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F公布2023年新聞自由指數 亞洲專制國家墊底 AI新聞內容農場增長
「無國界記者」(RSF)於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表「2023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2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調查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環境,不到三成的國家與地區表現良好,高達七成的新聞業環境「糟糕」(bad)。新聞自由不只受到政局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演變,本次報告也提到了假內容產業帶來的威脅與危害。
Read More2023年05月1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無國界記者」(RSF)於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表「2023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2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調查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環境,不到三成的國家與地區表現良好,高達七成的新聞業環境「糟糕」(bad)。新聞自由不只受到政局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演變,本次報告也提到了假內容產業帶來的威脅與危害。
Read More2022年12月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伊朗22歲女子瑪莎阿米妮(Mahsa Amini)在2022年9月疑似遭警方施暴過世,引發該國大規模示威浪潮。為了封鎖消息、鎮壓反對聲浪,伊朗政府持續逮捕新聞工作者。最初率先報導阿米妮之死的兩位女記者——哈梅迪(Niloufar Hamedi )與穆罕默迪(Elaheh Mohammadi),近日更遭到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之罪起訴,很可能被判死刑,伊朗新聞界與國際組織正極力救援。
Read More1993年,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的5月3日定為「世界新聞自由日」,旨在提高新聞自由的意識,並提醒各國政府重視言論自由。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同日公布了《2022年新聞自由指數》報告,並以「兩極化的新時代來臨」為當今全球資訊傳播現況,做了註解
「新聞自由指數」調查了180個國家與地區的新聞自由情況,由最佳到最差依序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狀況良好」(Good situation)、「狀況尚可」(Satisfactory situation)、「有問題的」(Problematic situation)、「情況嚴峻」(Difficult situation),與「極其嚴重」(Very serious situation)。
Read More關於本文:
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媒體與國際發展系資深講師Martin Scott與倫敦大學城市學院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新聞系主任Mel Bunce在非營利媒體平台《The Conversation》聯合撰文,以Global effort to defend journalism needs a reset – here’s how to do better為題,針砭全球新聞產業面臨的困境。
《卓越新聞電子報》取得兩位作者首肯,全文翻譯此文。原文採用創用CC授權(CC BY-ND 4.0),在不更動、改作原文前提下,於每段原文下方附上中文翻譯。
Read More後疫情時代,為了因應病毒的擴散,許多國家都採取了緊急應變的措施,無形中,政府的權力擴張了,全球不論民主或極權國家,新聞自由都大開倒車。在這個新的變局中,民主政府究竟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又要如何應對在疫情影響下增加的不實訊息?
Read More無國界記者組織艾瑋昂呼籲台灣政府,讓台灣成為所有報導中國事務的記者們能夠自由報導的空間,藉由幫助記者們來台駐點,台灣展現自身與全球事務息息相關,以及對於新聞自由、人權和民主價值的投入。此舉必然提升國際社會對台灣至今傑出成就的認知,同時也能使國際間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報導比例更加平衡。⋯⋯
Read More我深信新聞報導的自由是民主主義的基石。台灣民眾雖然常批評「台灣的媒體太過自由了」,但台灣新聞報導的自由度確實可以跟世界誇耀。這是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長久的一黨獨裁體制下,許多前人先進一起努力得到的勝利成果。如果真要說有問題的話,我認為並不是「太過於自由」,而可能是一部分的媒體將「自由採訪」一詞使用上犯了錯誤。⋯⋯
Read More在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台灣正式名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俗名為「武漢肺炎」)的蔓延下,世界各地都出現政府以危機管理為名打壓新聞自由的情況。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的《2020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使新聞自由遭受威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