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普立茲獎

攝影記者:那些在第一排看戲的人們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這群人在第一排看戲」邀請到資深攝影記者楊永智,細數那些自新聞攝影誕生以來,一次次影響、改變人們「觀看」方式的攝影巨擘,也談及他所觀察到的台灣新聞攝影困境。

楊永智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時報週刊》攝影組主任、世新大學兼任講師,現為NGO攝影志工。著作包括《失落的族群》、《它們是歷史的目擊者》等。

Read More

與時俱進的新聞攝影

「講到新聞攝影,大多數人腦中就會浮現『影像』兩字,單純地將其視為影像藝術的一部分。但是新聞照片的運作過程,其實相當複雜,涉及的層面包含攝影專業、新聞價值判斷、後端編輯,乃至讀者的資訊需求等等,是極為複雜的運作體系。」黃子明說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系列講座第三場「與時俱進的新聞攝影蛻變之路」,邀請資深攝影記者黃子明,細數自從名為攝影的技術問世以來,每一次科技的進展與社會觀念的改變如何不斷重塑「新聞攝影」的樣貌。

Read More

新聞攝影映射出的記者生涯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系列講座第二場「淺談新聞攝影:幾張照片的故事」,邀請擁有資深駐外經歷的國際記者梁東屏,透過新聞攝影向大家分享他的記者生涯,以及他對新聞攝影乃至新聞記者所抱持的觀點。

梁東屏是資深新聞人,駐外經驗長達三十餘年,曾於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得當年吳舜文新聞獎的採訪報導最優獎。

Read More

從新聞攝影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信息在到達大眾之前,必先經權力機構過濾,以符合他們的利益。」~攝影學者寇曼
(information must pass and get filtered before reaching the public — powerful institutions with agendas of their own.)
什麼樣的新聞攝影可能引發道德疑慮?只要畫面沒有作假就沒問題嗎?因應「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舉辦講座「新聞攝影中的知權與倫理」,主講人沈昭良透過新聞攝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帶領大家一同檢視新聞攝影可能引發的道德爭議、審視新聞攝影師的框架,以及當代圖像閱讀能力的建構。

Read More

Code Switch:一個關心種族且無所不談的播客節目

在語言學中,《Code Switch》 中文為「語碼轉換」,代表的是「在對話過程中,混合多種語言及語意模式」。該節目每個禮拜都會推出新的一集。如此即時的特性,讓該節目總能與時事有所連結,且節目內容相當多元。「⋯⋯這樣的特性卻給予我們做真正喜歡的事情的機會,我們可以自由地去嘗試,並跟大家分享他們需要知道的故事。」

Read More

嚴玉霜|以廣播為例:淺談網路直播現象及發展趨勢

為了因應這個趨勢,快樂聯播網也全面推動影音化和網路宣傳化。順應潮流也不能忘了傳統的東西。隨著業界廣播與直播結合的趨勢,隨著網路新媒體興起之後,電台的製作預算,各方面的專業需求門檻變得更低。在人人都能開直播的自媒體環境當中,競爭非常激烈,而要從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大難題。

Read More

楊士範|為什麼我們要做 podcast 的 3 個原因:《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的發想、製作和演進

於是我傳了簡訊給王文華,跟他說有些問題想要請教他,後來我們相約去了一間很知名的威士忌酒吧「後院」。我跟他說了我想要做 podcast,他很熱情的跟我分享了很多廣播上的經驗和故事,最後還說了一句:「你看就像現在一樣,好像跟朋友一起在一間酒吧,你幫他挑一杯酒,然後聊聊天,《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你覺得怎麽樣?」⋯⋯

Read More

鬼島之音|百變的鬼島:「聽新聞」媒體實驗

鬼島的核心理念,就是創新、多元、裂變、擴散、轉型。鬼島的三位共同創辦人:Emily、Cathy 和 Thomas,也都曾在「傳統新聞」及「媒體創意產業」中打滾。不同的是,早在平面媒體還當道時,就已開始挑戰媒體轉型的可能,而這種不斷革新的思維與直覺,也毫無保留的注入在鬼島之音的 DNA 中。⋯⋯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