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榮X蔡如音X林玉鵬|當數位平台變成日常生活的基礎,文化生產有無新的可能?

2021 年 07 月 14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媒體, 新聞產業

賴昀|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Google(谷歌)、Apple(蘋果)、Facebook(臉書)、Amazon(亞馬遜)等巨型數位平台(簡稱 GAFA)如何衝擊當代文化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7 月 10 日台灣社會學會針對此議題舉辦線上論壇,從社交平台、Podcast 平台和串流影音的角度,對數位平台與文化產製的關係進行探討。

與談的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曹家榮指出,Facebook 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基礎設施」,訊息流通和人們之間的社交關係都受演算法主宰;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蔡如音和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系助理教授林玉鵬則關注在平台上,新的文化生產可能性。

三位學者在線上論壇上,從文化層面探討巨型數位平台對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圖:截圖自線上論壇直播

當 Facebook 變成日常生活的「理所當然」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曹家榮聚焦 Facebook 提出討論,表示 Facebook 崛起於哈佛大學,一開始只是社交平台,擴張到今天,已成為「基礎設施平台」,提供且掌握基礎關鍵資訊流動,其他的網路服務要依附其上才能運作。Facebook 就這樣,從原本校園內的「小世界」,擴張成「大宇宙」,逐漸進入大眾的生活狀態。曹家榮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被認為「理所當然」的狀態,其實是基礎設施讓大眾用這樣的方式生活並習以為常,像交通設施的進步,讓「移動」成為現代生活的基礎狀態。

針對數位平台,曹家榮分析,數位平台的組織運作包含三個部分:

1. 行動裝置介面:

行動裝置介面多半指的是手機,隨著各式穿戴式裝置的發展,這些介面會更普及在日常生活之中,在這過程中數位平台將永不斷訊,會不間斷的接收使用者資訊。

2. 演算法運作:

演算法運作則是展現能動性,作為行動代理者形塑了使用者社交關係,讓數位平台不只是單純被操弄的工具。曹家榮進一步解釋,每個人在 Facebook 上的好友可能都有上百、上千個,而就是演算法,決定我們在動態牆上可以看見誰的訊息,同時演算法也利於數位平台對使用者行為的預測。

3. 數位社交網路:

數位社交網路則是以平台演算法觸動行程,例如很多人都被 Facebook 推薦過自己在現實生活根本沒見過的好友,Facebook以此連結用戶、形成新關係,人與人的社交關係被轉換成按讚數之類可計算的元素。

曹家榮指出,數位平台已成為當代生活的「基礎設施平台」。圖:截圖自線上論壇直播

另外,曹家榮以假訊息氾濫的情況舉例,表示台灣社交平台的用戶有 94% 是使用Facebook,而 Facebook 的演算法運作就成為了假訊息傳播利用的機制:有心人使用大量假帳號分享、按讚,就可以讓想要散播的訊息變成熱門貼文,藉由 Facebook 會向使用者投放感興趣文章的機制,假訊息就會出現在使用者的動態。

曹家榮還提到,許多人一直以來推動數位平台開放原始碼,認為巨型數位平台不應以「商業機密」為由來保護演算法原始碼,不過他認為「開放是重點,但不是一定的解藥,可能用處不大」,因為以 Facebook 來說,演算法運作和設計是工程師不斷嘗試、修正,累加的複雜結果,可能連 Facebook 內部自己也不完全清楚演算法如何運作、怎麼算出最終結果。

而以使用者立場來說,人們渴望社交連結、渴望被看見、被按讚,因此被數位平台制約,即使心知肚明平台是依靠這樣的機制來運作,但仍無法擺脫在平台上渴望注意力的心情。

「我不知道平台是不是在意文化?No,他們只在意 Data!」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蔡如音則分析平台與文化生產之間的關係,表示自己曾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如果創業資金不是問題,各位想做內容,還是做平台?」她說,雖然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做內容,但選擇做平台的人都知道,在做平台時同樣可以兼顧做內容,而且擁有非常多選擇。

蔡如音舉例,日本出版公司角川集團後來投入參與電影製作,在幾年前與彈幕影片分享網站 niconico 母公司合作,提出經營整合策略。在一般印象裡,角川集團就是做內容的,niconico 是社群串流平台,兩間公司的合作可說形成新的內容產製方式,讓研究者重新思考對平台的理解,以及打開新的想像的可能。

如果納入日本經驗來思索,「平台」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意義,一種是以電腦主機為主體的 Product-Technology,重視層次、搭建、創造、開放;另一種是擔當中介或是交易平台的 Transactional Form,以台灣來說,這類平台中最大的應該就是通訊軟體 LINE,因為 LINE 同時也提供了交易、購物的功能。

蔡如音認為,「平台」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意義。圖:截圖自線上論壇直播

蔡如音也分享自己製作 Podcast 的經驗,表示一開始自己使用的是 Soundcloud 平台,Soundcloud 的主要客群是音樂使用者,如果沒經營品牌,就很不容易被發現。後來蔡如音參與的 Podcast,像是《聲與故事的裁縫手》、《和平東路實驗室》等,逐漸往巨型平台移動,其中一個是 Soundon。

Soundon 成立時曾被大幅報導,因為當時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可以說是台灣最大的Podcast平台,Soundon 還表示要成為 Podcast 平台中的 Netflix。不過,今年 Soundon 還是被創辦人顧立楷賣給新加坡的個人基金,顧立楷對此表示注意到 Podcast 的瓶頸,也就是變現問題,而接手人也表示自己沒有聽 Podcast 的習慣,只是作為投資。

此交易案讓蔡如音思考自己與平台間的關係,還有創意文化內容的產製邏輯。她表示,台灣 Podcast 生產還是比較接近同溫層,比較缺少媒體公共性,論述也較為導向吸引廣告主、吸引業配的方向,更像是 YouTube 的經營邏輯,而更古早時代的廣播早已被現在的數位平台拋到後頭。蔡如音嘆,「我不知道平台是不是在意文化?No,他們只在意 Data!」

蔡如音說,如今像電影這樣的文化產業被扁化,平台投資者只在乎 Data,卻又要釋放訊息說自己在乎創新,聲音媒介可能很快要被發展成聲音產業,在目前 Podcast 還是被資本主義玩家估價的情況下,核心問題一如她在課堂上的提問:呼叫有心投入的聲媒人(Sound People),要做內容,還是做平台?

奈萊塢電影:對數位平台科技的另類想像

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系助理教授林玉鵬則談論平台上的流通文化,表示現在台灣有許多文化生產的新平台,諸如鏡文學橘子等,不過這些新平台仍然是和 GAFA 等巨型平台以相同邏輯來運作,也就是透過收集使用者數據來獲取利潤、演算法行銷等等。這樣的平台化思維也影響了政策,像是文策院在媒合影視內容時,也還是以 IP 在平台上進行文化內容生產的商業邏輯來推行。

林玉鵬探討在平台上,文化的產製與流通可能性。圖:截圖自線上論壇直播

而以對數位平台的文化想像來說,林玉鵬認為,平台給予文化在非正式發行的灰色地帶下,流通的可能性;過去在平台上的音樂 P2P 分享模式帶有一些理想性,雖然後來出現版權爭議,但是 P2P 平台的面世還是影響了很多產業模式,不過在西方科技融入平台的商業模式之後,相關的文化討論空間變小。

林玉鵬以奈及利亞的電影工業「奈萊塢」(Nollywood)舉例,表示原先在奈及利亞當地,科技產業非常破爛,所傳遞的聲音影像品質也很低,影音被不斷複製、再複製之後,水準更加低落,但正因為低層次的科技,反而創造不同於合法科技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的「盜版美學」。

而後,在近年的商業發展,奈萊塢躍升全球第二大電影工業,Netflix 也買下奈及利亞電影公司,將奈萊塢電影放上平台,前陣子民視還做了奈萊塢的專題報導。林玉鵬認為,在研究奈萊塢、歸納邏輯時,並不是合理化盜版研究,而是將其當作對平台科技業的另一種想像或是實踐。

奈萊塢躍升全球第二大電影工業。影:民視新聞網@YouTube頻道(CC BY-SA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