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期特刊》朱淑娟|以新聞專業為主的「個人新聞網站」應該具備的四種性格

朱淑娟|卓越新聞獎得主・獨立記者
《卓越新聞電子報》第 600 期特別紀念刊,滿 12 歲的《卓新電子報》邀請我以 11 年來獨立記者的專業,分享「一個以新聞媒體為專業的電子報,應該具有什麼特色?」
媒體存在的價值是傳遞真相,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媒體至少應具備四個性格:公共性、說出真相的能力、報導的專業度、鋪陳多元對話空間。當每個媒體都善盡職責,就更能促進民主,協助建構一個更公平正義的社會。
接下來我以個人成立11年的「環境報導」部落格為例,談談這一路以來所秉持的信念與想法。
2009 年我在 Google Blogger 註冊「環境報導」部落格,做為獨立記者的報導平台,至今 11 年,累積 1,500 多篇報導,點閱數來到 220 多萬。相較於一般新聞網站,這些篇幅跟點閱數都不能算多,但做為個人新聞平台,卻是一個小小的成果。這些報導在我經營的環境領域,也為某些事件的發展留下軌跡。
把部落格當做個人新聞網站,在當時是一個新的實驗,因為多數人都把部落格當做生活日誌。但其實部落格是中性的,並沒有規定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如何使用全看個人決定。之後部落格的呈現功能不斷增強,圖、文、影片之外,還可以建立目錄、訂閱、搜尋等功能,反而很適合做為個人新聞網站。
而「環境報導」之所以能稱為個人新聞網站,並不是來自於他具有的媒體身分,而是來自讀者的認同。而讀者之所以認同,則來自他對內容的認知。我個人的淺見,個人新聞網站要被廣大讀者接受,需要具備以下四種性格。
一、網站要具備「公共性」的性格
新聞網站要提供的不用說就是「新聞」,判別內容是不是新聞的方法之一,就是這個內容是否具備「公共性」,這也成為我在選擇報導題目時最主要的考量。什麼是公共性或許見仁見智,但可以回到媒體功能這個框架來檢視。
眾所周知,要維持一個社會正常運轉需要媒體,當訊息透過傳播廣為周知,而不是由少數有權者掌握,就可以促進參與、形成民意、監督政策、讓決策更民主、社會更符合公平正義。符合這個定義的新聞,就可以說它具有公共性。
二、網站要具備「說出真相」的性格
在公共性的前提下,媒體所要扮演的功能就是「說出真相」,但就連這麼理所當然的事都未必能實現。這之間有各種干擾因素,其中有媒體本身的侷限,包括判斷訊息真偽的能力、本身對議題的偏見、抱持的政治立場等等,都可能左右報導最後的呈現方式。而現在最大的問題則是出在「生存」這件事。
個人新聞網站不必考慮營收,不受政治立場左右,最能具備「說出真相」的性格。然而真相能說幾分,不只是立場或營收的考量而已,還有記者本身是否具備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包括法令出處,盡量注重細節寫出來的能力。
在需要辯證的地方,反覆參考各方說法,彷彿在雜草叢生之地,幫讀者開拓出一條道路,讓他進入這條道路(看一則新聞)觀看事件的發展。
一般新聞報導的資訊量流於稀薄,個人網站要勝出,關鍵就在「專業度」。換句話說,個人新聞網站的報導者要舉起某種旗幟,以成為自己所報導領域的專家為目標,其中保持「求真」的精神則是朝向目標努力的路徑之一。
朱淑娟表示,記者這個工作讓她不斷學習新知、交朋友,並且用書寫實踐她的社會關懷。圖:陳洧農攝
三、網站要具備「專業度」的性格
當記者進入一個新議題,就像進入一個迷霧森林,撥開重重迷霧才能看見真相,這些迷霧包括:某個調查方法是否偏頗,某個大數據背後是否有主觀偏見,是否片面呈現對己有利的數據,或充滿刻意模糊真相的話術。要判別這些,記者對這些議題要有足夠的知識,累積的知識愈多、對訊息的敏感度也會愈高。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只能熟悉一小部分領域,個人新聞網站追求的是精、不是多,唯有鎖定專業領域才可能寫得深入。不過議題的複雜度愈來愈高,在守護專業同時,也要不斷拓展議題的邊界,才能看見全貌。
四、網站要具備「多元對話」的性格
剛剛提到社會議題愈來愈複雜,但人類卻反而想回頭走簡單的路,把複雜的議題簡單化,於是出現圖卡、懶人包這種簡易的說明法。這麼做是想讓讀者更容易懂,但很多議題的相互影響,並不是圖卡中的箭頭指向這麼簡單。一旦細節被省略,反而更不利於溝通,結果就是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多元可能。
舉最近經濟部宣佈桃竹苗農田停灌的例子,行政單位拿出來的簡報大致有三張:因為今年無颱風、所以水庫缺水、因此要停灌,這三張圖卡要呈現的是因果的必然性。但其實從無颱風、到水庫缺水、到停灌,其間還有很多可介入的做為。好的報導應該具備多元對話的性格,為解決問題開出各種可能性。
在這個媒體不斷翻滾的浪潮裏,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投入、開創出更具創意的報導方式,這是可喜的現象。但變動中有媒體不變的真理,一如「蝴蝶效應」,某個地方的擾動,將對另一個地方造成巨大的影響。
記者也是一隻拍動翅膀的蝴蝶,珍惜自己握有的能力,為社會傳遞真相,並帶來好的影響。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朱淑娟|一個人的報業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1):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判定不實訊息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2):獨立記者的寫作策略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3):獨立記者的報導兩難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4):網路付費競爭下,何處是獨立記者的雪國?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5):如何保持寫作的手感?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6):如何選擇報導領域?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7):報導為誰而寫?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8):有效率的訪談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9) :如何整理訪談資料
-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10) :如何設定議題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