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報導也會不一樣?新聞處理自由派與保守派的雙重標準

2021 年 03 月 31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產業

黃家茹|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今年年初美國民眾闖入國會大廈抗議總統選舉結果,造成 5 人死亡及多人受傷,相較於前一陣子的因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警察不當執法而死亡引發「黑命關天」(Black Lives Matter,簡稱 BLM)運動的高峰,這次闖入國會大廈的抗議的群眾們並沒有被警方使用那麼嚴重的暴力攻擊,顯示政府及大眾對於抗爭活動有雙重標準的看法與應對做法。

媒體報導有偏見

休士頓大學助理教授桑默・哈洛(Summer Harlow)針對此現象指出,媒體在報導這些抗爭活動的時候有所偏見,且這些偏見會強烈影響公眾對於抗議者及其訴求的看法。

哈洛過去曾經分析了 2014 年約 1,500 份與抗爭相關的的新聞報導,她發現,若是報導保守派抗議的新聞,如反對移民或反對 LGBT 權利、以及支持川普和槍枝等等的抗議活動,幾乎不太會被定義為「暴動」,新聞報導的焦點也多會集中抗議者財務損失以及與警察的對抗之上。

然而像「黑命關天」這類的抗議活動則較容易被定義為暴動。作者又指出,其在 2017 年反白人至上主義抗議的新聞中發現,新聞敘事會將某些抗議者的不滿合法化,進而影響公眾的意見傾向。

傳統而言,記者在議題上應保持中立,然而在民主國家,新聞行業被視為進步的基石,新聞工作者也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因此哈洛認為記者的確應該對於關於進步派的抗爭運動應有更多支持。

2020 年 BLM 運動在美國風起雲湧。圖:Getty Image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

為何新聞媒體對於抗議活動會有報導差異?

哈洛綜合自己過去的研究指出,新聞媒體對於抗議活動有所差異來自於下列幾個因素:

1. 消息來源

大部分新聞媒體依賴官方消息來源,與抗爭者相比,官方消息被認為更具可信度、更有權威,而在抗議活動中的官方消息來源通常會是警察,則恰巧會是抗議者的對立面,且傳統新聞學要求記者保持所謂的「客觀性」,因此許多記者為了遵循這個規則,不便公開表達意見及立場,因此官方消息來源便會影響記者的報導角度而形成差異。

2. 新聞價值傳統觀念

事件要成為新聞必須要有新聞價值,新聞價值包含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等因素,在哈洛研究中受訪的記者表示,如果這些抗議活動是暴力的,那麼將會進行報導,而若有暴力成分的抗議活動也將會被更加放大報導。

3. 過分強調場面

抗議的戲劇性和影響常被強調,尤其是大規模和轟動的場面,常會被以奇觀的框架去描繪,進而誇大場面,根據哈洛過去的研究發現,保守派的抗議活動更容易被透過奇觀框架去描寫,因此讓保守派的報導更加正面被呈現。

針對國會大廈闖入事件,一開始記者們以「集會」為主,而將抗議者的反對情緒及作為進行合法化,隨著事件持續發生,報導框架轉向了朝「暴動」和「圍攻」的角度去描繪,抗議者也變成了「暴民」。媒體使用這種奇觀報導框架報導抗爭活動,從這次事件的報導看起來,保守派抗議活動的報導不再那麼容易被合法化,也代表了社會正在前進。

哈洛指出,一些報導開始對種族主義報導表示歉意,並承諾做得更好,抗爭類的新聞也漸漸開始有些變化, 記者應更加注意自己的用詞和框架,未來在報導抗議活動的時候,顛覆雙重標準的作法。

2021 年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圖:Getty Image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