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電視找出路:台灣電視新聞60年」研討會 電視產業應增加公共價值 因應數位海嘯襲來 新聞報導兩極化 公評人角色更顯重要 重視數位轉型 培養閱聽人媒體素養

2022 年 12 月 08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郭宇璇|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台灣匯流研究學會主辦「為台灣電視找出路:台灣電視新聞60年」學術研討會,邀請十位學者分享其與台灣電視相關主題之研究,一同探尋在數位匯流時代下的台灣電視新出路。

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三個場次,分別為「電視新聞:理論篇」、「電視新聞:產業篇」及「電視新聞:環境篇」。本篇為第三場次的「環境篇」紀錄,由《菱傳媒》社長陳申青擔任主持人,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公共電視經理何國華及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何吉森分享各自的研究。

《菱傳媒》社長陳申青分享,40多年前就讀政大新聞系大四時,曾將舉辦的一場研討會成果集結成冊,定名為《回響》。(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菱傳媒》社長陳申青分享,40多年前就讀政大新聞系大四時,曾將舉辦的一場研討會成果集結成冊,定名為《回響》。(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陳申青於開場致詞時分享,其40多年前就讀政大新聞系大四時,曾將舉辦的一場研討會成果集結成冊,定名為《回響》。陳申青將這本絕版的刊物當作傳家之寶保存,他自豪地說:「政大新聞系創系以來大概沒人出過,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陳申青也分享《回響》中引用政大傳播學院前院長潘家慶曾說過的三點建議,與在場的新聞工作者共勉。三點建議包括:新聞寫作需要密集的訓練、為求深度的文字內容,要持續努力進修相關學科知識,以及要求自己與他人不要被大環境汙染

柯舜智: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的發展與挑戰

柯舜智將台灣電視產業比喻為一艘航行在汪洋中的船,爬梳了台灣電視在這60年間經歷的風風雨雨。自1962年開始,她將最初的30年命名為風平浪靜的「三台啟航」階段,接著至2001年為「多頻道揚帆」、2002年至2010年為「驚濤駭浪出海」,2011年至今則為「數位海嘯來襲」時代。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將台灣電視產業比喻為一艘航行在汪洋中的船,爬梳了台灣電視在這60年間經歷的風風雨雨。她將傳播模式的演進分為Broadcasting(廣播)、Narrowcasting(窄播)與Microcasting(微播)三個階段。(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柯舜智將傳播模式的演進分為Broadcasting(廣播)、Narrowcasting(窄播)與Microcasting(微播)三個階段。傳統的「老三台」中視、華視與台視即為以一對多形式對大眾傳播資訊的Broadcasting(廣播),由於當時資源有限,當時的電視台須以綜合型的節目內容,服務所有人的需求。也因為戒嚴社會下的法規管制嚴格,僅有三家電視台的電視產業因而度過了平靜無波的30年

接著,隨著科技的發展、法規管制的解除,及社會對多元資訊的需求提升,1993年有線電視合法化後,便開始蓬勃發展,帶動電視新聞台成立的大熱潮,開創了24小時播放電視新聞的現象,傳播形式也逐漸成為節目較為分眾化的Narrowcasting(窄播)。柯舜智說明,這個時期有三個特色,包括取得與放棄頻道執照的進退場容易、讓記者燃起理想的新聞烏托邦,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她也指出,2000年時,每到「黃金時段」(晚上7點到9點),電視有多達20個播出新聞的頻道

後來,有線電視逐漸區塊化、擁有固定頻道,頻道間的收視率競爭也更加激烈,以政爭、犯罪、八卦與迷信等為主題的新聞逐漸成為電視新聞主流,柯舜智也舉例,如2004年總統大選時電視台不實灌票,及2005年倪敏然自殺事件的過度報導,皆對社會及新聞生態造成不良影響。2005年,「東森新聞S台」更因過度商業化與遭到23次核處等理由,新聞局決定不予換照,後才在S台的訴願下判決復播。

2012年,無線電視完成數位轉換,不僅升級攝影棚與設備,也改變了製播流程並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數位海嘯」開始排山倒海地襲來,各個電視新聞頻道也因數位轉型程度不一,而出現數位落差;轉載新聞的數位平台不對等的分潤機制與不透明的演算機制,也是電視台所遭遇的難題之一。此外,對閱聽人而言,數位海嘯也使其在使用網路媒介時受到影響,例如數位平台上不實訊息氾濫,演算法機制形成單一觀點的同溫層等。

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柯舜智引用傳播學者Pickard提出的「去商業化新聞業」與「公共媒體中心」(Public Media Center)概念,認為應去除為了商業價值而做的腥羶色新聞,並增加重視多元意見的公共價值新聞。柯舜智也強調,新聞在充斥不實資訊的時代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也期許電視新聞能成為大眾信任的品牌,促進公共利益、為社會服務。

何國華:信任危機下的台灣電視新聞公評人研究

何國華的研究以鏡電視和華視52台為例,探討台灣電視產業中新聞公評人的實踐。他解釋,新聞公評人的工作是蒐集事實、代表閱聽人問責,而理想的公評人制度必須具備充分的獨立性、公共利益優先、公開批核新聞表現,以及一切透明等條件。

公共電視經理何國華

公共電視經理何國華的研究以鏡電視和華視52台為例,探討台灣電視產業中新聞公評人的實踐。(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何國華說明,國外的新聞公評人制度已經行之有年,例如日本朝日新聞公評人於1922年成立、美國Louisville Courier- Journal 公評人於1967年成立,以及美國NBC電視台於1993年任用公評人,是美國第一家設有公評人制度的電視台。台灣則直到2021年,新聞公評人制度才正式起步,包括鏡電視成立外部專任公評人辦公室,華視則聘任三位外部兼任的新聞公評人

儘管新聞公評人制度並非新出現的概念,但仍然持續在各地面對一些挑戰。支持公評人制度的觀點認為,新聞並非只是傳遞資訊,也要有透明度和解釋議題的功能;面對新聞報導兩極化、碎片化的現況,公評人的角色也變得更加重要

然而,也有些人強調應以閱聽人為重,何國華舉例,《紐約時報》編輯部反對成立公評人,認為言論解釋權應由編輯台掌握,其並於2017年設立以閱聽人為中心的內部編審制,由互動新聞、社群媒體、行銷和品牌等各部門的成員組成。《紐約時報》認為,透過多元互動的新聞議題與閱聽人建立連結,能使閱聽人的地位提升,讓集體的力量取代個人的監督

至於台灣的新聞公評人制度,除了由於剛起步而未臻完善外,經濟因素考量、人選不易找尋及新聞即時性難操作等,也都是尚需面對的挑戰。何國華也表示,鏡電視公評人翁秀琪曾指出,台灣公評人制度的最大問題,是台灣目前沒有任何法律要求新聞台建立公評人制度

何國華綜合其訪談五位電視產業相關人員的結果,指出在五位受訪者中,有四位支持台灣電視新聞應該建立公評人制度,另一人則認為不應強制要求、但也不反對媒體試辦。此外,華視前總經理莊豐嘉對獨立編審制提出異議,認為外部公評人較具有公信力與可信度,也較能代表閱聽人意見

「什麼是電視新聞公評人制度,台灣多數人還不是很了解。」最後,何國華表示,如今鏡電視和華視52台正在為台灣電視公評人制度扎根,並建立可信度基礎,一切仍尚待更多的社會教育與案例討論,以找到最適合台灣的執行模式。

何吉森:液態社會下新聞媒體之創新與永續

最後一位報告者何吉森,以宏觀角度檢視新聞產業在當今「液態社會」中的現況,並提出創新與永續發展的解方。首先,他簡單回顧電視發展的歷史。1950年代,電視僅是已開發國家中上階級的新娛樂媒介;十年後,台灣電視開始發展、日本與歐美國家也已日漸普及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何吉森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何吉森,以宏觀角度檢視新聞產業在當今「液態社會」中的現況,並提出創新與永續發展的解方。(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如今60年過去,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發布的「2022台灣網路報告」,台灣民眾獲取新聞來源的主力雖仍以電視占比最多(38.25%),但若將搜尋引擎、社群媒體與即時通訊等網路媒介的人數加總,其52.49%的占比遠超越傳統媒介,顯示數位平台已成為民眾取得資訊的主流管道

接著,何吉森比較新型態的新聞媒介與傳統媒介的差異。有別於過去的「固態社會」,他形容當代是富有彈性、易流動與多變的「液態社會」。在液態社會中,社會大眾能藉由在網路社群平台上發表意見,共同參與新聞的產製;新聞媒體也能根據網路上的回饋即時修改訊息內容;新聞的產製模式也從組織化的生產,變成協作性的新聞「策展」(curation),讓閱聽人更容易獲取感興趣主題的資訊

社會環境的轉變,也為新聞業帶來挑戰。何吉森指出,由於受到網路企業的衝擊,新聞媒體的生存能力明顯下降;而新型態的網路媒體由於運作仍不透明,因此不利於各利益關係者做出明智的對話與政策回應。對此,何吉森提醒,人們要了解自己的表達自由權,並認知新聞媒體在生產可靠訊息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於未來新聞業的發展趨勢,何吉森引述2021年新聞自由日的主題「資訊作為公共產物」。他解釋,由於資訊具有普遍近用及多元潛力的特質,應重視其公共性,讓大型機構媒體落實守門人責任、小型獨立媒體有自主的發揮空間,以促進社會公益、為弱勢發聲

何吉森總結了2021年新聞自由日對當今新聞業的三點建議,包括提升媒體生存能力,尤其應重視網路媒體競爭下的數位轉型;加強網路透明度以促進資訊的公共性;以及在虛假資訊與仇恨言論氾濫的時代,培養閱聽人的媒體素養

傳統媒體要能在網路時代繼續站穩腳步,勢必要能有創新之舉。何吉森表示,傳統媒體廣告模式日漸弱化,新聞平台如何因應自身內容與品牌特性,摸索出符合行為科學、能創造對話,並能在液態社會中持續營運的模式,已成為如今新聞業的當務之急。

何吉森分析台灣新聞媒體目前的數位轉型狀況,他指出,會以新聞網站為主要接收資訊管道的台灣人有約95萬人,其中僅有28萬人有付費取得新聞資訊。他也分析,台灣媒體採用的制度與國外的付費牆不同,多採會員制、定期定額捐款與付費授權等方式。而其營運策略主要有兩種,分別為吸引流量以獲得營收的媒體,與量少質精、深度報導特定議題的小眾媒體。

「為了讓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中呈現,需要專業勇氣的實踐。」最後,何吉森也提醒,新聞的創新應在新聞專業和倫理範疇中進行。而為確保新聞業永續經營,他也提出四項引導原則,包含對知識的研究、對言論自由的承諾,追求報導真實及加強獨立自主原則。他認為,早年新聞業領導者在創新時即堅守這些原則,而同樣的精神也將引領當今的媒體走向永續與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