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2):從賈拉拉巴德到喀布爾——一個巨大的戰爭博物館(下)

2021 年 08 月 19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新聞背後

梁東屏|34 年資深駐外國際記者

為什麼油不一定要加,輪胎一定會破?阿富汗的廢墟為什麼這麼多呢?多到可以稱之為「廢墟國」!梁東屏與讀者分享 20 年前親身挺進阿富汗前線的第一手觀察⋯⋯

梁東屏

1989~1998 年擔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1998~2012 年擔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週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優傳媒專欄作家,並設有《梁東屏評東論西》YouTube頻道(連結請見上方紅字作者名)。2002 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得當年第 17 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

油不一定要加,輪胎一定會破

我問司機從賈拉拉巴德(編註:該城古代為佛教中心,法顯、玄奘等均曾經過)到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編註:喀布爾有 3500 年的歷史,古代很多帝國都為了爭奪這塊戰略要地而長時間地戰爭,因為喀布爾是連接中亞和南亞的貿易必經之路。中國史書《漢書》中記載的「高附」就是喀布爾)有多少公里,他說不知道。我當時很納悶,可是也很快就明白了。

因為路程的長短對這些行車老手其實不具任何意義,路程短,並不意味著所花的時間就會少;同樣的,路程遠,也不意味著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完全需視路況而定,因此在阿富汗,司機只會告訴你從某地到某地的時間需要多少,而不是有多少公里,因為他們也不需要知道。我是後來從地圖上估算出來,這段路的長度大約是 140 公里。

從賈拉拉巴德到喀布爾。圖:Google Map (CC BY 3.0 International)

法亞茲說,這條公路是當年德國協助興建,曾經是沿路風景極為優美的一條路,也是貨物從巴基斯坦到喀布爾的重要通道,當年的車行時間僅需 2 小時,但是阿富汗歷經了 20 多年對蘇戰爭軍閥內戰北方聯盟對「塔利班」戰爭,交戰各方於不同時期在路上設置了無數的地雷,把所有的路面都炸完了,也因為酣於戰爭,從來沒有任何一屆政府有時間去予以修復,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什麼樣子呢?

這條路的全程有 3 處休息站,分別是在離賈拉拉巴德 1 個多小時、半途以及到喀布爾前 1 個多小時的地方。有趣的是,這些休息站的主要「業務」不是加油而是補胎,這是因為路程實在不長,只要加滿油,絕對走得完全程而足足有餘,但是輪胎卻一定會破。

更有趣的是,我們乘坐的這輛車,輪胎正好破了 3 次,而且由於實在太顛簸,乘客完全無法感覺到輪胎是何時破的,只有這些有經驗的司機知道輪胎破了,他們換輪胎的速度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只需要 5 分鐘就一切搞定。到了休息站,司機就熟門熟路地拿著破輪胎去補,準備下一次換,乘客喝完茶,輪胎也補好了,大家整裝再出發。

說是從來沒有維修,其實也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沿路的荒山野嶺中,都不時可以見到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纏著頭巾、滿臉灰砂的阿富汗大人、小孩,人手一個鐵鍬,把砂石填到坑洞裡,看到車子過來,就停下工作,伸出手作打招呼狀。

我問法亞茲,這些人是政府派來修補路面的嗎?法亞茲笑著回答說阿富汗太多人沒有工作,他們都是「個體戶」,藉此向過路的車輛要些賞錢。我回頭看看,果然不錯,車子一過,這些「個體戶」就又回到路邊去休息了,他們只是一個人守著一個洞,看看車子來了,就拿起鐵鍬作作樣子,弄幾鍬砂石到洞裡去,車來車往,一個洞永遠也補不起來。

那天這 140 公里的路,前後總共花了 6 個小時(編註:在台灣,國道一號從「25台北」到「165台中系統」140公里,普通約 1.5 小時即到),我不免很慶幸前一晚沒有趕路,否則不是正好趕到喀布爾被「打靶」嗎?

由於沒有鏡子,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灰頭土臉,但是到後車廂取行李時,黑色的吉他袋已經佈滿灰塵成為白色了,在車廂裡的吉他袋都尚且如此了,更何況一路暴露在風沙裡的我的臉⋯⋯

阿富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死於戰亂。圖:梁東屏提供

但是,我想任何到過阿富汗的人,都很難忘記所見過的那些一張張風塵滿佈、印著深刻愁苦皺紋的臉。

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度裡,原本樂觀豁達的人民,卻因為他們無由左右的紛爭而陷於戰爭中長達數十年之久,真是孰令致之呢。而這條賈拉拉巴德到喀布爾公路的滄桑,不也就正好是阿富汗人民苦難的最真實寫照。

根本是個「廢墟國」

在大多數的國家裡,歷史所留下的廢墟必定是重要的觀光資產。最常見的景象便是,一車車的觀光客在導遊帶領之下,車行 1、2 個乃至數個小時,造訪通常地處偏僻的廢墟,然後再由熟門熟路的導遊介紹各種廢墟的典故及來歷。

不過,這種景象在阿富汗卻絕無僅有。那裡沒有人會「專程」去看廢墟,倒不是因為阿富汗沒有廢墟,正好相反,是由於阿富汗的廢墟實在太多,而且多得讓人難以想像,非但處處可見,甚至於很多人至今還是住在廢墟之中。

首都喀布爾最寬闊的一條街道上,從街頭望到街尾都是廢墟。出城之後更不用說了,市郊的道路兩旁,廢墟是以一個村莊、一個村莊「批發式」計算的。在阿富汗,廢墟遍佈根本就是全國的現象。易言之,在一定的意義上,阿富汗基本上就是個「廢墟國」。

這種情況之下,即使是初來乍到阿富汗的人,對廢墟的興趣也很難持續到 2、3 天以上。

喀布爾市區內的廢墟。圖:梁東屏提供

那麼,阿富汗的廢墟為什麼這麼多呢?

首先,阿富汗是相對十分落後、貧窮的國家,至今為止絕大部份的住屋還是用泥磚砌成,這些住屋碰到不管是天災也好、人禍也好,都很容易在一夕之間成為「廢墟」;此外,此類住屋一旦成為廢墟之後,予以整修重建在經濟效益上十分不划算,還不如重新興建,所以一般阿富汗人的作法多是找地方「另起爐灶」,如此一來,原來的地方就成了「廢墟」。

天災方面,暴風雨、地震在阿富汗一樣不缺,這些自然的災難多少對阿富汗廢墟的出現作出了「貢獻」。但是天災跟「人禍」一比較起來,立刻就瞠乎其後了。

如所週知,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戰禍連年的地方。當地阿富汗人跟我說,當年蒙古鐵騎就曾踏進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的喀布爾,而且為了將互相紛爭的普什圖塔吉克族分隔開來,還在喀布爾的奧斯莫山上築了一道「長城」,至今這條跨越幾個山頭的「長城」依然矗立在當地,只不過當時也是用泥磚堆砌,因此現在也是一副「廢墟」的模樣。

還有一個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事便是相傳築城之時,負責「監工」的是當時的蒙古帝國皇后,那時只要築城的苦力略有疏失,立刻就會被處死,而且將其屍體就混在泥磚中用來砌長城,所以後來當這條長城的某些部位崩塌時,經常可以發現其中有白骨露出。

雖然事後查證,「喀布爾白骨長城」的年代、故事說法各不相同,卻也顯現喀布爾這個連接中亞與南亞必經之路的「貿易中樞」3000 多年來經歷眾多帝國佔領的曲折多變的美麗與哀愁。

喀布爾的「長城」。圖:梁東屏提供

19 世紀初,英國曾經攻佔喀布爾,但是隨後發現阿富汗是個難以治理的地方,阿富汗人民生性愛好自由,更是不願意受到異族統治,所以利用游擊戰術不時對英軍進行騷擾、攻擊,迫使英軍最後不得不從喀布爾撤出。

不料,阿富汗人民並不因為英國要撤出而放過他們,反而沿途不斷襲擊包括眷屬在內、人數多達一萬的撤退英軍隊伍,結果到了最後,僅有一名傷兵成功撤出阿富汗,其他人全數遇難,震驚了全世界。阿富汗戰士的神勇也經此一役而聲名遠播。

英、美聯軍在「911」之後入侵阿富汗,採取的作法是美軍軍機與英軍軍機輪流的方式,結果每次輪到英國軍機出任務的那天,整個轟炸行動就特別慘烈。阿富汗人都笑稱一定是英國轟炸員想起了當年英軍在阿富汗的恥辱往事。

喀布爾市區可見英美聯軍。圖:梁東屏提供

1978 年時,蘇聯入侵阿富汗,引來了長達 10 年的阿富汗「聖戰士」(Mujahadeen)抗蘇戰爭。蘇聯當時還特別從莫斯科修築了一條公路直通喀布爾,主要的目的就是運送作戰物資。至今為止,這條公路仍然是阿富汗境內少數保持得還很完整的公路之一。

阿富汗人都知道,這條路之所以保持的很完整,是因為當年的蘇聯還時時準備利用它來攻打阿富汗,也顯見阿富汗命運之悲慘。

莫斯科到喀布爾,黃線為公路網。圖:Google Map (CC BY 3.0 International)

10 年的抗蘇戰爭,武器與裝備都遠遜於蘇軍的「聖戰士」游擊隊採取的當然還是伏擊戰,乃至於今日的阿富汗城市、鄉間,都經常可以見到廢置的蘇聯坦克。

當年「塔利班」取得政權之後,曾經一度企圖清理從巴基斯坦邊界到喀布爾之間的公路,方法之一即是將道路兩旁的廢棄蘇聯坦克論重量賣給巴基斯坦。即便如此,現在這條路的兩旁還是有不少蘇聯坦克,可見得當年數量之眾。

蘇聯撤走之後,更大的災難接踵而來。這次是因為蘇聯撤走,協助「聖戰士」將蘇聯趕走的美國目的已達,於是也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造成阿富汗本身軍閥乘虛割據,互相討伐、爭奪地盤。

抗蘇期間全阿富汗一致對外,而且由於「聖戰士」只能採取游擊戰而非正面與蘇軍交鋒,所以大部份的戰事都是在崇山峻嶺或偏僻的鄉間進行,都市所受的破壞還並不算大。然而在這段「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期間,幾乎都是在城市內進行巷戰,戰況之慘烈,其實遠非「聖戰士」抗蘇期間所可比擬,阿富汗各地所受的破壞,也在這段時間最為嚴重。

喀布爾很多人就生活在廢墟中。圖:梁東屏提供

曾經參加抗蘇游擊的阿布杜爾就說,「我參加了抗蘇戰爭,好不容易取得了勝利,可是立即見到自己的同胞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國家受破壞的程度,還超過蘇聯時期,實在看不下去,乾脆一走了之」。

就這樣,阿布杜爾先到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邊境城市白夏瓦(編註:蘇阿戰爭期間,白夏瓦成為了反蘇聯聖戰者的政治中心),開了一間小店,隨後再轉到伊斯蘭城(編註:Islāmābād,另有譯名「伊斯蘭瑪巴德」)。留在喀布爾家鄉的一大家族,都靠他支撐。他說,「有什麼辦法?阿富汗一直在打仗,只有過去幾年『塔利班』掌權時有過和平,可是『塔利班』的那種統治方法,哪裡有生意可作?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在外面,只好拼命囉」。

阿布杜爾說的並沒有錯,阿富汗雖然長年爭戰了 20 多年,但是破壞最嚴重的階段,反而是內戰時期,目前在喀布爾市區內可以見到的「廢墟」,也都是那個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反而英、美聯軍對喀布爾所進行的空襲講究的是「精準」,固然將「塔利班」的軍事設施幾乎摧毀殆盡,但是卻並沒有造成什麼「民間廢墟」。

正因為阿富汗到處都是廢墟、戰爭的遺跡,所以在阿富汗,只要是 10 歲以上的人,大約都經歷過至少一、兩次戰爭,也幾乎每個家族都曾經有成員在不同的戰爭中犧牲過。所以,如果阿富汗可以算是個巨大的戰爭博物館,那麼這些成千上萬的阿富汗百姓,幾乎每位都是具有資格的解說員,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