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媒體的再崛起與無限可能/許文宜

本屆「卓越新聞獎」增設Podcast獎項,「廣播及網路(音頻)類」也因此增加四十多件參賽作品。在媒體力求數位轉型的今天,「有聲」媒體作品數量增加,且類型愈趨多元,甚至重新撐起一片聲音的天空,相當值得支持與鼓勵。

參賽作品主題反映出這一年我們共同的經歷與社會關注課題,沒有圖文或影像等豐富的感官,用「聲音」架構起一個個公共議題的新聞報導與深度分析,每項作品都有令人肯定之處。「國際或全國新聞獎」17件作品,從COVID-19疫情到癌症病房溫暖的故事、娛樂性藥物成癮與醫療用途的反思、長照和時間銀行結合的可能性、南方澳跨港大橋斷橋重大公共工程問題,以及難民議題與人權侵害等,多有佳作。

至於「地方新聞獎」21多件參賽作品,包括杜絕戴奧辛與氯氣排放等環境及經濟課題、屏東近年最嚴重火燒船事件、地方發展文創與活化文資走出創新、原住民部落泰雅族小米復育與對長者全人照護的努力,以及原住民族祖孫間價值觀差異與溫馨感人的深刻描繪等,都充分展現出對地方人事物的愛與關懷。

雖有觀察認為,Podcast是因為COVID-19疫情及諸多名人兼職「斜槓」才爆紅。但事實上,「Podcast新聞節目獎」42件參賽作品,從新聞議題切入法律知識、科技評論、財經分析、國際趨勢、教育文化等,專業程度都非常高,在podcast平台上也頗受歡迎,顯示主題內容及特色仍是關鍵。例如《法客電台》律師主持人與來賓探討鐵路殺警案及移工權益,提供聽眾與時事相關的法律專業知識;《鏡相人間》讓聽眾瞭解報導小燈泡事件與職災移工之死,記者採訪工作背後的真實情況;《鳴人放送》針對「司法精神鑑定」、「木村花之死」涉及法律、倫理、霸凌等深度解析;《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分析東南亞政經文化及新加坡選舉制度與政治情勢;《The Taiwan Take》則以英語提供國際人士關注瞭解臺灣時事議題的管道,從「李明哲被失蹤」透視台灣人權的國際處境,到「中美貿易戰與臺灣」評析臺灣經濟與因應之道,專業及深度兼具。

 每一項作品評聽與評審會議召開,都是極為慎重的過程,為避免任一優秀作品有「遺珠之憾」的可能,評審會議除一一針對作品各項表現實質討論外,還需經過一輪又一輪深度且充分的意見交換,最後進行投票表決,才做出極為不容易的決定,這是我們對每位參賽者及其作品的尊重與重視。

 2020被稱為「Podcast元年」,但事實上,podcast並非新的功能,除了網路原生節目外,許多既有媒體包括廣播電台、報紙、雜誌、平面出版等,十多年來,陸續投入podcast製作,以此次參賽作品來源機構,不難發現「共襄盛舉」的現象。然而,無論是被視為傳統媒體的廣播,或是被稱為新崛起的聲音媒體Podcast,我們「聽見」了什麼?頒獎結束後,新的起點又在哪裡,值得思考。廣播與Podcast是聲音媒體光譜的兩端,還是匯流相互融合為要?製作以聲音為主的節目,既有媒體應如何策略發展有聲的網路廣播,走出創新?而在音頻串流podcast平台上聽廣播節目,如何才能真正從內容到媒體型態,展現聲音媒體的無限可能?

 比起其他感官,「聽覺」是一種較不易被「完全關閉」的能力,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為聲音媒體被賦予「新聲」的契機,尋找更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