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議萱|特約記者報導

「你可以用整個星期看著一張照片,然後永不再想起;
也可以用一秒看到一張照片,然後思考一生。」——胡安・米羅(Joan Miró)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自11月18日至12月8日在文總城南空間No.1展出「目擊現場!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作品展」,並於11月30日舉辦攝影座談會:「目擊現場:攝影記者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舉辦「攝影記者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座談會,由右而左分別為:Sam Yeh、莊坤儒、劉子正、林振東和區國強。圖: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這場攝影大哥/大叔們的分享盛會,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光華雜誌》攝影組召集人莊坤儒主持,邀請《法新社》資深攝影記者葉陶軒Sam Yeh、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劉子正區國強與本次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贏得評審團特別獎的《端傳媒》攝影記者林振東進行對談,齊聚一堂探討:

攝影記者在新媒體時代如何逐浪而行?攝影的本質為何?又要怎麼看待新的媒材與社群?

▌攝影知識「民主化」、觀看視角「3D化」

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劉子正。圖:黃議萱攝

對於數位時代對攝影帶來的變數,劉子正認為攝影這專門的知識被「民主化」了。攝影設備唾手可得、人人經過一定的觀念與技術訓練都可以是自媒體、公民記者。而技術普及化後資訊呈現的多樣性提高,也隨之帶來資訊吸收的媒介轉移。

觀看的視角從平面提高了一個維度,空拍機與直播讓世界橫看成嶺側成峰。區國強提到,直播對於電視台帶來很大衝擊。例如反送中很多焦點畫面其實是靠普及化的直播散佈出去。把攝影分成藝術面與產業面來看,直播在產業面有其魅力在。

▌攝影記者的即時努力,追趕三器新聞的隨機

除了觀看的維度更加豐富外,捕捉畫面的「隨機性」增強,對於跑即時新聞的攝影記者來說,更是需要心理調適的衝擊。

葉陶軒回憶2015復興航空空難時,他即時趕到現場捕捉到乘客滿臉鮮血從機艙中爬出的畫面。當下他立即連結手機回傳法新社,然而過了一會就收到上司從香港寄來計程車在行車記錄器捕捉到的墜機畫面,他也意識到這張照片已經立時立刻早已傳遍全球,成為新聞頭版畫面。「要認知到現在再早跑到現場,花了很多時間,最重要的東西卻不在你的身上」,葉陶軒感嘆的說。

所謂「三器新聞」,就是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和街口監視器所組成的新聞。在不可控的機運對於一個產業的決定比例增強時,橫跨新舊年代的攝影者,什麼是可以在時代淘選後留下、什麼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東西呢?

葉陶軒(左)說,按下快門時頭腦裡是有論述的,這是很好的訓練。圖右為莊坤儒。圖:黃議萱攝

▌用「覺知的角度」觀察世界

葉陶軒表示,以前一個新聞通常只用一張照片,必須學著用一張照片講一個故事。而且在底片年代,畫面不能刪除再拍,「按下快門時頭腦裡是有論述的,這是很好的訓練。」

林振東認為,拍攝後五年還會覺得好看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其實紀實攝影是沒有辦法取巧的,「慢有時候是必須,時間是紀實攝影最大的武器,並且要帶著覺知的觀察視角。」

例如他得獎的作品集是在深圳拍攝的,當時他剛看完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感受到中國的劇烈變化讓這個城市也帶有魔幻寫實的色彩。帶著如此的觀點在深圳一年往復數十次的漫步,集結成了評審認為與第一名不分軒輊而特別給予特別獎的作品。

「拍攝的時候其實很容易懷疑自己,怕自己做的東西沒有價值。但攝影就是人性跟時間配合做成的計畫,是沒有捷徑的方法,也是我生活的方式。」

林振東(左)認為,攝影要帶著覺知的角度。圖右為區國強。圖:黃議萱攝

劉子正也說,在使用空拍機時,拍到平常看不到的畫面是理所當然,但如果對畫面沒有特別構思、觀察與感知,那就跟Google Earth沒什麼兩樣。

對於科技浪潮,攝影者經歷自我懷疑、害怕改變,或是失去熱情。葉陶軒分享道,放掉工作已經習慣化的計算,背著相機走出去,享受那個過程,然後拍自己喜歡、有感覺的畫面,攝影會在當下讓你知道何謂生活。

劉子正也說,當講師是他維持熱情的方法,因為教學而接觸不一樣的媒材、知識與技巧,開啟了與社會互動教學相長的門。

就像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所述:「世界太新,有很多事物沒有名字,必須用手去指。」攝影在變、世界在變,但是鏡頭後面視線的見證者是變,也是不變的。

「目擊現場!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作品展」策展現場引言。圖:黃議萱攝

關鍵字: , , , , , , , , , , , , ,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