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數位流氓」箝制的新聞產業還有未來嗎?

2021 年 03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產業

易淳敏|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新聞業者正面臨空前絕後的困境

索羅斯於 2018 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警告「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威脅」。影:Bloomberg Markets and Finance@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日前,臉書(Facebook)因強烈反彈澳洲《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Bargaining Code),進而對「澳洲新聞」發出全面性的封鎖禁令,將其粉絲專頁停權、新聞內容在社群平台上「被消失」。這項作為讓人不禁聯想,2018 年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中警告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威脅」。

作為社群平台龍頭,臉書在 2018 年經歷一場腥風血雨。除了涉入個資外洩事件、遭披露侵犯隱私權與選舉操弄,其內部鬥爭及人事異動亦紛擾不斷。此外,臉書演算法對於「新聞」的定義和篩選,不但助長了仇恨言論和假新聞的散播,用戶的信任也蕩然無存。

近年,隨著閱聽眾獲取資訊的管道與討論轉移至社群平台,臉書主宰著新聞媒體的存亡。首頁的動態消息(News Feed)為新聞業者帶來約三分之一的推薦連結流量、增加內容曝光,卻也吞噬媒體仰賴的廣告收入。

演算法以「政治、犯罪或悲劇」一言蔽之何謂「新聞」,導致極右主義橫行、假新聞滿天飛。更糟的是,原先觸及率就因此降低的健康、科學、體育等「硬新聞」,在臉書公布調整動態消息比重以呼應「重要的社交互動」新政策後,用戶將更不容易看見商業、品牌或新聞媒體的貼文。網路時代為新聞媒體帶來數位轉型,如今社群平台的壟斷和 AI 人工智慧的崛起,新聞業者正面臨空前絕後的困境。

新聞就是「政治、犯罪和悲劇」的總和 臉書演算法重創新聞產業

如果要傳播可信賴的新聞,首先必須釐清何謂「新聞」並定義可信度。顯然,臉書在定義兩者上都遇到瓶頸。

臉書將涉及政治、犯罪或悲劇的故事歸類為「新聞」,並把用戶意見納入新聞內容可信度調查。根據網路數據分析平台 Parse.ly 的數據,臉書替全球媒體帶來的平均流量已從 2017 年的 40% 減至 2018 年的 25%。

網路數據分析平台 Parse.ly 對比 2017 與 2018 年臉書各領域的轉介流量,均呈現下跌趨勢。資料來源:Parse.ly (Fair Use)

那些不在臉書認定「新聞」範疇內的媒體受到更大的衝擊。事實上,臉書對於新聞內容的分類,不但助長類似《福斯新聞》的偏頗媒體,更加害新聞生態。據悉,當年《福斯新聞》在臉書上的參與度遠高於其他英語新聞媒體,而其分享率最高的新聞正是政治、犯罪以及悲劇的總和。

再者,自臉書宣布新的動態消息政策後,用戶將透過臉書享受「有意義的社交互動」,意即商業、品牌與新聞媒體的貼文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親朋好友的貼文。雖然臉書戰略傳播總監科恩布盧特(Anne Kornblut)強調「臉書沒有意圖打擊新聞產業」,不可否認新聞媒體流量仍持續下滑。媒體上關於演算法如何迫害新聞的報導也層出不窮。

新聞產業歷經一波寒冬。由於臉書漫不經心的態度,負責與新聞業者聯繫的幾位高層請辭,團隊士氣低迷。為打破僵局,臉書全球新聞合作夥伴負責人布朗(Campbell Brown)表示,臉書必須在與媒體創造新的數位合作模式或是不合作中做決定。

接下來的兩個月,臉書內部針對是否在演算法中加入新元素,以提高嚴肅議題的曝光,展開了一連串討論。新聞產品部門提議增加公眾內容在動態消息的比重,例如新聞媒體、企業組織或公眾人物分享的內容;此外,提供值得信賴的媒體更強大的協助,打造高品質的新聞。

然而,部分人士對此持反對意見,尤其是時任臉書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的卡普蘭(Joel Kaplan)。他認為,支持高品質媒體將不可避免被視為支持自由派,這會為臉書在保守派的城市裡帶來麻煩。況且,卡普蘭強調新聞媒體如極右派新聞網站《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編按:執行董事長為史蒂芬·班農,曾任美國前總統川普之美國白宮首席策略長兼美國總統顧問)和政論網站《每日傳訊》(The Daily Caller)也該受到保障。

最終,新聞團隊在 2018 年 9 月進行策略改革,由工程團隊總監艾利森(Tom Alison)領軍,臉書投入數億美元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升級演算法並將新聞的定義擴大到「政治、犯罪、悲劇」以外。

根據研究顯示,臉書在逐漸清除有毒內容(Toxic content)、重新整合動態消息內容後,社群平台上用戶和假新聞互動的比例從 2016 年至 2018 年下降了 65%。

圖1:臉書戰略傳播總監科恩布盧特(Anne Kornblut)|圖2:臉書全球新聞合作夥伴負責人布朗(Campbell Brown)|圖3:臉書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的卡普蘭(Joel Kaplan)(左)與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右)。圖:Getty Image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

臉書隱私政策鬆散引危機 祖克柏:開發 AI 進行內容審查

長期以來,臉書只注重獲利的經營方式,鬆散的隱私政策導致用戶個資外洩而引發的蝴蝶效應,使得原本已受損的企業形象如履薄冰。

回溯 2015 年,《衛報》披露因臉書的疏忽,8700 萬用戶個資遭轉手劍橋分析公司,造成選舉操弄及駭客入侵。而 2012 年至 2015 年,臉書內部往來郵件更顯示其非法收集安卓(Android)用户的通話紀錄,證實臉書為提高獲利成長,不惜犧牲所有信念。大眾認為臉書破壞民主價值,觸及了所有令人擔憂的議題。

劍橋分析洩漏個資事件發生後,臉書成了眾矢之的。祖克柏在媒體採訪中向大眾道歉,承諾臉書會限制數據使用並加強審核。此外,他宣稱「以人工智慧防止人類污染臉書」,並和《WIRED》雜誌分享利用 AI 人工智慧技術來對付仇恨言論、裸露或垃圾郵件的理想。

在這樣的願景之下,臉書成立危機應對小組,重新編寫清楚的規章、戮力審查仇恨言論。然而,內容審查的工作讓不少員工出現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甚至有人因終日研究陰謀論而成為信徒。

為解決員工情緒疲乏的情況,臉書創立 AI 人工智慧系統以承接審查工作。至今,逾 99% 的垃圾訊息和不當內容都能先於人類被辨識並刪除,AI 團隊規模因此年增一倍。

即便機器能夠靠著學習,輕鬆辨識色情圖片、封鎖暴力畫面,要揪出仇恨言論卻相對困難。在用戶發現檢舉前,臉書僅能識別 52% 的仇恨言論。這類內容不僅取決於發言人,也會因語言的轉譯而不同。更別說要一網打盡棘手的假新聞,「事實有如萬花筒般難以捉摸」。

「每一個選擇都需要妥協,每一次妥協就意味著一些價值被屛棄。」

值得一提的是,臉書已著手解決一些問題。該公司如今放慢資訊流動速度,緩解日漸超載的社會。它優先考量曾被忽略的隱私問題,點對點加密訊息並設定轉發人數上限。祖克柏也承諾,臉書伺服器不會設立在獨裁國家;為打擊仇恨言論和假新聞,正致力修補臉書和媒體的關係。

然而,臉書的改變是在槍口下不得不為之,大規模的改革終究還是以自身利益出發。AI 人工智慧打著替用戶篩選過濾的美意,實際上只是臉書為了安撫不願自己的清潔劑廣告出現在聖戰份子影片旁的廣告商的手段。

索羅斯在 2019 年世界經濟論壇中也預警中國對世界的威脅不容小覷,「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建立 AI 人工智慧系統。這恐怕會成為極權控制的工具,置開放社會於死地。」當世界處於冷戰之中,臉書等科技公司只會選擇和自己的利益靠攏。

臉書確實是一個劃時代的科技革新,拉近無形的疆界、加速資訊的傳播與社會的開放,但無形之中,卻也讓意見光譜更破碎、封閉。事實證明,科技始終源於人性,煽動民心的專制者和充滿夢想的民主鬥士都一樣善於利用臉書。

臉書的初衷是集結群眾,但它卻只能透過將用戶劃分為小群體、以達廣告投放目的的商業模式運作。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臉書的商業模式和社會公益使命是否可以同時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