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傑X李可珍X赫爾X傅維廉|潮來潮去,台灣能成為國際媒體靠岸碼頭嗎?

2021 年 01 月 0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黃議萱|特約記者採訪報導・鄭凱榕|補充整理

在國際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台灣作為亞太區域地緣樞紐,及比起周邊國家相對活躍的議題開放與社會參與風氣,是否具有足夠的格局發展成亞洲媒體中心?在拜登當選後,中美外交關係如何潮湧仍是未定之天。此際,台灣可以如何認知自己國際傳播上的地位與現況,又如何好好準備,抓住瞬息萬變的時機?

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以「當外媒撤出中國:台灣作為大島方舟的角色」為主題,邀請三位經驗迥異在台外國媒體工作者——來自澳洲的李可珍、美國的赫爾、傅維廉,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與視野,討論台灣作為亞洲媒體中心的可行方向。

照片左起: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 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傅維廉、《經濟學人》駐台記者李可珍、獨立記者赫爾。圖:黃議萱攝

亞洲媒體熱區轉移的可能與路線

2018 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亞洲新聞主編馬凱(Victor Mallet)遭港府拒發工作簽證,連以遊客身份都被拒絕入境,港府不針對個案評論,引起國際關注。香港國安法於 2020 年 7 月 1 日生效,紐約時報因該法造成對新聞工作的不確定性,宣布將數位新聞部門遷往南韓。

去年年初美中貿易戰戰火延燒至媒體界,美國國務院要求 4 家官媒削減中國籍駐美員工數量。中國外交部則回敬以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三大媒體約莫十人,後續雙方還紛紛祭出縮短簽證效期、拒絕更新簽證等手段。

外交部長吳釗燮因此曾在推特上發文,以台灣民主自由燈塔,為外媒在詭譎危波中點燈,我們張開雙臂歡迎靠岸棲息。然而,在此詭譎多變的美中角力中,印太地區以香港為中心的外媒是否移動、向哪移動的考量需要以新聞社個體角度佈局角度與局勢變動可能性綜合觀之。

首先就新聞社個體考量方面來看。

來自澳洲的李可珍(Jane Rickards)曾任《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駐台特約記者,現為《經濟學人》駐台特約記者。在台見證三次政黨輪替,李可珍提到,媒體是逐議題而居。在馬政府執政時期兩岸議題低調處理時,國際關注度較低,駐台記者有減少趨勢。在扁執政時期兩岸狀況初生變化,加上及其言論風格較為強烈,當時是外媒的政治議題觀測第一線。目前,蔡政府立場又成為外籍媒體關注焦點。

李可珍(圖左)曾任「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在台住了 15 年,現任《經濟學人》駐台特約記者。圖:黃議萱攝

然而,這種關注的眼光隨著國安法通過是否能等轉化為吸引媒體離開香港進駐台灣的動能?

來自美國,畢業於香港大學新聞所,以獨立記者的身份活動於、香港、寮國、柬埔寨之間,作品可見於英國《衛報》、《半島電視台》、《美國之聲》等媒體的艾琳・赫爾(Erin Hale)表示,要整個組織搬遷不是易事。因為媒體涉除了記者之外的人力調度與硬體搬移成本需要考量。另外,下決策的人遠在歐美,較無法專注於亞洲現況。外媒可能策略轉變為將政治記者派駐到亞洲其他國家觀察局勢。

李可珍則認爲,媒體是否會從香港遷出還需觀望港府管制手段;且即使要遷出,也可能考量到避免激怒中國,連動影響設點中國的分部而考慮轉移到南韓或日本。

就佈局角度與局勢變動可能性而言:

現任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歷任《美聯社》台北、香港、華南分社長的傅維廉(William Foreman)提到,若是中美貿易戰趨緩,媒體戰的狀況也會減緩。另外,香港的金融地位目前還在,即使轉移,財經媒體應該會選擇新加坡作為據點,但對國際議題而言新加坡地理位置過遠。

台灣射向廣闊海域的光線與暗區

在場媒體人表示,台灣在社會安全開放、中國語言共通與地緣接近性確實具有吸引外媒的潛力。赫爾有感於香港生活環境與氛圍越來越緊迫,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後輾轉來台當獨立記者。

近年中國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拘捕外籍人士事件頻傳,廣為國際討論為人質外交手段,連在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工作的財經新聞主播的澳籍華裔主播成蕾都以相關罪嫌受拘留;國際間最著名的則是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與商業顧問邁克爾(Michael Spavor)在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於 2018 年以涉嫌刺探國家機密為由被拘留至今。

李可珍分享她在 2017 被《經濟學人》派駐到中國的經驗。由於在台灣工作時間很長,取得簽證程序困難,且到北京受到以「學術研究」為名義邀請談話,被詢問對於台灣政府的了解與兩岸議題的看法。

傅維廉(圖左)現為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曾任任《美聯社》台北、香港、華南分社長。圖:黃議萱攝

傅維廉也提到,過去他曾經在中國被拘留過 9 次。還會跟公安你來我往談話。在警局內打電話給老闆,老闆還回:「噢?你又被拘留囉?」

「但現在如果他們把我從街上拉走,推進車裡,拿走我的護照,我會感到害怕。」傅維廉說。

傅維廉的媒體人生涯大部分都在往返中國與台灣兩地,認為台灣民主繁盛,生活多采多姿,言論自由社會開放,適合記者施展拳腳。但是,相對中國,即使很難得到資訊、很少人敢講話,中國的消息相比台灣較能吸引世界的受眾。

那麼,台灣的聲音要如何被聽見?

第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傅維廉提到,在台灣大新聞常常需要幾小時,甚至是幾天才能得到政府回應。他建議參考以色列作為台灣研究的典範。台灣與以色列很像,很小,又威脅環伺,隨時戰爭可能爆發。以色列很重視把自己的故事向世界傳輸出去。

傅維廉在 2002 以色列內戰時曾被美聯社派駐至耶路撒冷。早上六點有恐怖攻擊消息傳來,他才著手書寫,政府發言人就致電詢問需不需要對於本事件的發言。

「他給出琢磨完整的字句,我寫下來,新聞送出。這是他們如何運作的。」傅維廉說。

第二、語言是溝通的基礎。

在場的三位都提到,外語即時反應能力十分不足,讓西方媒體很難過來,也很難把訊息有效傳遞出去。李可珍補充,台灣政府網站放的外文媒體資訊不即時,常常是一個月之前的訊息。她也以中共商務部的網站為例,有英、法、西、德、俄等多語翻譯,而且資訊處理分類上使用者友善。

另外,在兩岸事務相關單位,致電發問在場卻沒有人會講英文。然而,兩岸關係對外媒而言是關注焦點。李可珍認為,外交相關單位非常需要譯者,也需要有能以非中文接受外媒提問的人。

第三、連點成線——創造獨立記者友善環境。

以目前局勢,要大型媒體組織搬遷至台灣還需觀望,可考慮從點連成線,織成一個傳播網絡,將消息散布出去。

艾琳・赫爾是自由撰稿人,作品可見於英國《衛報》、《半島電視台》、《美國之聲》等媒體。圖:黃議萱攝

赫爾分享其獨立記者經驗,現今媒體業有多採用短期契約或特約記者的趨勢,但東亞國家大都沒有記者簽證,不利獨立記者落腳。另外,外媒的本質還是外籍人士,在居留與簽證之間的外語資訊陳列必須改善,才不致障礙了試圖看見台灣的他者。

回歸到台灣本來就具有的優點,主持人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認為,台灣對中國議題十分關注,從汗牛充棟的學者研究到計程車司機整路可以侃侃而談中國議題的市民社會;並且也是防疫有成的國際觀測平台。

赫爾則認為,台灣在亞洲社會的先進思想與行動、藝術與文化,都具有明亮的吸引力。努力提升傳達效率與溝通能力,方能把燈光投向遙遠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