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傳院Media Talks|我們還有媒體公共領域嗎?

2023 年 03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宋思彤|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打開電視,新聞台的政論節目當道,不同來賓、不同頻道都有各自的立場跟想法。雖然抱持著「多元價值」是民主國家的價值所在,不過這些對話,真的能讓兩派彼此對話嗎?這些思考,真的能促進更美好的社會嗎?

說到這裡,許多人也不禁懷疑:媒體,真的還有所謂的「公共領域」嗎?

政大傳院舉辦Media Talks媒體沙龍系列講座,以「媒體公共領域」為題,現場邀請《上報》董事長王健壯(左起)、清大社會所教授姚人多及主持人、政大傳院兼任教授郭力昕一同開講。(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政大傳院舉辦Media Talks媒體沙龍講座,以「媒體公共領域」為題,邀請《上報》董事長王健壯(左起)、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姚人多及主持人、政大傳院兼任教授郭力昕一同開講。(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所主辦的Media Talks媒體沙龍論壇,2022年冬季場以「我們還有媒體公共領域嗎?」為主軸,以媒體與公共領域的交集為核心,討論身為「第四權」的媒體,其功能、威信是否依舊存在。

最終場由政大傳院兼任教授郭力昕主持,並邀請《上報》董事長王健壯、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姚人多擔任來賓。兩人在媒體跟政治領域上,皆有學術與實務層面的豐富經歷,不同立場、價值的相互碰撞,也發人省思。

當今的媒體喪失功能了嗎?

「媒體喪失功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政治」,王健壯犀利的言詞,一語道破目前媒體面臨「權威困境」的關鍵點。

《上報》董事長王健壯談到媒體喪失功能的原因,「關鍵即在政治」。(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上報》董事長王健壯談到媒體喪失功能的原因,「關鍵即在政治」。(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王健壯舉例,德國學者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曾在幾個月前,對俄烏戰爭發表了「有別於西方媒體的觀點」引發討論,內容主要是批判傳播媒體,無法扮演「理想公共領域」的角色。

媒體,甚至是一個政治附隨者的角色」,王健壯認為,時至今日的媒體已經過度商業化,甚至成為了「文化工業」,喪失了原本應該具備的功能——監督者與反對者的角色。他認為,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的政治,都走向了「極端化」。而媒體也同樣走向了同一條路。

媒體應該要是其是、非其非」,王健壯引用清末知識份子梁啟超所說,台灣在漫漫長路後終於爭取到新聞自由,那就應該要將它轉化為「新聞專業」。他認為,現今媒體反其道而行,不只都在討論瑣碎的議題,「談的都是一些跟多數人沒有相關性的議題」

王健壯感慨,當媒體被用顏色、統獨立場來區分,媒體也不起身為此辯駁、反抗,「它要如何發揮公共領域的功能呢?」

社群媒體的亂象,導致公共領域的美好想像幻滅

「古典的言論自由理論,大家比較熟悉的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表意自由,」王健壯補充,能夠足以支撐這些自由形式,主要有兩者在支撐,像是:更多的言論(more speech)、自由市場(free market)等兩大支柱。

更多的言論,確實能塑造多元的自由環境。不過,在網路時代卻產生了一些問題。

社群媒體具有跨地域性、近用門檻低、即時性或去中心化等特質,也能夠讓人們更自由地發表意見。但王健壯直言,在自由市場的發展之下,人們的意見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原本大家冀望網路媒體能打造更廣闊、不受限制的公共領域,現在看來是背道而馳。

「西方的政治學、新聞學的著作已經告訴我們,社群媒體不但沒辦法成為『健全民主程序』的角色,它反而成為了民主政治的威脅」。王健壯指出,2016 年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就面臨了這道關卡,「台灣在此時此刻,也正面臨這個問題」。

政大兼任教授郭力昕擔任主持人,以不同面向的角度,帶領聽眾思考實踐「媒體公共領域」的可能性。(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政大兼任教授郭力昕擔任主持人,以不同面向的角度,帶領聽眾思考實踐「媒體公共領域」的可能性。(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王健壯觀察,目前社群媒體普遍有兩大現象——首先是「極端化」。尤其在網路之下,立場兩端的對立更被放大。因此,網路上的「真實」並非真實,「而是所謂同溫層的真實、是所謂演算法的真實」。

第二個現象是「流言與統治者」。王健壯發現,不論是誤植那樣的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或是刻意為之的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這些內容在社群媒體上都流傳地更快。掌握話語權的「網紅、酸民、網軍」,也主宰著網路世界。而真正的「現實」為何?可能就成為了這些「有心人士」刻意塑造出來的內容。

王健壯認為,台灣已經成為「媒體統治」的社會,在 2014 年洪仲丘事件就能窺見——檢調跟著媒體辦案、新聞所言成為線索。也就是說,媒體主導輿論走向,權力甚至大過於政府

這樣的模式是否健康,或許還需要討論。王健壯請在座來賓試想,「如果現在主導民意走向的人,是所謂的網紅、酸民、名嘴,甚至變成網軍。這樣的媒體,還具有『公共領域』的資格嗎?」

王健壯藉著上述分享,悲觀地認為,「台灣的媒體,已經沒有公共領域了。」

同溫層效應、公共領域之間的衝突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姚人多,在政治圈的實務豐富,更曾擔任總統蔡英文的文膽,他也藉這些經驗整理對「公共領域」的看法。(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姚人多,在政治圈的實務豐富,更曾擔任總統蔡英文的文膽,他也藉這些經驗整理對「公共領域」的看法。(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姚人多大致同意王健壯的觀點,但也認為西方理論中,對公共領域的「前提」有些偏誤。

舉例來說,理論假定「人在政治上是理性的」,但姚人多一語道破:「人在政治上從來就沒有理性過」;另外,也有假設認為「觀眾收看新聞,是希望得到理性化的答案」,姚人多則引用美國研究指出:「觀眾會觀看媒體,只是想看到『跟自己的世界觀相符』的東西」。當不一樣的意見出現時,閱聽人並不會修正先前的看法,反而會更鞏固原先的看法

還有一個模式,是哈伯瑪斯在提出理論時沒有的——社群媒體的誕生。姚人多指出,傳統理論認為媒體是少數的稀有財、公共財;但時至今日,每個人都已經能自主使用媒體,兩者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姚人多也藉著自身的社會學理論與政治實務,以「人性角度」來討論公共領域幻滅的原因。

「每個人都想要活在被擁抱、環繞的情境之中」,這是人性方面的解讀。同時,社會趨勢的發展,導致「每個人都想跟自己的同溫層在一起」。這也讓新聞媒體有機可趁,在結合內在與外在因子的機會下,媒體也發展出不同立場,吸收各自的擁護者與閱聽人

媒體只要服務某個特定顏色的選民,就可以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中存活下來」,也讓姚人多發現:「大眾」媒體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分眾」(microtargeting)時代的來臨。他指出,美國其實也面臨了相同問題。

姚人多也以總統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為例,並認為「這個社會還是有理性討論的空間」。他期盼社會開始重視、思考公共領域存在的必要性,「否則這樣的兩極化政治,他只會持續下去、不會趨緩。」

台灣媒體都變成「綠媒」了嗎?
郭力昕(右)主持Media Talks媒體沙龍系列講座最終場,邀請王健壯(左)、姚人多(中)暢談「媒體公共領域」存在的必要性。(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

郭力昕(右)主持Media Talks媒體沙龍系列講座最終場,邀請王健壯(左)、姚人多(中)暢談「媒體公共領域」存在的必要性。(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

王健壯、姚人多在政治的立場上迥然不同,面對本次對談最敏感的問題——台灣媒體變成「綠媒」(意即偏向執政黨的媒體)了嗎?——絕對會引發熱烈的討論。

「台灣媒體監督、批判的矛頭,大多數都在在野黨的身上,」王健壯舉例,其實在英國也有所謂的「泛政治媒體」。不過,台灣媒體把事情的本質、是非作為政治的犧牲品,已經將媒體應該扮演的角色拋諸腦後

「媒體應該要以道抗勢」,王健壯引用史學家余英時所言,感慨現在的媒體反而「依附著權勢」,令他相當失望。既使如此,他依舊「不信東風喚不回」,持續站在第一線,就是想做好反對者的角色。

談到綠媒的問題,姚人多直言,像是三立、民視、《自由時報》等媒體並不認為自己是綠媒,「他們覺得自己是在捍衛台灣,所以也能談出所謂的價值跟理念」。因此,姚人多沒有這麼悲觀。他認為,藍綠綁架的世代只停在 1990 年代的學運,未來要進入傳播媒體的年輕人,已經不受藍綠所束縛、綁架。如今的年輕人,已經步入嶄新的世代。

「你們本身就是一股『超越』的力量」。他期許未來的學生身上能乘載著「道」,並記住「媒體是永遠的反對黨」,就沒有特定立場媒體能操弄人心的問題。他以社會學家的角度直言,或許現在還沒有看到契機,但國內的政治跟媒體生態正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台灣媒體都只監督在野黨這件事,It’s not ture(不是事實)」,話鋒一轉,姚人多回應了王健壯對媒體立場的看法。

姚人多認為,王健壯至今仍堅守在新聞崗位上,最大的原因就是身為「新聞人」的使命感。他也不諱言地說,雖然他不全然同意王健壯的觀點,但他也強調,能夠呈現多元的想法跟立場,就是民主社會的難能可貴之處

台灣媒體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分享他在之前在華視新聞部擔任經理的改革經驗,以及他對媒體與公共領域的期許。(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分享他在之前在華視新聞部擔任經理的改革經驗,以及他對媒體與公共領域的期許。(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

坐在台下的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前華視新聞部經理黃兆徽,則以聽眾身份發表在新聞實務上的經驗。

黃兆徽在 2018 年共同創辦「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當時正值關西機場事件,也讓他感受到「原來假消息是會致人於死的」。接任華視新聞部經理後,她也啟動了對新聞台的改革——藍綠平衡、新聞專題化、增加國際新聞等。她坦言初期掉了 7 到 8 成的收視率,不過很快就回來了,而且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回饋。

「就放棄吧,媒體沒有公共領域了」,黃兆徽認為不能抱有這種心態。尤其在現今網路訊息滿天飛、真假難辨的情況下,許多觀眾反而會「回流」到電視媒體,期待能夠看到真確、簡明扼要的消息。因此,媒體的公共領域還是相當重要。

她也強調,台灣還有公廣集團的存在,她期許閱聽人、傳播學者,能夠對公共媒體有更多的期待和鞭策。

公共領域是一個夢、標竿,可能從來都沒有實現過,但此刻的台灣媒體是處在亂世」,對於媒體已經忘記自己該扮演的角色,王健壯一方面擔憂、另一方面也對年輕人抱持著希望。

「新聞記者沒有悲觀的權利」,王健壯期待台下的傳播科系學生,能夠扮演開創新時代的先鋒者,手握著先人所種下的「民主果實」,在媒體產業上堅守崗位、發光發熱。

政大傳院Media Talks系列最終場,討論媒體的公共領域存在與否,吸引許多學生、業界人士進場一同思考。(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

政大傳院Media Talks系列最終場,討論媒體的公共領域存在與否,吸引許多學生、業界人士進場一同思考。(政大傳院 Media Talks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