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 BBC 報導王室新聞的準則為何?

2021 年 06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倫理, 新聞專業

林新芮|特約記者英國報導

4 月 9 日,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享耆壽 99 歲,這則訃聞透過 BBC 主播克羅克索爾(Martine Croxall)沉重又不失專業的態度即時播報,並透過 BBC 的電視、廣播及網路頻道對全國播放。

隨後,BBC 亦取消了週五晚間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改播預錄的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此舉引起廣大民眾的反彈,甚至讓 BBC 收到英國電視史上最多的民眾投訴——將近 11 萬人透過 BBC 投訴系統表達不滿。

英國公視 BBC 播報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影:Look & Listen@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根據收視率公司 overnight.tv 當晚 7 點至 11 點的平均收視率調查,向來奪冠的 BBC One 頻道由於改動節目,收視觀眾比前一週少 6%、BBC Two 頻道的收視率大跌 65%,其他頻道如 ITV(英國獨立電視台)的收視率也是大跌 60%,只有維持原本節目表的第五頻道(Channel 5)收視上升 2.2%,是當天英國公共媒體中唯一收視人口增加的頻道。

英國各大電視台於宣布菲利普親王訃聞當天與前一天的收視率差異。圖:英國媒體《Deadline》(Fair Use)

另外,當天英國公共媒體的最高收視落在第四頻道(Channel 4)晚間 9 點的紀實真人秀節目「電視機」(Gogglebox),將近 4 千 2 百萬人收看。

這些調查數據顯示了英國民眾對於節目異動的反感、以及對王室成員逝世的預錄節目的興趣缺缺,甚至反映了當觀眾不愛看你的節目時,他/她們不只會轉台,而且很可能是關掉電視,轉而看 Netflix 或 YouTube 等現代流行的串流平台。

4 月 9 日當天英國公共媒體的最高收視落在真人秀節目「電視機」(Gogglebox)。該節目以來自英國各地的許多家庭和朋友小組為特色,他們對自己家中的電視節目做出反應。影:Channel 4@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在收到海量投訴的 6 天後 BBC 於申訴系統上回應

「菲利普親王愛丁堡公爵殿下的辭世消息,不只是關乎國家利益的重要事件,亦與國際利益息息相關。我們理解許多觀眾對於此新聞的覆蓋程度感到不滿,調整常規節目改播悼念菲利普親王的特別節目,也影響到觀眾付費收看 BBC 電視與廣播既定節目者的權益。

這些改動都經過謹慎地考量,我們所做的決定更彰顯了 BBC 身為英國公共廣播頻道在傳達國家重要大事時的角色。我們感謝觀眾們的回饋,也將持續聆聽所有觀眾的意見。」

BBC 對海量申訴做出了回應。圖:BBC 官網(Fair Use)

公共媒體的報導策略要根據輿論或觀眾申訴而改變嗎?

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去(2020)年 7 月過世,享耆壽 97 歲,台灣的媒體新聞對於此事的覆蓋也是鋪天蓋地,但輿論與收視率似乎未見異議。公視亦於晚間 10 點緊急播出「李登輝」紀錄片,採訪身在兩岸與日、美的 50 多位受訪者,探討李登輝對台命運的影響,記錄了台灣民主改革的關鍵年代。

反觀英國,BBC 報導王室成員逝世新聞遭批評已經不是第一次。 2002 年,BBC 在報導女王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逝世消息時,收到約 2 千個觀眾申訴,內容包括:不滿節目異動、認為報導不夠嚴謹等等。當時即將擔任 BBC 副總裁的拜福德(Mark Byford)在事發隔天緊急召集編輯和主播們商討應變對策。19 年過去了,拜福德說:「批評者總是會關注你,對我而言,最大的考驗不是媒體的反應,而是觀眾的反應。」

只不過,關於如何及時回應民眾的需求、拿捏報導篇幅,BBC 並沒有對外發表任何回應。

2002 年,BBC 報導女王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逝世消息。影:LONDONARY@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BBC 對於王室成員訃告的編輯指南?

據了解,BBC 的編輯指南全文公開在網路上,但有個如聖旨般、全大寫粗體字外加雙底線的標題寫著「王室成員逝世編輯指南」卻沒有對外公佈,內容以近乎軍事化的精確和文職學究的嚴謹,詳述王室成員逝世的情境下必須要做的事。

此外,針對電視、廣播、網路頻道等平台,以及蘇格蘭、威爾斯等 BBC 分部都有相近但又稍有不同的規範,甚至連腳本和報導的實際長度與順序也都被逐項列出,被曾擔任 BBC 編輯、現為新聞學教授的盧克赫斯特(Tim Lukhurst)形容為「當有王室成員逝世時,BBC就會拿出塵封已久的神秘規則來因應」。筆者聯繫 BBC 媒體中心詢問該指南細則,至截稿前尚未獲得回應。

BBC公開的編輯指南截圖,在「如何因應重大事件的即時報導」項目中關於「訃告」的欄位,清楚載明關於王室成員的訃告注意事項「並未」撰寫在此。圖:BBC 公開版編輯指南(Fair Use)

盧克赫斯特表示,他曾經祈禱「王室成員逝世的新聞不要發生在自己排班的時候」,因為所有編輯都知道,不管是誰負責報導王室成員逝世的消息,一定會在語調、內容或時間上犯錯,而這些「污點」都將跟著你的新聞生涯一輩子,所以根據「王室成員逝世編輯指南」做出合宜判斷是必須的。

另外,據 BBC 內部員工表示,菲利普親王在很久以前就被歸在「第一類」(Category A),是年事較高、近期曾因病入院的王室成員,在關於辭世報導的準備層級裡是最優先的類別,他對於此次 BBC 改動節目表,以預錄節目排播的情況並不感到意外。

不過,這次關於菲利普親王的逝世報導被海量申訴仍舊顯示了一個迫切的議題 :

在這個觀眾群相對分散、也更加不順從的年代,一個國家級的公共媒體能否強迫整個國家一起哀悼一個人?

歷史上的類似事件

當黛安娜王妃於 1997 年死於車禍事件時,大部分的英國民眾才剛開始能看第五個電視頻道。如今,英國民眾不只有 BBC,串流平台 Netflix 和 YouTube 的崛起也讓觀眾有更多的地方轉台。

英國公視 BBC 於 1997 年報導黛安娜王妃逝世新聞。影:VHS Video vault@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1997 年曾任 BBC 媒體高管(Controller)的班尼斯特(Matthew Bannister)說明了這兩個事件並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是完全不同的脈絡與情境。

班尼斯特告訴《觀察家報》(Observer):「1997 年,36 歲女性發生了一個大家都毫無頭緒的深夜車禍事件;如今,我們談論的是一位高齡 99 歲過世的男性,非常令人難過的消息,但並非無法預測或讓人太過震驚。我們的編審判斷被公眾情緒所引導,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意外的。有些觀眾會在事發之後告訴我們、或是當下,但是比起向我們發送震驚和悲傷信息的人數相比,他們只是少數。」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使用社交媒體,猜測某些人的想法可能更容易,但它不見得因此能帶你了解多數人的想法。

BBC 新聞部員工表示,長期計劃進行大規模報導的原因是 BBC 仍然承受著女王母親過世時的傷痕,因為當時右翼報紙認為 BBC 的報導不夠恭敬。

2002 年,拜福德背負著輿論壓力與兩千多位觀眾的申訴,他找了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進行調查,深度追蹤大眾的情緒,結果顯示,大部分民眾認為 BBC 對於女王母親過世的新聞處理得宜。這個調查代表「了解觀眾的申訴內容很重要,但我們不該被他們的理由牽著鼻子走。」

資金箝制話語權?

而政府和 BBC 之間也還在就「未來資金」的籌措中抗衡,隨著新任總裁戴維(Tim Davie)曾經與指責 BBC 不夠愛國的保守黨議員槓上,英國廣播公司 (BBC)將意識到沒有被視為政治正確的風險。

歷史上的幾次王室成員逝世報導都受到不同程度和角度的投訴批評,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反應人民的聲音。英國漸漸變成一個更富情感、更具示範性的社會,對於女王的畢恭畢敬也日漸消退、肅穆音樂與詩歌朗誦的哀悼也已過時,與其著重在語調或是定調報導的呈現方式,對 BBC 而言,最重要的任務仍舊是反應「全民的情緒」。

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與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伊莉莎白女王結褵超過 70 年。圖:Getty Image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