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100週年論壇:數位轉型下的BBC

2023 年 01 月 10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郭宇璇|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2022年恰逢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成立一百週年,台灣匯流研究學會主辦「BBC 100:數位轉型下的BBC」論壇,邀請四位與BBC有研究與合作經驗的學者專家,分享BBC作為世界知名、歷史悠久的新聞廣播機構,其成立一百年來的重要歷史,以及在數位匯流時代下,BBC數位轉型的機會與挑戰。

本次論壇內容主要圍繞在三個議題,分別為「走過100年的公共廣播電視」、「數位轉換:陣痛、產製、成果」,以及「挑戰:平台、國際、財務」。分享的講者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鏡電視藝文中心總監曹琬凌,以及過癮科技公司創辦人鄭凱駿;主持人則由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擔任。

「BBC 100:數位轉型下的BBC」論壇,邀請四位與BBC有研究與合作經驗的學者專家分享。(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BBC 100:數位轉型下的BBC」論壇,邀請四位與BBC有研究及合作經驗的學者、專家分享。(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馮建三:BBC可信度高、影響力極大 但報導立場仍時有爭議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以具體的數據與案例,分享BBC的影響力與其面對的爭議。馮建三舉例,在分析2016年英國民眾收看新聞時間的調查中,可發現民眾無論是透過電視、收音機或網路等媒介收看新聞,最常看的媒體皆為BBC。在媒體信任度方面,雖然近年BBC的可信度略微下降,但仍然領先其他媒體。此外,BBC也展現了高效率的研發與創新能力,例如在2007年即推動iPlayer隨選視訊,早於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五至六年。

馮建三也引用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曾說過的話,其原先認為即使BBC聲勢如日中天,在新的數位科技發展之下,勢必會讓公共服務廣電業者逐漸難以為繼。但事實上,BBC透過數位科技強化競爭力,打破了公營機構因沒有經濟壓力而缺乏創新動力的迷思。《經濟學人》也指出,BBC提供繁複多端、變化有致的廣電內容,提升英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然而,BBC也有一些遭人詬病的缺點。馮建三指出,BBC的財政制度相對落伍,相關問題包括其只針對「電視」收取執照費,而忽略其他如手機、電腦等媒介;以累退稅制(regressive tax)收取執照費不盡公平,無論收入多寡皆繳納相同費用,且許多歐洲國家已修改相關制度;此外,海外服務、老年人執照費,以及贊助與培養地方報業記者等所需費用應由政府編列預算,而不是由BBC自行吸收。

除了財政問題,BBC的報導立場與框架也引起質疑。馮建三舉例,在1926年英國大罷工時,執行長雷斯(John Reith)曾說:「假設BBC為人民服務,又假設政府為人民服務,那麼在這場危機裡,BBC必定為政府發言。」反映了BBC是站在維護當前體制的角度,而未能完全反映民意

另一個案例是在2015年,柯賓(Jeremy Corbyn)上任工黨黨魁,其政治立場引起英國主流媒體批評與抹黑,BBC也不例外。而且,馮建三指出:「BBC因為平常公信力太好,這時候它這樣講,大多數人就跟著這樣相信。」

在近期的烏俄戰爭中,BBC以特定框架報導議題的問題更加嚴重。BBC前記者Robin Aitken即質疑:「戰爭悲劇發生之前,西方將俄羅斯妖魔化,在多大程度助長了悲劇的發生?」而BBC也是妖魔化俄羅斯的其中一員。

最後,馮建三分析,在重視演算法的社群媒體時代下,BBC要偏重商業導向、抑或堅守公共價值,便是重要的抉擇。而他也強調,「這是政治問題、不是科技問題。」BBC不會因為新科技的出現而衰退,但卻可能因為政治方針轉變,而走往不同的方向。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分析,在重視演算法的社群媒體時代下,BBC要偏重商業導向、抑或堅守公共價值,便是重要的抉擇。(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分析,在重視演算法的社群媒體時代下,BBC要偏重商業導向、抑或堅守公共價值,便是重要的抉擇。(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程宗明:結合背景與時代脈絡 BBC People成探究BBC百年歷史新觀點

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從為BBC帶來重大改變的人物出發,分析BBC經營方針的轉變與其時代脈絡。他表示,從這些「BBC People」的個人背景與特質,除了可以了解其對BBC的貢獻外,也能發現BBC在不同時期所重視的價值為何。最後,程宗明也提出BBC當前面對的挑戰、與尚需處理的問題。

在1990年代至千禧年前後,Michael Starks幫助BBC進行初步的數位轉型,而John Birt也引進發展研究報告、財政管理策略等,改變了BBC的經營模式;過去的BBC較重視節目製作,缺乏企業經營的規劃。程宗明形容:「John Birt來之前BBC是另外一個BBC,他來了之後,BBC是現在的BBC。」顯示John Birt對BBC的影響之鉅。

程宗明引用Kung-shankleman與 Lucy所著的《透視BBC與CNN:媒介經營管理》一書中的內容,指出John Birt推動了BBC一系列的策略創新,包括工作流程、組織結構與節目製作等,同時也確保了英國在國際上的廣電首席組織地位。此外,John Birt也提出新的人力結構,除了製作人外,也涵蓋政策資訊與會計財務等管理者。

接著,程宗明介紹於2006年至2012年間擔任BBC營運長的Caroline Thomson。她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原先是BBC的記者、製作人,而後從事管理職,反映了節目製作與企業管理未必是兩個互不相關的領域,而是能將策略管理內化到節目製作中,找到兩者共同的語言一起往前走。

至於BBC目前所面臨的挑戰,程宗明歸納出「政治、環保、經費」三點。在政治層面,雖然BBC透過調查數據證明了自身的價值與影響力,但仍需抵擋來自技術、商業與政治等多方外部勢力的襲擊;在環保層面,程宗明指出,BBC需思考如何提出全方位氣候行動的媒體方案、以及如何促進多邊主義的全球精神;在經費層面,過於繁複的法遵預算程序與執照費爭議,皆是BBC尚待解決的問題

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表示,從「BBC People」的個人背景與特質,可以了解其對BBC的貢獻,也能發現BBC在不同時期所重視的價值。(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表示,從「BBC People」的個人背景與特質,可以了解其對BBC的貢獻,也能發現BBC在不同時期所重視的價值。(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曹琬凌:走過重大爭議 BBC已是「全世界的公共財」

鏡電視藝文中心總監曹琬凌以〈BBC100 從兩份獨立調查說起〉為題,分析2004年的〈赫頓報告〉(The hutton report)與2021年的〈戴森報告〉(Dyson Report)兩份因BBC相關爭議而製作的調查報告,對BBC的改革帶來的影響;以及與聽眾分享BBC在年度報告中提出的機會與挑戰。

2003年,BBC刊出譴責英國政府誇大伊拉克生化武器威脅的報導,其消息來源為英國政府武器專家、生化博士凱利(Dr. David Kelly)。此事遭披露後,凱利在數天後自殺身亡。英國政府宣布展開調查,並在2004年1月發布〈赫頓報告〉,稱英國政府並未有不當行為,數位BBC高層因而辭職。BBC也針對此事,修訂製作人守則,並成立新聞委員會強化申訴機制

2021年發表的〈戴森報告〉,則揭露了1995年BBC記者馬丁.巴希爾(Martin Bashir)為了採訪威爾士王妃戴安娜(Diana, Princess of Wales),以假造對帳單作為親近戴安娜的手段。曹琬凌分析,此事件凸顯了BBC長久以來建立的專業形象,使其不願意相信旗下記者可能會以具爭議的方式取得採訪機會。即便如此,BBC內部仍然針對此事,檢討其對於新聞自律的準則。

前BBC董事長Michael Grade在〈戴森報告〉發表後,也對此事件提出反思:「(資深管理階層)在意的似乎總是在於報導站得住腳、認為節目永遠不會犯錯,以致忽略真正發生什麼。只有獨立調查能夠梳理它,至少指出反常。」對此,曹琬凌以「香蕉皮」比喻,指出BBC即使擁有百年歷史與專業,仍不能過於驕傲,若不慎踩到香蕉皮仍然會滑倒

接著,曹琬凌分享了BBC在年度報告中提出的挑戰、風險與解方。面對閱聽眾收看新聞的方式改變,BBC認為應提升並更新各數位平台使用者經驗與功能、推動數位優先計畫、投資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以及優化iPlayer使用者經驗等。在財務風險方面,如何在高物價下有效率地產製高品質與創意內容,以及面臨執照費收益下降、商業營運部門無法回應市場挑戰等,皆是尚待改善的問題。

即使BBC曾面臨重大爭議、目前也仍有困難需要解決,曹琬凌仍然看好其這一百年來創造的公共價值。「他們為了一個案子可以發表很厚的獨立報告,這就是專業的精神。」她形容BBC是「全世界的公共財」,世界各國都應該借鏡其典範與歷史,將之視為理想媒體的準則

鏡電視藝文中心總監曹琬凌形容BBC是「全世界的公共財」,世界各國都應該借鏡其典範與歷史,將之視為理想媒體的準則。(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鏡電視藝文中心總監曹琬凌形容BBC是「全世界的公共財」,世界各國都應該借鏡其典範與歷史,將之視為理想媒體的準則。(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鄭凱駿:BBC節目漸趨多元 年輕化、在地化成趨勢

過癮科技公司創辦人鄭凱駿以〈BBC的台灣敘事〉為題,以自身作為製作人與BBC合作約20年的經驗,分享他對BBC的觀察。他表示,近年來BBC在新聞與節目的主題、風格及呈現方式上皆有所轉變,有逐漸年輕化、在地化的趨勢

首先,鄭凱駿分享第一次與BBC合作的作品,是2004年播出的BBC系列紀錄片〈Mind,Body & Kick-Ass Moves〉。其以各國武術文化為主題,當中也介紹了台灣的氣功與反恐部隊等,該節目在世界各國皆獲得高收視率。在當中可見到較為活潑、戲劇化的拍攝與剪輯手法,鄭凱駿笑說:「如果不講它是BBC,你會覺得它是美國頻道的節目。」

而BBC除了新聞節目外,也陸續推出如介紹科技的《BBC Click》、推廣旅遊的《BBC Travel》等節目,主題內容多元,有時也會與各地政府單位合作。其中也不乏台灣的身影,從較嚴肅的台海危機議題、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再到台灣搖滾天團五月天,皆曾出現在BBC的各大節目中。鄭凱駿分析,此一趨勢表示BBC想製作更多能吸引年輕人的節目、以及BBC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商業收益

即使是政治相關的議題,在BBC上也不只限於嚴肅的呈現。一則短短30秒的台灣國會打架影片,配上生動的音樂後顯得娛樂感十足,「這個短片在TikTok點閱率超過兩億。」鄭凱駿表示,這也反映了在當今的社群媒體時代,能夠吸引閱聽人目光的短影音已成為主流,在思考如何呈現新聞內容時,「全部都是social media first(社群媒體優先),甚至坦白說,都是TikTok first(抖音優先)。」

除了年輕化之外,在地化也是BBC關注的重點。近年來,BBC中文網發展得有聲有色,內容貼近當地文化、並以全中文呈現。例如近期在台北錄製的〈全球問答論壇:台海危機及台灣年輕世代〉即獲得廣大迴響;較為生活化的主題如〈萬秀洗衣店爆紅背後的故事 蔡英文:讓世界看見台灣〉以及〈台灣一美術館舉行「殭屍」展 爭議下仍然人氣爆滿〉,在翻譯成不同語言的版本後,仍能在世界各國引起共鳴。



鄭凱駿分析,BBC願意報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聞,反映出「台灣記者的報導開始有機會取得信任。」他表示,10多年前他剛與BBC合作時,「英國的監製都說,我們比你更了解英國的觀眾。」但在全球在地化的浪潮之下,帶有人情趣味性的地方新聞,也具備值得報導的新聞價值,在國際社會中被閱聽人接受的機會也提高許多。

最後,鄭凱駿總結,雖然BBC近年有些許爭議,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仍然相當大,「我常常跟BBC合作一個節目之後,大概隔天,就收到四個國家以上的朋友的反饋,表示還是很多人會看。」他與BBC合作多年,仍然非常敬佩BBC保有公共服務的精神,即使BBC出現財務問題,他仍堅定表示,「我們跟BBC合作絕對不是因為它錢多,是因為我們都希望BBC一直在,而且越來越好。」

過癮科技公司創辦人鄭凱駿分享,近年來BBC在新聞與節目的主題、風格及呈現方式上皆有所轉變,有逐漸年輕化、在地化的趨勢。(特約記者郭宇璇攝)

過癮科技公司創辦人鄭凱駿分享,近年來BBC在新聞與節目的主題、風格及呈現方式上皆有所轉變,有逐漸年輕化、在地化的趨勢。(特約記者郭宇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