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嶄露頭角,為各家媒體獲得新的忠實閱聽眾

2020 年 05 月 12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媒體

????編輯前言——關於「????聽新聞????」:

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於本(5)月 4 日公布 2020 年得獎名單,其中最受注目的獎項之一是 103 年來第一次設獎的「音頻報導獎」(Audio Reporting)。

新設的這個獎項是以聲音為主要呈現形式的新聞報導,由《洛杉磯時報》和Vice News合作的 Podcast 節目《美國人生》(This American Life)的其中一集報導〈出局的一群人〉(The Out Crowd)榮獲首屆肯定。

再加上台灣近來風起雲湧的 Podcast 製播,證明了「聽新聞」一直是人類的渴求,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從原本透過無線電波進展到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傳遞音頻。更顯示了從看到聽——不同的媒介正迅速匯流整合,為新一代的閱聽大眾提供全方位接受資訊的形式。

《卓越新聞電子報》順應趨勢,除了製作「聽新聞」專題以外,未來將持續邀請致力於發展 Podcast 的媒體不定期地為我們分享他們的願景與挑戰,敬請期待!

賴  昀|特約記者編譯整理

近年,全球有許多媒體開始發展「聽」新聞,也有許多獨立媒體、自媒體開始在 Podcast 平台上發表自己製作的純聲音節目,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出版《尼曼報告》發表專文分析這類「音頻新聞」的趨勢。

專文以丹麥數位雜誌《Zetland為例,指出原本以發表文字報導為主的《Zetland》為配合讀者需求,在 2016 年時開始嘗試將每週發表的一些文章讀出來,錄成音檔供讀者在網站上播放。因為讀者的接受度高,到了 2017 年,《Zetland》的記者們已經會將刊登在雜誌上的每一篇報導朗讀出來,錄成音檔。

《尼曼報告》指出,即使《Zetland》的音頻新聞並無大規模投入設備及人員培訓來製作,但因音檔提供忙碌但又希望閱讀雜誌內容的讀者一個便利的選項,因此仍然得到一定的讀者親睞。而《Zetland》的聯合創辦人 Hakon Mosbech 指出,雖然他不認為音頻新聞能夠取代文字新聞,但作為文字新聞的補充,它確實為讀者提供他們所需的便利服務,並培養出忠實的聽眾。

同時,完整聽完音頻新聞的聽眾高達 90%,相較於閱讀文字新聞時可能略過許多段落的情況來說,這個數據顯得非常高,另外由於聽眾持續播放整段的串流音頻時,會聽到一個接一個的新聞內容,不用再去點擊別的標題

音頻新聞重要性逐漸提高

《尼曼報告》分析,Podcast 越來越受矚目的情況表明,音頻新聞具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而首屆的普立茲音頻報導獎(Audio Reporting)也於今年頒發,足見其重要性和聲望提高,另外透過 Podcast 的廣告或是相關 App 的購買也可獲得潛在的收入來源。 

現在,《哈佛商業評論》、《經濟學人》、《紐約客》、《大西洋》雜誌等知名媒體也都提供越來越多朗讀文章的音頻,有些是自己製作,也有些是與 App 公司合作。對新聞機構而言,此舉不僅能夠透過 App 收取訂閱費用,還能夠觸及到新的客群。

在美國,過去五年裡,口語音頻的受眾躍升了總數的五分之一,現在有多達 1.21 億的美國人習慣聽串流音頻;值得注意的是,收聽串流音樂的人數反而下降了 5%。雖然這個數字仍然低於每天在網路上閱讀文章的人數,但是撰寫文章的媒體人發現,聽眾相當重視音頻新聞的深度,而且收聽的時間也長於閱讀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將文字內容轉換成語音的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先進和普及,如果產製新聞的媒體沒有提供音頻版本,智慧手機也可以用機器人語音輔助讀出新聞,這種機器人語音也越來越被優化、越來越像人類的聲音。

《哈佛商業評論》的數位產品策略經理 Jim Bodor 指出,「音頻已經悄悄成為新聞消費者偏好的其中一種方式。」他認為,也許音頻不會變成最主要的新聞閱聽模式,但若音頻新聞越來越重要,媒體人就必須做好準備。

丹麥數位雜誌《Zetland》由作者朗讀文章錄製成音頻。圖:《Zetland》,由 Google Translate 翻譯成中文(Fair Use)

傳統媒體紛紛與音頻 App 合作,接觸更廣大、更多元的觀眾

除了 iPhone 本身內建的 Podcast 以外,愛爾蘭的 Noa、美國的 Audm、英國的 Curio 都逐漸成為受矚目的音頻 App,他們的運作方式大致相同:聘請專業的配音員將文字內容讀出,錄成音檔提供給付費用戶,而提供內容的媒體可以分配到一定的收益,還可以將音頻嵌入原本的文字新聞頁面。

例如 Noa 與《哈佛商業評論》從 2019 年開始合作,截至 2020 年 1 月,Noa 已經將 32 篇《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轉成人聲閱讀的音檔,播放量達到 32,000 次,有四分之一的聽眾聽取了 90% 以上的內容。Curio 與 BBC 從 2017 年開始合作,用戶和收益平均每月增長 30%。

《尼曼報告》認為,音頻新聞的日益普及與其便利性有關,用戶能夠在聆聽新聞的同時做其他事情,《哈佛商業評論》在與 Noa 合作以後,就發現過往流失許多忙碌的潛在讀者。他們發現,《哈佛商業評論》的讀者不僅會將文章存到 Pocket App 裡面準備以後閱讀,還會利用 Pocket 本身的自動轉換語音功能來收聽文章內容。對此,《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 Maureen Hoch 表示,「如果讀者沒有時間坐下來閱讀最新一期雜誌的文章,我們就努力為您提供更容易的方法了解內容。」

另外,對媒體而言,獲得新的忠實讀者要比從 App 分得的收益更有價值。在 Noa 平台上,除了讓聽眾花更多時間在收聽新聞外,媒體機構還可以接觸到更年輕的受眾群——Noa 有 65% 的用戶年齡低於 35 歲。還有許多沒有自行製作音頻新聞預算和人力的媒體,也能夠透過這類 App 得到聽眾。

甚至有早已自行製作音頻的媒體與一個以上的音頻 App 合作,部分原因是為了吸引到新的受眾。

《經濟學人》就與 Noa 及 Curio 都有合作,用意是維持雜誌的訂閱量。負責音頻新聞的《經濟學人》責任編輯 Tom Standage 就表示,由於《經濟學人》訂閱價格昂貴,若讀者沒時間讀完多少文章,就有可能導致退訂,而證據顯示音頻版本的文章能夠有效保留訂戶,一旦讀者習慣依靠音頻來聽文章,就不會退訂。而透過與 App 的合作,《經濟學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年輕、女性、多元的受眾,將這些未來的潛在訂戶從 App 吸引到《經濟學人》自己的平台上訂閱完整的音頻新聞。

Edison Research 與 NPR 於 2019 年 11 月的研究顯示閱聽大眾選擇「聽新聞」的原因。圖:Radio Ink(Fair Use)

深入報導更適合製作成音頻新聞

而音頻新聞也有助增加深入報導、長篇新聞的受眾,由於在 Podcast 和其他平台上的聽眾常會在通勤或健身時聽新聞,這意味著單則新聞(或是一整個播放列表)要可以持續播放較長的時間,並且要能在時間內吸引聽眾,因此 Standge 認為,Podcast 和其他 App 有助媒體向新受眾提供較長、較引人入勝的深入調查報導。另外,App 平台也更偏好這類不會很快過時的新聞。

而音頻新聞的句子和用語也與文字新聞有些許不同,Hoch 就表示,需依賴圖表來理解的報導往往不會被挑選給 Noa 錄成音頻新聞,Audm 的聯合創辦人 Christian Brink 則說,Audm 會避免艱澀難懂的語句,例如古詩詞的引用。Mosbech 則表示,在錄製音頻新聞時,文章裡的句子會縮短一些。

「聽新聞」在台灣的發展

在台灣,老牌的《中央廣播電台》在提供原本的廣播服務之外,也製作國語、台語、客語、粵語的節目以及用朗讀、對話方式呈現小說書籍內容的廣播劇,在網路上供觀眾收聽,部分文字新聞也在網頁上提供音頻版或是訪問原音。

另外,《上報》也在自家網站上設置「聽新聞」欄目,在欄目內一併提供新聞的文字版本和音頻版本;而《關鍵評論網》、《ETtoday 新聞雲》等媒體也與 Cyberon TTS 合作,由後者在其網頁提供電腦合成的語音服務,將文字轉為音頻播放。

轉角國際》則在 Podcast Soundcloud 平台上皆提供音頻新聞,同屬 UDN 的《鳴人堂》也在 Podcast 提供節目;《鏡傳媒》旗下的《鏡文化》、《鏡週刊》也製作了「記者手札」、「新聞內幕」、「文學」等音頻節目,在 Podcast 上播出;網路媒體《科技島讀》也在 Podcast 上提供音頻。另外,「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百靈果」、「劉必榮教授 國際新聞摘要分析」等都是在 Podcast 上知名的台灣自媒體音頻節目,播放人物訪談或是國際新聞評論。

台灣 Podcast 列表,可以尋找目前熱門的播客節目。圖:AppMind(Fair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