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新聞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1): 本次選舉的媒體百態

2020 年 01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倫理, 新聞專業

卜大中|資深媒體人・《蘋果日報》前總主筆

媒體:台灣選舉的King Maker?

這次台灣選舉媒體的穿針引線功不可沒,透過多元的媒體平台,讓台灣的媒體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數位時代新的民眾認知工具的角色,進入了多面向、快速、互動以及圖文影像豐富的時代。古老傳統的巫師行業如今披上網路的外衣,成為頭上長天線、兩眼放閃電的新世代巫師──數位媒體。

韓國瑜在第三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中,痛罵《蘋果日報》、《中央社》和《三立電視台》,顯現出他對媒體造王、毀王的能力有充分的體認與恐懼。

 

其實,這次大選的媒體力道並不完全是傳統媒體的天地,網路、社群網站的小眾傳播異軍突起,形成了一組新的傳播工具和傳播文化。許多各種形式的傳播平台已逐漸取代傳統媒體如報章雜誌、廣播電台和電視等的獨佔地位,加上新傳媒可以一個人單幹戶就能在網路上呼風喚雨,遠比傳統媒體迅速有效;而且在網路上po文還能自動散佈,很快形成風潮,並且創造出一陣流行,清楚辨別出當下誰是盟友,誰不是盟友。

網紅、網軍孕育年輕世代的風潮

以這次選舉為例,幾乎9成以上的網軍是新生代,他們逐漸孕育出年輕世代的風潮,就是韓國瑜及其支持者很老氣、很不OK、很土又老硞硞(Lāu-khok-khok),年輕世代一定要反韓才「潮」,才是我們世代的氣味和共識。這股潮流推著年輕世代前往投票所投給非韓候選人。新世代在這種「反韓才潮」的氛圍下,認同同儕的流行是反韓而非挺韓,遂使韓國瑜在新世代網軍中被擠到邊緣,成為被譏笑的上一代。

館長是個頗受新世代歡迎的老世代網紅。這說明了會不會玩網路並非新世代的唯一特質,心態、言語、個人的調性才是標籤一個人是否年輕世代或老世代的條件。一個年輕人如果思想保守、排斥新生事物、對重要社會現象觀點老派,即使只有18歲,也被歸類為老世代;同樣的,如果人格特質新潮時尚,觀點前衛、還帶有對社會的叛逆精神,雖然已經60歲,仍屬新生代。

 

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媒體有幫助歸類的功能。通常較年輕的媒體會吸引年輕族群;老派保守的媒體則易吸引老派保守的族群。媒體特質與支持的群眾相互激盪,讓同溫層的集體思考盲點越發強大,最後會產生錯覺,認為自己這邊佔有絕對優勢,以致無法接受自己這邊慘敗的結果,乃至咬定做票、買票等被迫害妄想,無視2百多萬票無法做票的事實。

媒體原先具有糾正成見、偏見,彰顯事實的社會責任,但在選舉政治零和遊戲的壓力下與自己族群互相補強,自以為義,不但沒有向同溫層澄清並誠實交代事實真相,反而刻意誤導認知,走到自己的反面,背叛了作為媒體誠信的專業倫理。

聯合、中時、自由、蘋果及新聞電視台等傳統媒體,還比較講究新聞查證和平衡報導,雖然原色清楚,但還至少有所節制。個人的網路媒體沒有公共性,沒有被社會檢視的壓力,於是可以用假名天馬行空、胡說八道,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偏偏有一大票蠢蛋相信那些讕言,以致激起族群仇恨,撕裂社會共同體。不講事實與邏輯,只圖發洩意氣,是網路新媒體的業障。

全民媒體的年代,依然需要有社會公器的認知

網路科技突破造就了全民記者與全民個人媒體,固然可以擴大媒體的涵蓋範圍,使社會各領域互動更為頻密,是件好事,但沒有媒體是社會公器的認知,只有私人私器的認定,沒有社會責任感,只把網站當作自己抒發偏見與出氣的工具,導致假消息和造謠抹黑充斥網路,破壞了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並直接稀釋了社會契約的可信度與權威,使認同的共識無由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則遭到挑釁。

哲學家黑格爾曾說,新聞一旦取代宗教而成為我們的主要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現代化階段。感謝黑格爾如此看重新聞,但是如果新聞像這次選舉的媒體,特別是網路的個人表現──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不如沒有媒體。

英國評論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也說:「當正式教育一旦結束後,新聞就接手成為我們的老師。在為公共生活設定基調並型塑我們對外在社群的印象當中,新聞是最重要的力量。新聞是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主要創造者。」那些躲在假名身後的個人網路新聞工作者,請發揮社會責任的美德,自我克制濫發消息的衝動與誘惑。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