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 | 台灣評論人

「一個有深度內容並能與公眾——尤其是年輕世代讀者——對話的媒體如何可能?一本雜誌該如何紀錄與介入一個時代的文化呢?」

這是我過去十年不斷在思考的題目。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在台灣和香港、在不同媒介上,進行幾場媒體實驗。雖然不知道是否成功,但起碼,希望可以打開一些通往未知世界的門。 

▍2012年秋天,我來到香港擔任 《號外》這份雜誌的總編輯⋯⋯

早期的《號外》是70年代香港「我城」意識浮現的產物,那群創辦的文青/知青們挖掘這座城市的新生力量,談政治與藝術也談生活方式和時尚。進入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越來越強,《號外》反映香港的時代精神,定義了這座城市的品味、美學和生活態度。

但2012年的香港已經不再是那個香港了:電影工業空洞化,流行音樂失去創造力,香港本土認同越來越強,中港矛盾加劇,來自北京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擔心著這個城市只怕無法繼續燦爛。

但另一方面,從03年之後,新的力量、新的價值、新的聲音崛起,從社區保育、土地正義、本土農業、支持小販到同志運動,新的世代從80後到90後,成為改變時代的先鋒;他們揚棄過去主流的中環價值,具有更多元的想像、更強烈的本土意識、渴望更自我與自由的生活。

▍這是《號外》要對話的當下香港 

我給《號外》設下三個目標:

  1. 要有文化與思想深度,且結合起《號外》犀利的設計,讓思想變得sexy;
  2. 在這個香港死亡與重生的時刻,關注與支持新生的力量、價值,讓《號外》成為改變香港的文化力量之一;
  3. 以香港主場為主,但也關注台灣和中國的另類與異議之聲,以深化與打開「本土」的想像。

我改版負責主編的前三期(2013年1~3月)宣示上述目標,三期分別如下:

1月是學民思潮作為封面,標題是「青年改變時代」,這是《號外》轉身的宣言—我們要更與改變社會的新力量對話,更關注新世代聲音。既邀請深度論述,也有比較《號外》式的關懷如90後設計師的價值。

《號外》2013年1月號「Young Power」封面圖。圖:Medium(Fair Use)

2月封面故事是Gay and proud,封面是黃耀明、何韻詩等五位公開同志,就在製作期間,他們成立了大愛同盟,香港同志運動進入新的階段。50頁的封面故事回顧香港同志文化與歷史、討論運動的困境、關注同志族群中的邊緣,還有關於台灣與中國同運的文章。

《號外》2013年2月號「Gay and proud」封面圖。圖:號外!Gay & Proud @ Nerdland (Fair Use)

3月封面故事是Next Wave,是三位女性獨立歌手;張懸、盧凱彤和岑寧兒—後者甚至當時未出專輯。內容包括香港這幾年興起的band sound,也介紹香港音樂表演場所,希望更多人認識香港的獨立音樂人。

《號外》2013年3月號「Next Wave」封面圖。圖:The Wall Live House(Fair Use)

接下來,我們做了許許多多重大文化與社會議題的封面故事,以「重新想像中環」來回應占領中環、「香港躁動的十年」(2003.7-2013.7)回顧十年公民社會,還有「在香港寫作」、新界東北、獨立書店、華語導演、攝影與建築、日常設計美學,也介紹台南的慢生活;2014年12月,在雨傘運動期間,封面故事談占領之後如何「想像新香港」,2015年1月,思索「十種香港的未來」,封面是香港抗爭icon—長毛。

除了大封面故事,每期也關注中港台的獨立音樂、電影、文化,並開啟一個香港文藝先鋒系列,每期介紹開路的先行者。《號外》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這一代的香港寫作者集結起來發出他們的聲音,讓《號外》成為這個城市的聲音—她30多年前是,現在依然希望是。

在這兩年半,我們認真地記錄與思索了這個時代的憂傷與美麗,刻畫了這幾年的劇烈變化,希望在這個困頓的黑霧中,為這座城市重新找出光亮。

▍香港巨變的同時,台灣也是!

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既是過去幾年青年公共參與公共議的爆發,也更進一步創造了新的社會動能。

面對這個正在變化中的故鄉台灣,我不想錯過,尤其2015年正在進行政治地景重新塑造的大選,因此我在春天返台,期盼創造一個新媒體來面對這個新時代,以及新一代的公民。

回望歷史,在80年代後期的解嚴前後,可以說台灣在幾十年的黑暗後出現一個相對活躍的媒體公共領域。但這不過是短暫的高潮。

如同整個台灣歷史的縮影,80年代到90年代的民主化在理論上解放了人民力量,建立起一個更堅實的公共領域,但同時,商業力量吞噬一切。於是,媒體作為新生的公共領域還沒成熟發展,就被商業邏輯和消費主義所嚴重侵蝕,更不要說日益激烈的藍綠衝突讓各媒體高度黨派化。當然還有中國因素不斷滲透。而面對網路時代資訊迅速的流通與傳播,點擊量和注意力成為王道。台灣的主流媒體全面走向崩壞。

更嚴重的是思考怠惰與想像力的貧乏。其結果是,媒體的八卦化、瑣碎化、黨派化、單一化。

不過,網路與社交媒體時代的來臨,同時改變了資訊的生產與流通的面貌,新的傳播工具讓新世代開始更能推動各種新價值和新力量,而傳統主流媒體只能腳步蹣跚地尾隨其後。

媒體的崩壞, 只會讓公民失去公民精神,讓民主貧乏而蒼白。太陽花運動就是要抗議台灣民主的異化,是年輕世代要重新奪回他們的公民身分。

台灣社會出現巨大的典範轉移,出現了新世代、新公民、新價值,甚至新的美學,但是似乎不論紙媒或網路,還很少看到一個媒體可以結合新的美學想像與深度內容。 

幸運的是,資深記者何榮幸和我與夥伴們一起創辦了《報導者》。那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從無到有成立一個媒體。從可能的捐助者,到打算邀請的董監事,再到海選記者,我們兩人希望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模式。

下集待續⋯⋯)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實習編輯:高雄大學媒體識讀與公民參與陳宗佑、黃昱嘉、凌柏勛、王靖侖、林映希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