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冠肺炎

2022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柯皓翔×李又如×李郁欣|圖文搭配契合度比畫面豐富度重要 記者要抵抗故事誘惑 視覺化呈現新聞走向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2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邀請2021年卓越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入選的六件作品創作團隊,分享其專題的發想理念、製作過程及感想,也互相交流對數位敘事報導的觀察與看法。評選出這些「新聞敘事創新獎」優秀作品的五位評審也與會講評,以讀者視角分享這些新型態報導帶來的驚喜與啟發,並提出改進建議。

Read More

「反科學」社群騷擾記者及科學家 學者警告:網路攻擊恐危害言論自由 助長極右翼勢力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激化了歐美國家陰謀論社群,網路上興起「反科學」的攻擊言論。這些來自電子郵件、即時訊息、社群媒體等各種數位管道的騷擾和人身威脅,讓傳遞科學資訊的記者、科學家們受到某種形式的暴民審查。學者警告,網路攻擊行為不僅影響言論自由,更反映出威權主義、極右翼勢力興起的危機。

Read More

期刊衝點擊數、科學家衝發表量 「科學」如何成為假訊息溫床?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出現「不實訊息大流行」,突顯科學新聞的重要性。科學新聞是政府推動公衛政策的重要媒介,也是民眾理解防疫措施的管道。社群平台上大量的不實訊息不僅危害健康,更破壞民眾對科學的信任。過去許多學者將不實訊息問題歸咎於社群平台業者。但有時候,科學本身就是假訊息的來源。

Read More

新冠疫情下美國新聞業裁員概況

重點摘要
• 從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全美至少6,154名新聞工作人員被解僱,其中包括編輯和非編輯人員。
• 在新冠疫情期間,至少有100家美國新聞機構關閉,其中14家已恢復營運,另有42家媒體被其他出版商收購,被淘汰數量達到128家。
• 許多地方新聞媒體難以生存,營收下滑,員工人數大幅減少。
• 雖然聯邦政府工資保障計劃(PPP)和來自科技業的救助基金減輕了疫情對新聞機構的影響,但也僅僅是舒緩了裁員的速度。
• 少數新聞機構正從財務的泥沼中逃出,目前看來甚至比疫情之前還要好。

Read More

2022年《路透社》紀念講座| 坦克、TikTok和信任:動盪時期的新聞業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路透社》紀念講座每年度舉辦,邀請全球菁英新聞工作者,針對當年度新聞產業的重要議題發表演說,並在會後進行座談。

今年(2022年)講座邀請《路透社》總編輯加洛尼(Alessandra Galloni),以「坦克、TikTok和信任:動盪時期的新聞業」為題發表演說。

Read More

🇺🇸「新聞危機計劃」的五大重要發現

就在 2020 年 3 月,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響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陶氏數位新聞中心發起了「新聞危機計劃」,開始追蹤新聞編輯室的裁撤情況。這個追蹤的地圖顯示新聞業持續面臨危機的部分故事:動盪不安的疫情嚴重傷害了新聞編輯室、新聞工作者,以及他們所應負責服務的社區。

Read More

疫情下的逆襲:看《黑人新聞》如何扭轉種族與疾病的負面敘事

美國《黑人新聞》(Black Press)長期以來,致力翻轉社會將黑人健康和種族負面連結的問題,也是最早將新冠疫情危機「種族化」的領航者。《黑人新聞》透過新聞報導提供非裔族群客製化的資訊、增加閱聽眾的疾病敏感度及預防觀念,同時凸顯了數百年來因結構性不平等造成族裔間的「健康落差」。

Read More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下)

陳璽尹表示,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是個國際組織,我國則以科技部計畫的方式運作。目前團隊包含具備生物醫學專業、以及媒體公關經驗的成員,掌握 415 位專家和 135 位媒體網絡,協助記者進行科學查證時,能採訪到最相關的專家。

Read More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上)

「如果有些謠言你已經知道要花很多時間處理,那發布報告時,就已經沒有回應社會的能力了。」
面對每天推陳出新的大量不實訊息,李怡志認為,若能透過研究分析,找出傳播效力高、但可迅速查核的謠言,即可在日後面對常態性不實訊息攻擊時,能以最即時、有效的方式告訴大眾真相,遏止謠言傳播。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