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6):當今新聞機構最致命的挑戰

2020 年 03 月 30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卜大中|資深媒體人・《蘋果日報》前總主筆

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西方近代意義的新聞媒體及報導,頂多是造反者炮製虛構的謠言或神話,目的在動搖人心、謊言惑眾,意圖推翻皇朝,由自己取而代之。相反的,政府甚少操弄輿論,因為當家的不鬧事,最多就是在市場張貼布告,目的在闢謠以及警告傳播謠言者。

一直到清末才有獨立於政治之外的民間個體印製的新聞,目的在宣導意識形態、傳播政治願景,主要是革命或維新的思想。但是自從解嚴民主化之後,台灣媒體從政治的桎梏解放出來,以報導為專業的媒體日漸增多,然後,媒體逐漸走上同時以專業為手段及目標的自我要求,離西方獨立媒體的性質與文化越來越近。

台灣1987年解嚴民主化、1988年1月1日開放報禁後,媒體從政治的桎梏解放出來。圖上:總統府(Public Domain)|圖下:網路資料照片(Fair Use)

台灣西化的媒體性質有五大特徵

台灣這種西化的媒體性質有五項特徵:

一、新聞的選擇也日漸傾向神奇詭異、光怪陸離的方向,以吸引讀者並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二、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新聞一旦取代宗教而成為我們主要的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了現代化階段。現代社會要求我們對新聞必須抱持好像面對信仰那種崇敬的態度。

三、我們期待在新聞當中獲得啟示,得知哪個人是好是壞,找出苦難的原因,並且了解人生在世的道理與邏輯。

四、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形塑心靈的狀態。

五、教育功能也是現代媒體的重要目標,像是環保、經濟金融知識、科技知識、衛生保健、心理學常識等,對人的影響遠大於任何學術機構。

當正式教育一旦結束,新聞就接手成為我們的老師。在為公共生活設定基調及形塑我們對外在社群的印象當中,新聞是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新聞是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主要創造者。

台灣《蘋果日報》於2003年SARS風暴中創刊,改變了台灣媒體生態。創刊號頭版頭條新聞是〈首位抗疫英雄捐軀,北市府考慮入祀忠烈祠〉。推廣期間特價5元。右上角是創刊號贈送的鍾麗緹海報。圖:張哲生@Facebook(Fair Use)

新聞機構值得稱道的特質

今天,新聞的喧鬧紛亂已經滲入了最深的自我當中,我們必須發揮極高度的自制力才能對四面八方湧來的新聞置之不理。新聞機構值得稱道的特質不是單純的蒐集事實的能力,而是能夠從事實中整理出關聯性的技術,而且這種技術必須用明智與偏見加以鍛鍊。

在民主國家,人民只有透過新聞管道才能看見我們的領導人,從而判斷他是否適合引導國家,是否能夠領導人民因應當今最迫切的經濟與社會挑戰。因此,新聞機構絕非是民主機制的附帶產物,而是民主制度的保證人。

盡管如此,當前的新聞在協調、萃取以及療癒等方面的表現卻是嚴重不足。我們可能會被不斷改變的議題搞得頭暈腦漲,以致發展不出任何政治立場,閱聽新聞反倒讓人充滿無力感,覺得自己什麼都改變不了。

有些力量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

我們很容易認為查禁新聞是民主的敵人,而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則是民主文明的自然盟友。然而現代社會讓我們認識到,就削弱人的政治意志而言,有些力量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就是以混亂、零碎、時斷時續地呈現各種事件,以致閱聽大眾無法長期專心最重大的議題,於是絕大多數的民眾就在困惑、乏味、心思分散的情況下不再關心政治。

大眾對政治新聞產生無聊乏味的觀感絕非小事一件,因為新聞一旦無法透過其呈現技巧以駕馭人們的好奇心與注意力,社會就沒辦法因應自己的困境,從而沒有能力動員大眾意志以促成自我的變革與改善。

所以此刻的挑戰在於如何超越邇來媒體對新聞的二分法:一類媒體提供引人深思但缺乏吸引力的新聞;另一類媒體則提供完全不負責任的聳動消息。未來理想的新聞機構理,脈絡化與普及化應會受到極為認真的看待。

新聞媒體最難以克服、也最致命的危機!

以上的觀點是瑞士裔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對目前新聞媒體的針貶,十分入骨到位。但是他或許沒有考慮到網路媒體的出現,平民記者到處都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新聞的碎片化、短暫化、不但無法脈絡化和普及化,反而加劇無厘頭化、斷裂化的程度,離他的願望更遙遠。此外,假新聞與量產式假消息,在專制政權的刻意操弄下,對新聞的傷害遠比失去脈絡、時序和好奇心更嚴重。這才是近來新聞媒體最難以克服、也最致命的危機。

網路媒體的出現,平民記者到處都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新聞的碎片化、短暫化、不但無法脈絡化和普及化,反而加劇無厘頭化、斷裂化的程度。閱聽新聞反倒讓人充滿無力感,覺得自己什麼都改變不了。圖:Gerd Altmann@Pixabay (CC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