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久|從建設性新聞學思考防疫報導

2020 年 04 月 23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關於「COVID-19」中文名詞使用的說明:

一、《卓越新聞電子報》為儘量避免可能涉及歧視性用語,我們本身的報導將使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或「新冠病毒」),在報導內文第一次出現時,會以括弧()說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英文名「COVID-19」及俗名「武漢肺炎」,以利現在與未來的廣大讀者正確並迅速了解指涉報導的主題。
二、惟現階段「武漢肺炎」為台灣政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俗名,此名詞的使用可能基於方便性,未必有歧視的本意,我們將尊重外稿原作者的使用方式,不另行修改。

周傳久|北歐傳真・現任公視節目製作人

當疫情持續不去,民眾對媒體資訊需求提高,加上多媒體時代來臨,媒體也需要足夠資訊量以支撐時段,於是有更多樣態的新聞報導內容。撇開本來就帶有偏頗立場的媒體,一般媒體疫情報導如何提供更有品質的內容?還有許多討論空間。 

這時想到過去幾年從歐洲公共電視擴散開、贏得迴響的「建設性新聞學」,似乎讓我們有更多角度可思考怎樣選擇和處理報導,對讀者最適切。

建設性新聞學之一:衝突管理

以國內疫情報導為例說明:

一、衝突管理:

民眾到藥房取口罩,因為藥師拿健保卡過程發生錯誤而引發民眾要求下跪的故事來看,故事有衝突,成為媒體選擇的內容。一經散播,政府官員也不得不得回應。

但想想,許多醫療院所甚至餐廳等服務業也可能因忙碌或服務者個人一時疏忽發生錯誤。一位帶有情緒的民眾可能有很多原因,藥師有必要完全順從民眾的反應來行事?

若重複報導這故事的衝突,並無太多建設性。疫情不明的時候,有更多重要的議題該探討,是否一定要給這下跪吵架的故事這樣多篇幅?

如果一定要處理,依照建設性新聞的原則,用知識引導觀眾討論怎樣化解衝突或因應民眾的苛求,甚至檢討藥師的態度是否無意間也是引爆點?都可以加以討論。

現在年輕一代的服務者有些可能因手機用多或學校過度重視技術教育,忽略了溝通教育,面對人的態度相形上一代,顯得面無表情因而被誤為冷漠,讓被服務者覺得得不到注意,因而不滿。

在丹麥和挪威的醫療照顧人員基礎教育教材,都有溝通課程,而衝突管理則是溝通課程重點。所以丹麥會教「衝突階梯」,幫助醫療人員意識到溝通不良將可能升高衝突。而對來自客戶的情緒,也當意識到有更多方式降低衝突,處理方式當然不是下跪。如果拿錯健保卡,友善致歉也可緩和互動氛圍。

在挪威的溝通課程則教導醫療人員分清楚是人際、還是價值,抑或是角色衝突?藥師下跪屬於人際衝突,教科書說一方面要省思服務者自己是否激怒對方,再則鼓勵服務者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理解,甚至友善地問對方:「你怎麼了?」也就是不讓對方的情緒染上自己的身體,而不是直覺式順著對方情緒起舞。因為這甚至可能強化鼓勵對方欺負你的情緒。若媒體能將以上思考模式引導到這些內容做配稿,豈不是很好?

透過改變潛意識認知的階梯,有助於我們採取行動、解決衝突。影:TED-Ed@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建設性新聞學之二:危機管理

二、危機管理:

護理師買便當被便當店拒送,也是衝突故事,一下子被報導開來,再經社群媒體擴大,變成民眾歧視醫療人員,又弄得忙碌的官員也不得不回應,甚至護理界代表也要表示一下立場。越來越嚴重的對立與挫折氛圍產生。這對社會真的有幫助?

想想看,天下怎麼有那麼多事一定要導向別人看不起我?醫療人員受專業教育有其

職業價值,何必又豈可因便當訂不到就這樣受挫?到底是護理人員自己的看法還是媒體的包裝?

若是前者,值得省思的是專業人員豈需要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送便當的人?後者,就更可議。

從建設性新聞觀點看這故事,除了重複公審便當店,或許還可以有以下角度:

同理便當店老闆,理解他們的害怕,從而來討論接下來送醫院的便當怎麼送,能保護業者安全,也不會帶進更多不明感染物反而污染醫院(台南大地震期間確實發生志工團體製作的便當造成第一線醫護人員拉肚子,只是沒有公開)?

或者該便當店之所以拒絕,是當天生意很好,則根本扯不上歧視,純粹是消費兩造的交易問題。那麼,有必要導引處理成民眾對醫療從業族群之間的相互敵意嗎?

再者,或可從危機管理角度看,醫院如臨大敵,醫護人員非常忙碌,能否探討醫療院所是否也該建立特殊時期的飲食資源調度計畫?

這不是沒有前例,例如風災期間處理辦法,但那不牽涉敏感的管控。倒是開刀房平常就有人員不出來,飲食送進去的做法,他們是如何避開感染控制可以參考?如果有好的新聞企劃,還可延伸其他的特殊時期醫院感染控制應該想到什麼?

建設性新聞學之三:休閒管理

三、休閒管理:

里長率團出國,也是衝突故事。新聞報導出來是在政府將歐洲各國列為三級警告之後。這麼多攝影機追著里長,只是為了把她送上螢幕可以吸引觀眾?里長也不是擅長媒體公關者,一下子引起更多撻伐。 

延伸的還有與里長政治立場不同的地方人物上談話節目來「解析」,除娛樂效果,對防疫的建設性如何?許多旅遊者去日本也是相似情形,為何沒有對旅遊者提出相似批評呢?

如果從建設性新聞角度看,首先,釐清基本事實,里長揪團出國時有否違法?要是你我也有經濟損失,還可以怎麼處理?其次,看看他們出國怎樣防護呢?因為還有很多人會因各種原因出國。

真的停止一切旅遊最好嗎?在國內旅遊就不會傳染?旅遊使用交通工具容易群聚,當然要注意,但其實也看旅遊方式。像挪威、奧地利所發生的感染,與滑雪後喜歡長時間密閉群聚,酒館服務生帶病毒為人服務、器皿沾給其他人有關。能以此案例借鏡來建議:防疫期間有哪些風險低而適當的休閒旅遊?如何維持免疫?不也很好?

維持公共信任的根本

這個時代,除刻意散播假消息違法,沒有人控制得住民眾在社群媒體表達個人情緒。但傳統媒體仍然很需要注意新聞選擇與處理。這是維持公信的根本,也是獲政府授權可以營運的基本倫理。更因為它的易得性,讓多數人無預警,也不用輸入密碼、通過層層關卡,就暴露於報導。不是只有限制級畫面才能帶來心理衝擊。

新聞工作預備時間很有限,尤其電視,幾乎一天一仗、甚至一小時一仗。編輯台一個指令,接著就是攝影機按指令追受訪者。攝影機開機剪接後的影像,加上旁白論述,建構當下的世界。

重複呈現里長落水狗、送便當可惡和藥師下跪圖像,帶來怎樣的社會氛圍?一定要慎重考量。編輯和記者下班一樣要走回他們為民眾建構的世界,承擔一切媒體效應。

歐洲媒體如何處理?

在書寫本文時,短短幾天走過挪威、丹麥、奧地利,加上透過網路以及歐洲朋友傳來的芬蘭公視節目防疫首席專家 Asko Järvinen 訪問,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的傳統媒體大多把篇幅給了總理上特別節目,如:奧地利(TVthek),訪問總理與副總理、聯邦救援指揮官,介紹議會正要通過的法律怎麼開會決定的。

主頻道播出後,網路檔案收看還有秒數主題區分,配以節目截圖提示服務,觀眾可以按自己優先關心有興趣的段落選擇收看,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在數位時代的服務創意。

又如挪威首相記者會直播節目,首相解說危機管理,而且不是單向宣告,而是接受媒體提問,但是不是雜亂的隨便問隨便答,來滿足媒體需要足夠內容。

媒體除了冷靜地補充政府說明之外,還有回答其他關乎民眾作息的問題,例如:平時穩定的醫療制度、資源和地理幅員、極高頻率的旅遊移動,如何因應巨變?還有居家檢疫的醫療專業人員怎麼生活的示範,與不同生活處境的居家自我管理有什麼需要和因應?提供觀眾參考。

官員說明決策並且說明原因,再接受訪問。民眾如果獲悉政策卻不明白原因,也可能帶來更多不安與揣測,所以透明和互動很重要。

挪威顧念許多孩子對病毒有疑問。因此,政府與 《挪威國家廣播公司:超級新聞》(NRK Supernytt)和《挪威少年晚郵報》(Aftenposten Junior 合作,為兒童組織了一次單獨的新聞發布會。總理艾娜·瑟爾貝克(Erna Solberg),兒童和家庭部長 Kjell Ingolf Ropstad 和知識與融合部長 Guri Melby 要求通過平台發送電子郵件來回答問題。

挪威總理特別為8-12歲的小朋友開記者會,回答兒童關於新冠病毒的相關問題。影:NRK Super@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此外,傳統媒體在上述內容播出同時,則不斷有跑馬燈精簡呈現最新訊息。例如:機場是否關閉?哪些行業有影響?或者一些背景資訊供參考,例如:挪威公視刊登北歐航空有一百多位機組員來自挪威,也就是說,一旦境管,飛機減班可觀。

以上各國媒體絕少把報導給予「誰看不起誰」、「個別衝突」或「恐會⋯⋯」式非事實報導。想想看一位民眾不設防的每天接觸許多「恐會⋯⋯」會怎樣?

防疫報導三大特性

理解疾病特性、公共決策周延和個別因應經驗分享,是報導上的三大特性,還有直接探討媒體效應與社會恐慌的,目的都在幫助觀眾掌握事實,減少放大恐懼的心理影響。

防疫是很慎重的事,習於娛樂化的媒體理念,猶如繼續消費防疫報導,再添加上大量情緒性的字眼標題,並非社會之福,並使公信力更下降。而娛樂性內容越多,當然該留給防疫建設性前瞻性的內容更有限。

由於疫情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或許政府與媒體可以考慮找出「媒體報導指引」以供交流,甚至提供民眾參考,以選擇可信和適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