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卓新沙龍紀實 No. 3/陳廷宇|獨立特派員:我們與惡的距離—談深度專題報導的挑戰

2019年07月3日 | 卓新沙龍,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新聞背後

廖家慧|特約記者報導

今年卓越新聞獎的深度報導獎由《公共電視》〈前瞻的代價系列報導奪得。評審認為,這個議題非常值得關注且難度相當高,幾乎沒有其他媒體探討,突顯這件作品的難能可貴。6月12日晚間,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公視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陳廷宇,來分享她從文字媒體轉戰電視深度專題報導的挑戰與經歷。

持續的追蹤,永遠和民眾站在一起

「我們的特色是不置身事外,永遠跟民眾站在一起。陳廷宇經常提醒記者,身為獨立特派員的一份子,發想題目時要不斷的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 獨立特派員什麼題目都做,但特別著重在弱勢的、人家不報的、冷門的議題,盡可能去同理那些被記錄者的心情。

2007年開播至今,獨立特派員已經做了600集1800個議題。一開始就報導樂生療養院苗栗大埔事件等議題。陳廷宇猶記得,獨立特派員是最早開始記錄大埔事件的媒體,當時居民跟我們說,『恁來無效啦,毋人敢報』,因為苗栗縣政府不希望記者報,但秉持著跟民眾站在一起的心情,我們常常想的是,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怎麼做?如果我是這位農民,看到怪手開進來我會怎麼想、我該怎麼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年來獨立特派員做了許多紀錄,大埔事件報導將近七八個單元,是漫長將近十年不斷追蹤的過程。

這陣子的反送中運動,大批港民走上街頭,引起各國媒體熱烈關注。而在反送中運動前,經常聽聞某些香港人民因為一些罪名被逮捕,也不乏有人流亡的案例,獨立特派員也同樣在反送中運動以前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像是做了銅鑼灣書店林榮基逃到台灣的故事,從不同面向去了解,持續的關注。

陳廷宇分享現場座無虛席,觀眾聽得入神,會後也激盪出許多精彩的問答。圖:廖家慧攝

深度報導如何選題、如何決定觀點?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議題?誰從中受益?這件事情會影響到哪些人?為什麼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 」陳廷宇分享,做報導時,跟著錢走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跟著錢走永遠可以看到問題在哪?得到利益的人是誰?誰拿了?誰用了?

以這次得獎的前瞻的代價特別報導〉為例,就是從八年八千億的特別預算看起,探討前瞻建設七大項目,包含城鄉建設、水環境、軌道、數位建設、綠能、改善少子化及食安建設,究竟會帶給台灣什麼樣的未來?

除了政策、土地正義、婚姻平權等議題,人權議題也是獨立特派員非常關注的。歐洲難民潮時,陳廷宇和一位攝影一起前往歐洲做了相關報導恐懼的總和,兩個人25天走遍6個國家12個城市,是陳廷宇印象最深的一次經驗,幾乎動用了採訪人生中所有的人脈,聯繫過程就像八爪章魚,每天白天採訪完,晚上立刻聯繫隔天採訪行程,是極度高壓的工作狀態。

當時難民潮緊張的氛圍,走在充滿軍隊的巴黎街頭,兩個人只能假裝成遊客,帶著一只大購物袋裝著攝影器材,趁軍隊不注意時拍下難得的畫面。恐怖攻擊、難民潮同時發生,深刻的衝擊歐洲人幾百年來深信的人權價值和自由,也讓陳廷宇心力交瘁,看到了前所未見的歐洲,打破以往對歐洲浪漫自由的印象,花了將近半年時間調整心情,同行的攝影記者則瘦了15公斤。

陳廷宇表示,國際採訪變數很多,大概約到五成受訪者就可以出發了,其他五成就是臨機應變。其實很多事情不到現場是不知道的,不可能全部都安排好。不像每日新聞的簡明扼要,深度報導是需要不斷採訪、累積、反芻,再把想要切入的觀點吐出來的過程,幸福也痛苦。

雖然採訪前會有初步的觀點設定,但幾乎都會在採訪後改變了原本的設定。」陳廷宇認為,身為記者要有開放的態度,一開始也許有既定的看法,但是當記者接觸到外面的人事物時,要有開放的心胸去接受自己的觀點或看法被改變。做專題同時也是一個自我了解的過程,必須先接納自己的黑暗面、脆弱、無助與能力,了解自己能力所及可以做到多少,只有當你全部接納自己時,才能找到真正的勇氣往前進。

報導觀點和記者本身意見相左時,應持開放、接納的態度

製作專題的過程不免遇到不同觀點,陳廷宇認為抱持開放的心,多聽多想,可以做出更觸動人心的報導。圖:廖家慧攝

座談過程中,許多來賓提問:當所做的議題和記者本身的觀點不同或是相牴觸時,會如何處理?陳廷宇表示這種情形經常發生,因為每位記者都有不同想法。以廢除死刑為例,大家也有不同觀點,而身為製作人,陳廷宇認為只要記者的觀點可以說服自己,都可以大聲說出來,這本來就是個多元的節目。

每位記者都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做節目時,那個觀點是需要被檢視的。以婚姻平權來說,在這議題上,團隊中的記者態度幾乎都是支持的,然而在公投後,大家才為之驚訝,原來有七百多萬人是反對的。為此,內部還特別針對這個公投結果開討論會,去思考、討論七百多萬人的觀點。陳廷宇指出,在獨立特派員的報導中不會看到非常強烈的個人觀點,即使我的觀點和你不同,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盡可能放入不同觀點的意見。

尤其因為觀點不同,要更理解對方的看法。陳廷宇希望能帶領團隊做到:大家關注的我們不會少,但你沒看到的,我希望你們看到。」觀點被挑戰其實是一種幸福,當一位記者能夠多元的去接納不同觀點時,做出來東西的能量就愈大,可以接觸動更多人的心,讓不同觀點的人都會覺得被接納、被開放、被理解。

收視族群的兩條平行線,如何更貼近年輕人? 

公共電視觀眾群大約落在45-55歲,而獨立特派員這個節目經過觀眾輪廓分析的結果是:電視收視觀眾和Facebook、YouTube的收視觀眾是不同群體。在電視上收看的人不會看網路,而從網路上收看的人不會去看電視,非常奇怪。

三四年前發現這個趨勢後,獨立特派員決定分流經營,加強社群媒體的推廣。由於製作團隊年齡較為資深,因此也特別請了年輕人來當小編,希望能透過年輕人的語言拉近距離。目前獨立特派員的YouTube頻道是公視唯二(和青春發言人)觀眾年齡落在25-35歲的網路頻道。

為了避免因為電視收視族群和製作團隊年齡層偏高,導致和年輕人想法脫節,獨立特派員開始嘗試做數位專題,和端傳媒跨平台合作。刻意做許多年輕人議題,努力走進校園,和大家分享獨立特派員。

做議題時,記者都會特別去聽年輕人的看法,這個方法確實也奏效了,反映在收視年齡上。陳廷宇經常請團隊記者去聆聽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想什麼,否則未來會無法和自己的孩子溝通。所以記者們都會盡可能嘗試去做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諸如區塊鏈桌遊電玩電競的題目,盡可能跟上時代的脈動,和年輕人接近,議題更廣更有國際觀。

從平面到影像,最重要的是文字寫少一點,用畫面多說一點

文字記者起家,陳廷宇分享影像製作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學會說少一點,讓畫面多說一點。例如有次去台中啟明學校採訪一個聖誕活動,攝影記者拍攝一位小朋友閉著眼睛沉浸在聖誕歌的旋律中搖擺著。如果是文字報導可能需要用幾百個字才能描述當時的畫面與感受,但那一幕,小朋友的神情就說明一切了,一個畫面就能帶給人感動,不需要說太多。

陳廷宇開玩笑的說,做影像報導要練習把自己的手綁住,才不會寫太多。圖:廖家慧攝

歐洲難民潮那一趟拍攝回來的帶子將近60小時,然而最後只能剪出一個半小時的節目。陳廷宇大方分享自己平常抉擇畫面的方式:全部採訪結束後我會靜下來、閉上眼睛去想,第一個浮現在我腦海中的畫面是什麼?那就是我的開場,只要心靜下來,就會知道什麼是應該留下來的畫面,不要自己困在毛線球裡面。」

最後,陳廷宇給有心從事電視專題報導的後輩一些建議,記者不一定要從Daily做起,少數資質好的也有人直接做專題,但這樣的人才相當少。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有Daily的累積,一定是做專題報導非常好的養分,因為陳廷宇也是從Daily記者開始的。

對陳廷宇而言,電視是一個迷人的媒體,裡面包含文字、影像、聲音,是多重感官說故事的方式。一個好的專題記者真的非常難找,許多資深的平面記者並不一定能成為善用電視影像語言的好記者。如何運用畫面說故事,怎麼讓受訪者說出觸動心弦的話,這都是需要累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