並穿插問答,懶人卡則做成即時動態的樣子,整體模仿得維妙維肖。但記者在寫稿時,由於是貼文的形式,便須注意字數與段落拆分等問題,避免影響讀者閱讀。

由於這篇是介紹較硬性議題的報導,他傾向以不影響讀者閱讀的方式呈現,區隔出額外的互動部分,並附上延伸閱讀。儘管延伸閱讀的點閱率往往只有20%左右,但他認為重要的是讓讀者能獲取報導知識,互動與否並非重點。

他也破除迷思,指出需要互動才能把文章看完的數位專題,有時反而影響閱讀,不一定會有較高的觀看比例。若是需要讀者較多互動的調查報導,則會依大眾對題目興趣多寡而有不同成效。像是讓讀者幫忙查找政治獻金資料、或拍下看板照片打卡上傳等,前者雖較麻煩,但因為涉及大眾好奇的金流八卦,所以迴響比後者來得好。

至於獨立於報導的互動設計,根據簡信昌的觀察,由報導延伸製作的新聞遊戲,雖然願意點來玩的人很多,但卻不一定能轉換成閱讀文章的人數;而可更換數據的互動式圖表,讀者多會嘗試更換數據來看趨勢變化,但停留率也不很久。

READr有一期數位專題〈娃娃機夾什麼〉,在文章旁設計娃娃機店的夾子和娃娃,隨著讀者往下閱讀,夾子也會跟著往下,最終夾起娃娃。這種「不像互動的互動」,卻是吸引讀者閱讀的成效最好,讓他頗為意外。

「那篇貼文的閱讀深度真是無與倫比的深,大家都很想看到娃娃被夾起來的樣子。」 

數位專題的多元表現方式與互動設計,讓人更能理解數據的樂趣,像是〈鍵盤玩跑六大馬〉數位專題,將世界六大馬拉松選手競賽資料轉換成互動式圖表,使用者可隨意設定數值,模擬比賽中的排名,十分有趣。 圖:鏡周刊提供

數位新聞的實踐

「有沒有可能讓讀者去決定,我想要看什麼新聞?」

儘管在媒體業待了三年多,簡信昌去仍認為自己是讀者,而非媒體人。這個矛盾使他能從讀者的角度去揣想新聞的樣貌,並讓他成立了小範圍的實驗媒體-READr

他質疑過往的編輯室制度,總編輯挑選出來的新聞不見得是讀者想看的,而讀者想看的新聞卻遍尋不著。他想提供讀者一個平台,可提出他們所關心或想看的議題,團隊再依此產出報導。因此,當初成立READr時,他向鏡周刊的社長裴偉要求必須讓團隊和編輯室位於同等地位,讓報導不受總編輯的影響,能完全掌握在團隊手中

至今READr成立約一年左右,由工程師、設計師、記者、網路編輯等人員組成,所有人話語權平等,皆可參與報導的發想與討論。然而,目前實驗成果卻不盡理想。團隊所需的工程師人才難找;記者人手不足,只能每月產出一篇專題,缺乏其他的新聞,難以有效吸引讀者;如何讓報導同時兼顧讀者的喜好與專業新聞性…..等。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商業營運問題。

「現在大家都在講流量,做數位專題又那麼花時間,你要怎麼賺錢?連養活自己都很困難了。」

數位媒體多仰賴廣告收益來營利,並以網頁的點擊率和瀏覽量來計算,但中介的網路平台,如Google、facebook會瓜分部分的利益,讓媒體陷入追逐流量的惡性循環。後來有媒體如紐約時報、端傳媒等,改採用付費牆模式(Paywall,又稱網路付費訂閱制)來維持營運,看似是一條可行的路,不過簡信昌指出,該模式要成功的條件是,原有媒體的現有用戶群(User Base)基數夠大,才能在轉換後支撐媒體的營運,故目前能成功以付費牆模式維生的數位媒體並不多。

所以,在談及READr的未來目標,簡信昌笑稱並沒有甚麼遠大夢想,只希望接下來一、兩年內,至少做到養活團隊中的網路編輯和兩位記者,讓內容產出能穩定,往後才有機會自給自足。 

「我覺得台灣的新聞媒體,要能繼續往下走的話,應該要有足夠在商業模式底下,自給自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