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在過去,也在未來

2022 年 12 月 21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陳洧農|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所舉辦的講座「假新聞,在過去,也在未來」邀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剖析自有人類以來就存在的假訊息,如何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演化出新的面貌來挑撥人心、激化對立;並提出他認為可能的應處之道。

不是新聞的假新聞

近年來,「假新聞」讓許多國家備感困擾,其影響層面之廣,遍及國安、民生、政治、健康。在台灣,假新聞的問題約在「關西機場事件」後開始受到重視,不論是政府機構或社會大眾都備感憂心。

但是,管中祥指出,不實訊息的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從我們自小熟讀的「曾參殺人」、「三人成虎」等成語當中都可以看見這個以往被稱為「謠言」的社會現象。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在考察了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報紙後,寫了一篇文章〈論報館有益於國事〉,指出五種報紙的弊病,包括:瑣碎低俗的鄉野雜談;查證不實的報導;挾帶私人恩怨或利益考量的偏頗評論;憑空捏造的新聞;最後是過度簡化的報導

管中祥說,這些觀察和2018年路透社所指出的假新聞特徵非常相近,可見不論古今中外,都能看見不實訊息的身影。「所以不要過於焦慮,平常心的看待這些事情,因為當你越焦慮,你就越可能被它影響。」

管中祥說明,新聞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媒體再現」的結果。(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管中祥說明,新聞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媒體再現」的結果。(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新聞:再現的真實

管中祥認為,在進入「如何處裡不實訊息」的探討之前,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知到所有新聞都是「媒體再現」的結果

意思是,媒體所傳達的訊息樣貌,牽涉到媒體工作者與其背後的生產機制等因素。人們看到的新聞並不是事件的全貌,而是各種有意或無意的「選擇」和「組合」的結果,被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影響。「在媒體再現真實的過程中,儘管內容沒有不實的成分,也可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斷章取義。」

這種「選擇與組合的結果」,可能讓一個發言表示支持罷工的受訪者可能在新聞工作者的掐頭去尾之下,變成一個對罷工行動滿腹怨言的人。管中祥說,透過「去脈絡化」和「重新脈絡化」,會產生不同的意義與價值表達,「即便如此我們也無法斷然說這是假新聞,但它的社會影響卻可能比假新聞更甚。」

透過媒體對華航機師罷工的報導,管中祥展示媒體如何以「去脈絡化」和「重新脈絡化」建構出新的意義表達。(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透過媒體對華航機師罷工的報導,管中祥展示媒體如何以「去脈絡化」和「重新脈絡化」建構出新的意義表達。(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對立的社會:假訊息的可趁之機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叫空穴來風,換句話說,之所以會有風就是因為有空穴;假訊息之所以能夠進來,是因為有裂縫。

管中祥引述中正大學胡元輝教授的研究,指出當代不實訊息的構成要素有五項:政治與商業勢力、網軍與產業鏈、社群媒體普及、失職的媒體系統、主動的閱聽人

管中祥說,當中的前三項要素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的研究中,有清楚的剖析,例如2016美國總統大選,俄羅斯網軍操作認知戰的方式便是挑選12個在美國容易引起對立的議題,見縫插針地將對立激化,讓對立的兩方越發痛恨彼此,認為彼此是民粹,進而破壞美國民主的信任基礎。

沈伯洋指出,假訊息能擴散的原因之一是,社會本身已存在對立,甚至是一個撕裂的社會,因此「當有人佔據了訊息的核心,就會讓兩個漩渦越捲越烈、越捲越遠。」

管中祥表示,社群媒體之所以在不實訊息的散佈中扮演重要角色,原因在於「它讓每個人都變成傳播者,不只傳播迅速,而且不受限於傳統媒體守門人概念的要求。」

管中祥強調,不實訊息的散佈跟每一個「不假思索就轉傳」的人有關。(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管中祥強調,不實訊息的散佈跟每一個「不假思索就轉傳」的人有關。(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此外,基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在進行分眾行銷的過程中,會以人們的使用行為(點讚、刪好友等)為基礎,會把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同溫層。當訊息越貼近閱聽人的意識形態,越容易取信於閱聽人,因此「同溫層往往是行銷的溫床,更是假訊息散播的溫床。」

事實上,除了新聞本身是媒體「選擇」的結果之外,人們在攝取資訊時,也會經歷「選擇性的過程」。意思是,每個人在面對同樣的內容時,不只是認知到的重點不一樣,甚至詮釋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這和閱聽人的心理特質還有社會狀態有關。

這一點,能從國人普遍認為公視的新聞可信度最高,但收視率卻奇差的弔詭現象看出端倪。「是沒有我們值得信賴的媒體,還是我們不喜歡看這些值得信賴的媒體?」管中祥說:「因此我們在推廣媒體識讀時,重要的不是要批判媒體,而是要學會批判自己。當一個社會越願意理性的思考,就越可能不受到訊息的影響。」

擺弄恐懼與慾望的不實訊息

管中祥表示,社會越混亂,人們越依賴媒介來了解外在的世界,以尋求穩定性。例如20年前白曉燕命案發生時,人們每天熱切地追蹤新聞報導,確認槍擊要犯是否逃亡到自家附近;回顧兩年多前,疫情爆發不久時,民眾也特別容易受到訊息影響而產生搶購物資等行為。換言之,社會越混亂,人們就越仰賴訊息,訊息也越能影響人們的行為模式

紀錄片《戰爭催眠術》提到許多國家在進行軍事擴張或政治擴張時,如何透「宣傳」來達成目的。影片中提到,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以改善經濟為訴求,讓希特勒得以勝選;而為了正當化希特勒的軍事擴張,祭出的大旗便是以「波蘭的攻打」為由的亡國危機。「可以看到發大財跟亡國感是全世界政治人物非常會使用的手段,台灣也不例外。」管中祥說道。

談及希特勒的勝選以及侵略行動,管中祥認為箇中緣由值得吾人引以為鑑。(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談及希特勒的勝選以及侵略行動,管中祥認為箇中緣由值得吾人引以為鑑。(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戈培爾曾經說:「群眾對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他們對情感訊息有較多的反應,情感宣傳需要擺脫科學和真相的束縛。」也就是說要人們理性地討論抽象事物非常困難;反之,接受訊息時,人們很容易在情感面被觸動,因此挑動情緒的訊息才更容易產生影響力,假訊息亦然

媒體因何失職?

管中祥表示,媒體一個非常龐雜的組成,受到各式各樣的力量的影響,包括政治立場、財團背景等,而勞動條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他說,台灣的媒體工作量非常龐大,例如TVBS跟三立電視台在嘉義都只有一個記者,而公視在成立台語台之前,雲林縣跟嘉義縣都由同一名記者負責,責任區域十分遼闊。通常一位平面記者一天要發十來則新聞,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期待記者做好查證工作。「沒有好的勞動條件就不會有好的專業服務。」

管中祥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2018年底,嘉義縣政府因為整路工程,擬將路樹砍除,引發在地鄉民抗爭護樹,管中祥也參與其中。某日詩人吳晟到場支持並發表演說,引起許多媒體關注、報導,不料當天下午在網路上出現的新聞標題竟是〈「北漂」成選戰熱門話題 詩人吳晟:用法錯誤〉。

許多記者後來都傳訊給管中祥表示歉意,並表示翌日會在紙本報導上再刊登一篇文章。管中祥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模糊焦點的報導,原因在於媒體將點閱率作為KPI所帶來的壓力。「所以不要再說記者腦殘了,記者要左邊顧理想,右邊顧肚子,在夾縫中求生存。」

管中祥指出,當我們看見「模糊焦點」的報導,甚至是「腦殘」的報導時,必須意識到這背後可能有結構性的因素。(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管中祥指出,當我們看見「模糊焦點」的報導,甚至是「腦殘」的報導時,必須意識到這背後可能有結構性的因素。(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立法管制的風險:寒蟬效應

管中祥表示,以法律規範來做為管制假訊息的手段時,必須意識到其中的風險。例如,《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5條的5項提到的「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但是對於何謂「謠言」,何謂「影響公共之安寧」都沒有明確的定義。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能憑著一己之好惡,指控他人的言論是謠言;長此以往,可能引發寒蟬效應,對言論自由產生莫大的危害

管中祥說,許多記者曾向他反應,自己的報導明明經過查證,卻遭人報警指控是假新聞,令他們對自己的記者生涯感到沮喪、困惑不已,自問:這樣我還要繼續做報導嗎?

此外,管中祥也提醒:「不要以為政府否定的新聞就是假新聞。」因為儘管媒體具有政令宣導及社會溝通的功能,卻也同時肩負著監督政府的職責,因而經常站在與政府對立的立場。

他說,威權國家尤其喜歡管制假新聞,考慮到這一點的話,也很難期待媒體或平台的自律能發揮功效,因為平台自律的背後很可能是政治的壓力,中國的新浪微博就是一例

管中祥表示,立法管制假新聞,並同時兼顧言論自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管中祥表示,立法管制假新聞,並同時兼顧言論自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約記者陳洧農攝)

不實訊息的應對之道

以此觀之,種種方法皆非萬全,吾人究竟該如何面對不實訊息?管中祥表示,其實很多時候,只要運用常識,並且更加小心謹慎,就能避免不實訊息的危害。例如「我媽媽是高嘉瑜議員在台北一中的同學……」這樣的訊息,只要知道高嘉瑜是立委而非議員,台北也沒有台北一中這所學校,則內容真假不言可喻。

再者,就是要記得確認資訊的來源。若來源是網站,是否有標明是何人或哪個組織所成立?若來源是文章,是否有作者署名?基本上,除非是為了保護吹哨者,新聞報導都是有記者署名的,因為這牽涉到訊息的發布者須負的法律責任。訊息所指涉的時間地點也是需要確認的基本要點。

最後,管中祥表示,逃脫自己的同溫層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很困難,畢竟沒有人會想對自己討厭的人或內容按讚,因此要盡可能慎選可信賴的媒體。他建議使用Feedly或是Flipboard這類使用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資訊聚合)的新聞聚合應用程式,自訂想使用的平台,才不會一再收到同溫層或來路不明的資訊來源推播,成為不實訊息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