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方與另類媒體
數位培力計劃

Media Power

新聞與媒體的數位呈現
第三類媒體的生存之道
另類媒體甘苦談
臉書來給問

工作坊:新聞與媒體的數位呈現

講者:網路實驗媒體READr總編輯簡信昌

分享內容:數位敘事與媒體網站建置的經驗與技巧,以及介紹現成的工具網站服務,能夠用以搜集、分析網站數據,或是協助數據資料視覺化整理。

簡信昌擁有約十年的網路工程師經驗,他觀察到,多數媒體人會將報導定位為自己的成品,卻忽略網站本身即是相當重要的成品之一。要設計好網站的基本功能,讓使用者有良好的閱讀體驗,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提升報導曝光度。

網路是結合各種媒材的綜合性載體,隨著科技進步也發展出更多元的形式。

他分析,網路的最大特色之一是沒有篇幅限制、成本也相對低廉,能將紙本、影片中無法容納的內容轉移到網路上,或是透過超連結在單一頁面上呈現多則內容。

然而,「不是把素材丟到網路上就是數位化。」若只是將上萬字的文章或 PDF 檔案放上網路,而沒有經過編輯與設計,不僅不容易閱讀,也無法在搜尋引擎中有較精準的結果。

因此,除了刪減報導篇幅外,也要善用超連結功能,將次要的內容隱藏起來,讓有興趣的讀者自行點閱。

除了內容篇幅的考量之外,使用者慣用的閱讀裝置與閱讀動向,也會影響網站介面的設計。

閱讀全文…

工作坊邀請到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蔡佳珊共同主講,探討另類媒體的重要性與生存策略,以及小媒串連的可能性。

蔡佳珊指出,在現今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媒體的生存之道並不是只有錢,影響力也非常重要。「我們認為做出來的新聞一定要有影響力,能夠創造出預期的重要性跟價值,才是真正的生存。」

儘管我們的新聞不是從流量作為出發點,但最終而言我們還是重視閱覽率的,因為我們很在意有沒有人真正讀了我們的新聞,如果大家認為我們的報導是有意思的、是重要的,這才是《上下游》生存的命脈

陳順孝提出兩大關鍵:內容獨特、營收合身。

較可行的生存策略是凱文・凱利(Kevin Kelly)提出的:1000 個忠誠粉絲。亦即在網路時代,固然不必追求百萬讀者,但也不能孤芳自賞,將目標擺在爭取 1000 個忠誠到願意讓媒體一年賺 100 美金的閱聽人,是相對可行的做法,如此一年約能有台幣 300 萬的營收。「要爭取忠誠粉絲不需要討好大眾,只要做好自己,而且越獨特、越怪異可能粉絲越愛你。

胡元輝表示,所謂的第三類媒體,無論是另類、獨立、草根或地方媒體,其主要的功能跟價值在於它提出特殊、重要、或者另類的價值主張關注點,可以形成多元社會當中不同的倡議與傳播的功能。所以是無法由商業媒體或公共媒體完全補足的。然而,在許多國家的研究中也發現,第三類媒體經常是倏忽生、倏忽滅,因此讓第三類媒體能得到一定的發展跟推動,便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閱讀全文…

由臉書新聞合作夥伴方案經理(Facebook Partner Solutions Manager)楊國修擔任主講人,針對演算法運用、Facebook 影片功能、營收產品等內容作介紹,協助大家更了解 Facebook 平台產品細節,達到經營粉專時所追求的目標。

如果希望自己發布的內容進入動態消息的高分排序中,觸及更多受眾,楊國修強調需遵守動態貼文發佈三準則:「故事行銷、可信度、尊重」。

故事行銷意指具有意義、富含資訊的內容,較能引起用戶的關注;內容是否可信、上傳內容是否尊重他人

楊國修針對降級的內容類型補充說明。首先是互動誘餌,意指誘使按讚、分享、留言,或任何以人為方式刻意營造的互動…

再者是點擊誘餌,意指未充分說明內容,以聳動標題引誘點閱的連結…

影片帶來的效益就是幫助自己「建立品牌」。觀眾看影片的同時,會提高對品牌的認知度、忠誠度。不只要花時間思考清楚如何說好故事,統一的風格、熱情地和粉絲交流等也很重要,開設直播、投票留言,多多利用 Facebook 的互動產品和粉絲交流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