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新加坡場|在數位轉型下堅守新聞倫理 缺乏「事實查核」是新聞業的危機

2022 年 06 月 22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倫理, 新聞專業

donation

劉艾波|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論壇首日下午的新加坡場中,主辦單位邀請新加坡獨立媒體《獨立網》創辦人暨顧問PN・巴爾吉(PN. Balji),探討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倫理。巴爾吉直言,雖然新聞倫理現在受到政府與市場的挑戰,新聞業的危機部分其實來自編輯室內部,也就是媒體追求即時性而缺乏事實查證,導致公信力受損。巴爾吉強調應該找到優秀人才來做出好新聞,讓社會理解新聞存在的價值,才能讓新聞工作持續下去

保護消息來源是媒體責任 缺乏事實查核是新聞業危機

巴爾吉以他在1992年參與新加坡一項海軍直升機墜機事件的報導中作為開場。當時他在《新報》擔任編輯,編採團隊的優秀記者取得了充足的消息來源,詳細報導墜機事件的始末、喪生人數等。新加坡國防部對此報導非常震怒,兩度請編採團隊去「喝咖啡」,要求他們透露墜機消息的情報來源,但編採團隊頂住壓力,兩次都回絕了國防部的要求。

雖然國防部後來沒有持續施壓,但每次回想起這件事,巴爾吉就會覺得,如果當初就這樣告訴國防部墜機事件消息來源,將會對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媒體也將失去民眾的信任。「這樣誰還會相信媒體?誰還會願意跟媒體溝通呢?

時至今日,新聞業在數位轉型下面臨更大的挑戰,傳統紙媒關閉或面臨經費不足,一切宛如末日情境。除了「政府」之外,「市場」成為另一施壓的來源,不斷壓縮新聞倫理的空間。但巴爾吉認為,新聞業的危機一部分來自編輯室內部,就是為了追求即時性而缺乏「事實查核」,甚至連知名的英國媒體《BBC》也沒有做到百分之百。例如,《BBC》在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使用一張大樓被轟炸的照片,卻又標註了「沒有獨立驗證」,他質疑:「沒有獨立驗證,為什麼還要播出來?使用這張照片標準是什麼?」

不仰賴單一消息來源 正確性至關重要

巴爾吉分享,他在1970年代剛踏入新聞業時,曾有人打電話告訴他,有位知名摔角選手過世了。當下他判斷這個消息很值得報導,所以回報了編輯室。但編輯再三跟他確認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強調「千萬不要仰賴單一的消息來源」。在編輯的堅持下,巴爾吉親自到了太平間,確認了這位摔角選手是真的過世了。此報導刊登後一如預期地大受歡迎,但巴爾吉強調,儘管他的消息來源是正確的,查證仍然是媒體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正確性是至關重要的事。」

新聞倫理面臨的另一危機,是媒體為了取得流量,把太多資源放在行銷上。巴爾吉指出:「一旦把最有才華的人從編輯室拉走,讓他們做行銷,就已經影響到編輯室的營運了,而且這個過程會損失很多事情。」隨著新聞型態的改變,優質的新聞內容已經不夠。記者不只要找題材寫報導,還要做資訊圖表、做影片,投入更多資源去「包裝」新聞,才能讓新聞在社群平台上收到很多「讚」。媒體必須了解讀者,譁眾取寵地找到讀者覺得有趣的東西,某方面也重新定義了新聞編輯室的工作。

媒體人才短缺內容淺碟化 媒體負責任國家才能繁榮發展

龐大的工作量下,媒體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報導內容走向淺碟化。以俄烏戰爭來說,除了報導戰事本身,媒體也應該提供更多分析,例如為什麼俄羅斯要入侵?為什麼烏克蘭可以抵擋俄羅斯入侵?如果俄羅斯總統不是普丁,俄羅斯還會入侵烏克蘭嗎?巴爾吉指出,分析這些事件脈絡很重要,但現在很多記者都沒有注意到

儘管新聞業看似前途黯淡,巴爾吉強調,新聞業仍有經營成功的案例,《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就如同新聞業裡的燈塔,樹立了兼顧新聞倫理與市場需求的標竿。傳統紙媒要進入數位化,首先應該要找到好的人才,想辦法做好新聞工作,讓更多人了解新聞存在的價值,才能找到方法讓新聞工作延續下去,例如英國《衛報》以信託基金,支持記者做出好的新聞。

巴爾吉說:「新聞業對於國家、我們的智慧增長都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負責任的媒體,國家沒有辦法繁榮發展。」

回應人新加坡《海峽時報》駐台記者魏宇靜分享,比較台灣與新加坡的媒體,台灣媒體追求速度,因此常有疏漏;新加坡媒體投注在事實查核的資源比較多,但受到政府管制的壓力。她在新加坡的媒體工作,仍持續思考如何在上級政策和報導專業上取得平衡。例如台灣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她在報導婚姻平權、多元性別議題時,就會受到來自上級的壓力。「 我們希望報導正確的事情,另一方面又不違反整體的政策。要怎麼達到平衡,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媒體必須站在反政府的立場 新聞事件脈絡要根據事實

與會現場有觀眾提問,在新加坡經營獨立媒體遭遇到哪些挑戰?對此巴爾吉指出,新加坡媒體最大的挑戰在於缺乏資源,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提供優質內容,讓大企業支持這些媒體的經營理念。而且很多企業都認為,新加坡政府都說不需要有人來監督,「那我們還要打造這樣的媒體嗎?」巴爾吉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他相信未來新加坡人會問,為什麼我們的媒體這麼糟糕?新加坡《海峽時報》就面臨這樣的困境,接受政府的幫助,何以要站在反對政府立場。

至於獨立媒體在新加坡如何突圍?巴爾吉解釋,新加坡媒體受到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淡馬錫集團兩大勢力控制,想要突破這兩強爭霸的局勢,必須站在反政府的立場。反政府不是不行,但引述來源必須有事實根據,否則會受到政府追殺。因此經營《獨立網》,最重要的是引述來源必須是事實。例如針對新加坡外交部長訪問馬來西亞的報導上,巴爾吉會盡力做到平衡報導,並詳細分析會面的來龍去脈,對新加坡的重要性等,確保《獨立網》的內容是負責任的報導。

在與會現場,擔任主持人的前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為巴爾吉的演講做出結論:「即使在網路時代,媒體也應該查核事實。好的媒體要有好的人才、資源挹注,做一個負責任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